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提高实验技能是中学生物教学任务之一。如何提高实验效果 ,真正达到实验目的 ,则是实验课的重要任务 ,提高实验效果的关键是教师要认真备好课 ,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要细心具体观察小麦根尖结构的实验 ,我是这样做的 :1 上课前的准备工作1 .1 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指导。1 .2 师生课前同时开始准备。把小麦种子用温水浸一昼夜 ,播在培养皿内湿润的吸水纸上 ,把玻璃皿放在温暖的地方 ,让种子萌发。以后 ,每天打开玻璃皿检查水的干湿和种子的萌发情况 ,等到幼根长到 2— 3cm长的时候 ,剪下长约 2 cm…  相似文献   

2.
在对《根适应于吸水的特点》一节内容中的“根毛的观察与思考”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般选用小麦或水稻种子培养后的幼根作实验材料,因其根毛完整、直立、清晰且数量多,是观察根毛的极好材料。但想要以此进一步证明幼根上的大量根毛对吸收水分的意义,教学效果并不是最佳的。一、发现问题1.若用一枚幼根,几乎没有实验效果。2.若用多枚幼根,实验效果也不明显,而且不足以  相似文献   

3.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实验中,需要生出根毛的幼苗。在市场上购买葱等带根的植物,由于在其拔出和冲洗过程中折断了根尖,很难观察到根毛。我们采用“绿豆种子沙培发芽”的方法获取大量生出根毛的绿豆幼苗,时间短、用肉眼观察效果明显。方法如下:用烧杯或培养皿,在其底部铺上一层2~4cm的细沙,再在上面撒一层从市场购买的绿豆种子。加水至刚好浸没种子,放入恒温箱(25~30℃)中,36~48h,即能看到发芽的绿豆种子根尖长出大量白色绒毛———根毛。操作的关键是:加水多少的控制,种子萌发后沙层既不要过干,否则根尖枯…  相似文献   

4.
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创造力以及掌握实验技能与技术,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均衡发展,我们在植物学根的初生结构的实验课上,做了如下的探索: 一、做实验以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参与和动手。实验前两周发给每人若干成熟饱满的大豆种子;学生自己培养到铺有湿滤纸的培养皿内,加盖培养,保持湿度和水分,一周后胚根突破种皮长出,待幼根长至4~5cm时,开始做根的初生结构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长期的实验和比较,我用上海青白菜籽培养出幼根,在完成观察根毛教学实验后,再撒入花盆(或地面土壤中),约15~18天后,当植株长出3~4片真叶时,选用生长旺盛的幼嫩白菜叶作验证光合作用的材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1.实验前取盆栽(或地面土壤栽)生长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腐殖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含腐殖酸钠的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高吸水倍率的配方。利用小麦种子生物测定法测定了最高吸水倍率的含腐殖酸钠的吸水树脂对小麦芽长、根长和鲜质量的作用。方差分析表明:腐殖酸钠吸水性树脂对小麦鲜质量、芽长的影响显著高于对照,但根长均表现为不显著。说明腐殖酸钠吸水性树脂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把吸水纸围在试管的内壁上,取几粒玉米种子放在吸水纸与试管内壁之间,往试管里注入清水,以不浸没种子为度,把试管放在温暖的地方。待幼根周围长出大量的白色“绒毛”时,倒去清水,注入保存液,用包装泡沫塞住试管口,点燃照明蜡烛,倾注蜡烛液封住试管口,贴上标签,即成简易根毛浸制标本,可供学生分组实验连续使用。简易根毛标本的制作@龙正炳$湖南省凤凰县第一中学!416200  相似文献   

8.
种子萌发时,一般最先长出的是根。学生对此生物现象不理解。为了使学生懂得种子萌发时一般是根先长出的道理,我向学生作以下解释,供参考:种子(具有完整胚的种子)萌发时,首先种子吸水膨胀,种皮变软,胚和胚乳(或子叶)体积增大。胚乳和胚吸水膨胀后,在适宜的温度下,细胞内的酶开始活动,细胞的呼吸作用同时增强,贮藏在种子内的营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转化成为可以被胚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就在这个同时,种子内的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动激素)等以束缚型(或结合状态)转变为自由型(或游离状态…  相似文献   

9.
<正> 1 洋葱根尖的培养教材认为洋葱根尖长到1cm~5cm为最佳,但在实际实验中发现取材0.5cm~1cm的根尖效果最好。因为幼根中生长点细胞分裂很旺盛,在显微镜下很容易区分,并且在制作装片时,很容易剪取0.3cm左右的根尖。待根尖长到1cm~5cm或以上时再做实验,既延长了培养时间,又影响了实验观察效果(难以区分生长点细胞与伸长区细胞)。  相似文献   

10.
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真叶生长的因素,为再现鲍森·詹森的实验提供参考。实验发现:1~2.5cm的小麦胚芽鞘切除尖端后真叶长出胚芽鞘的长度随胚芽鞘初始长度的增长而增加,小麦胚芽鞘切除尖端后暗处理过程中真叶的生长可能与种子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催芽机播小麦种子适宜的浸种条件,选用小麦品种偃展4110,将其种子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分别浸种,分析了种子吸水特性与种子回干后的活力。结果表明,在种子吸水率相当的条件下,采用较低的温度浸种,浸种液的电导率较低,即能够减少种子内含物渗出量,并且种子吸胀率较小。与其它浸种处理相比,30℃浸种6 h和40℃浸种4 h下小麦种子简化活力指数较高。30℃浸种6 h处理既保证了种子发芽率和活力,又相对适合机械化播种。  相似文献   

12.
探究实验能有效地训练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达到科学创新的目的。为了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体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科学家怎样通过一次次努力来得出结论,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是非常有益的。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社出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探究实验中,探究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如把发芽后的种子放到培养皿水中或放在培养皿内的湿纸上,培养的幼根会弯曲生长,使学生用小尺测量不方便,拉直测量时会弄断幼根…  相似文献   

13.
赤霉素和钙离子浸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及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钙离子(Ca2+)、赤霉素(GA3)以及它们的混合液在同等环境不同浓度条件下浸种小麦种子,萌发时比较对小麦种子的吸水、发芽率、α-淀粉酶及总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浸种6h后,GA3的单独溶液、GA3和Ca2+复合液对种子吸水有促进作用,而Ca2+的单独溶液则抑制吸水,但是在浸种12h、24h后,不同试剂处理对小麦萌发时的吸水作用没有明显差异。10mmol/L的Ca2+溶液比其它浓度的Ca2+溶液对α-粉酶活力的提高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3umol/LGA3溶液对α-淀粉酶活力的提高也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以10mmol/L的Ca2+和3umol/LGA3浓度的混合液对α-粉酶活力提高的促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4.
采用离体鉴定方法对小麦抗白粉病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适鉴定方法和培养条件是在小麦叶片展开后,将其剪成3~5cm长叶段,叶面朝上摆放在加有保绿剂的试管中,接种白粉菌后置室内(光强2000LX,温度18~22°C).光照6HR/d,待潜育期结束开始观察记录.苗期离体鉴定结果与田间成株期常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周麦9号的抗病性最强,其次是周麦13,豫麦54、内乡188、赵92-2.  相似文献   

15.
采用籽粒发芽法研究了8个不同硬度小麦品种的种子吸水率和发芽进程.结果表明:0~36 h处理时周麦18种子吸水率最高,百农201种子发芽率最大,为70.5%,其次是周麦18,种子发芽率为34%,二者均属于易穗发芽品种;百农207、良星99、郑麦366、百农307、矮抗58种子发芽进度较为一致,种子发芽率显著低于百农201和周麦18,种子发芽进程相对较慢,其抗穗发芽能力较强,百旱207种子发芽进程最慢,抗穗发芽能力最强.处理48 h种子平均发芽率为57.38%,种子平均吸水率为57.52%,发芽率最低的品种为百旱207;处理60 h种子平均发芽率为90.69%,种子平均吸水率为66.33%,百旱207种子发芽率最低.同一水分处理条件下同样硬度的小麦品种其吸水率和发芽特性有的差异显著,有的差异不显著,说明小麦籽粒硬度和籽粒吸水率仅是影响小麦种子发芽特性的一部分因素,种子发芽特性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初中《生物&gt;第一册(上)29页介绍的演示实验,笔者觉得有不妥之处: 1 捆扎种子不方便,因为需要考虑到种子吸水膨胀问题; 2用于实验的种子数量少,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3 能用于实验的种子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用玉米、小麦种子进行实验时,水很容易浸没种子的胚,很难得到预期结果。同时,此装置还观察不到种子的萌发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以蔊菜为材料,研究植株的形态特征和种子萌发试验.植株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蔊菜平均株高为12.38cm,平均茎生叶厚为5.32mm、叶长5.10cm、最大叶宽2.28cm,平均果实长1.91cm.用不同理化因素处理种子,其萌发实验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处理中,50%H2SO4处理15min发芽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4%;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处理中,50%H2SO4处理5min、35℃恒温浸种36h、每天光照培养12h蔊菜萌发效果最好,发芽率最高可达99%以上,其中对蔊菜种子萌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培养光照时间,其次是药品处理时间,再次是35℃恒温浸种时间,硫酸浓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8.
有丝分裂的观察是生物学中基本的实验技术之一,它是普通生物学、植物学、细胞遗传学和高中生物必做的实验,其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压片的基本技术,借以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实验过程如下:(1)、材料培养:蚕豆(小麦、水稻、豌豆等)种子发芽,洋葱头(蒜头、大葱头等)生根,当幼根生长到1—2cm 长时,用水洗净备用。(2)、预处理:将材料侵入0.1%秋水仙素溶液中,室温处理2—4小时。(3)、固定:切取经过预处理的长约0.5—1cm 的根尖,放入 Carnoy 固定液的指管内,盖上小塞子,室温下固定2—24小时。(4)、水解分离:1NHC160℃ 恒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初中《生物》课本第一册(上)有几个实验均涉及到种子萌发问题,以往的做法是将种子置于培养皿中,加适量水后再将培养皿放在合适温度下。这种做法加水量较难掌握,多时通气不好,少时种子吸水不足,均会影响种子萌发。要在较长时间保持水分适量,便需定时补水,费工费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设计制作了一个新的种子萌发装置,不仅可以避免上述问题,还有许多优点。装置制作制作时剪柱形废塑料瓶高5cm~8cm放进水槽内,上放除尽残余石棉的石棉铁丝网,往水槽内加水至距铁丝网1cm左右(装置见下图)。使用时种子放置方法有如下3…  相似文献   

20.
采用离体鉴定方法对小麦抗白粉病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适鉴定方法和培养条件是在小麦叶片展开后,将其剪成3-5cm长叶段,叶面上朝上摆放在加有保绿剂的试管中,接种白粉菌后置室内(光强2000LX,温度18-22℃)。光照6HR/d,待潜育期结束开始观察记录。苗期离体鉴定结果与田间成株期常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周麦9号的抗病性最强,其次是周麦13、豫麦54、内乡188、赵9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