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纽约客》对社会化生态的悲悯情怀,也是出国留学人精神的表现。白先勇通过创作,试图把人类心灵中的痛楚变成字,原因在于他对中国现代历史的不幸感,于是他关心整个中国人历史,并且赋予作品形象以“时光隧道”般的穿透力。可,白先勇小说也是书写中国化现象和人忧郁史的有机素材。  相似文献   

2.
白先勇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以历史沧桑为经,文化乡愁为纬,抒写沉重的人生悲歌、文化悲歌。白先勇将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现代写作技巧相结合,把特定年代中国人的种种悲欢离合之情升华到文化的高度进行审美观照,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思考,使当代中国文学拥有了一个具有独特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园地。  相似文献   

3.
《孽子》是白先勇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其整个小说思想谱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标志着白先勇“情”本体思想的成熟,这种基于世界文明融合下的思想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是白先勇从民族走向世界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羁旅与乡愁--试论美国华文留学生文学的文化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华留学生文学滥觞于20世纪60年代留学美国的台湾留学生文群,他们大都经历了从大陆到台湾、从台湾再到美国的双重放逐。前所未有的心灵深度体验和异域生活的陌生,构筑了美华留学生文学丰富的主题涵纳:除了沉重的乡愁悲歌和苍凉的历史感喟之外,还具有和乡土的紧密牵连。美华留学生文学表达一种边缘性的情感和体验而自成一体,成为留学生作家沉郁的乡愁情结的凝结,是对中国文学中乡愁主题的延续和拓展。  相似文献   

5.
上海,是《台北人》中多次出现的重要隐含意象。作为中国追求现代化的核心想像之一,对上海的怀旧性述说在很大程度上隐含着白先勇的“现代梦幻”。由于怀旧往往是深层“不足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结合白先勇创作《台北人》时出现的“认同危机”,我们发现这种对上海的单面描写其实暗含着作者对处在时代和历史转折点上的“台北人”和台湾社会的深层忧虑。  相似文献   

6.
《永远的尹雪艳》是台湾现代派小说代表作家白先勇的典型作品之一,也是其系列小说《台北人》的开篇之作。作用讽刺的、象征的、近似戏谑的手法,通过对主人公尹雪艳和她身边的“台北人”的形象描写。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社会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和急剧变化的世态群像。作在对人间沧桑,世事无常,历史兴亡的感喟中。表达的是虚无主义、宿命论和不可知论的悲伤主义情绪,以及面对“传统化失落”而徒唤奈何的“化乡愁”。  相似文献   

7.
文章是对《将传统融入现代》一文的补充论述。讨论白先勇接受《红楼梦》影响的创作主体之外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只选择白先勇的代表作《台北人》来讨论的原因,并从创作经历、文学环境与背景等方面,对上述问题作了历史分析。  相似文献   

8.
作家白先勇由于特殊的出身一直都处于漂泊中,在一次次的离别辗转中他逐步对乡愁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本文以漂泊背景下的其中一个短篇《一把青》为出发点,谈及生发在女主人公朱青身上的包括时间、地点、身份等多重变化引起的乡愁情绪,进而从一个群体认识上来分析这样的乡愁流露归属,以及乡愁情绪的产生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以此加深对这样一段历史情感的认识和对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深思。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浸染下,白先勇对社会、生活及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代表作。学界很多学者已从《红楼梦》、杜甫、古典诗词等对白先勇的影响以及悲剧感与沧桑感等方面论述了白先勇作品的传统人文精神,我们将试以《台北人》为例,从忧世情怀、放逐与悲秋、宿命论思想、女性依恋四个方面来论述白先勇灌注其间的传统主题与思想情结。  相似文献   

10.
台湾作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堪称将西方现代派意识流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成功整合的典范:作者通过不断转换叙述视角、由眼前景物生发联想以及混淆今昔等手法,将轮回转世、历史沧桑以及人生无常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巧妙地传达给了读者。  相似文献   

11.
自俗,即“通俗性”,是白居易诗歌的重要审美特征。这种特征主要是由以下原因促成的:首先,儒家长期以来观风俗、察民情的政治观以及“尚质抑文”的文艺观对自居易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自居易的美学观念也受到了中唐市井文化发展与文化世俗化趋势的影响。第三,自居易本人非常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对读者期待视野的关注使他在创作时有意识地迎合了读者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李白在《白马行》、《结客少年场行》、《赠从兄襄阳少府皓》等诗中,数次自我标榜“杀人”。根据对唐代法律的了解和对李白理想追求的考查,这实际上是他在当时任侠思想的深刻影响下,用一种反常理的方式来凸显自己超然独立的个性,展现自己不同寻常的理想追求而已。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是一位在写作中时刻带有讽刺艺术性的批判性作家,他所著的作品大都用来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并用带有强烈批判性的语言文字来讽刺人物以及人性的恶劣作为。而《围城》是他所著作品中最具有深远意义及影响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钱钟书运用独具幽默性质的文字语言以及批判性的讽刺艺术对旧社会的各种弊端,即社会规范和制度、社会伦理及道德、文化发展及传承、人物特性及缺点进行了揭露与批判。另外在这部作品中,钱钟在运用幽默和风趣的言语进行批判讽刺时,也将讽刺艺术的写作手法与应用推向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4.
白先勇惯于描写一群被时代所遗弃的流放之人,写他们在社会变迁中的寂寞情怀、人生晚景以及在中西化冲突中的困惑,从而表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赋予小说悲凉意蕴;白先勇的人生经历和对传统化的偏爱是他小说的悲凉之源,对传统化的过分沉迷使其小说未能达到悲剧的高度;他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渲染小说的悲美。  相似文献   

15.
马明 《培训与研究》2003,20(6):23-27
《围城》中大量外语词汇的使用有着内在的审美作用;主要体现在揭示小说主题、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空间、表明作态度、追求一种真实感等五个方面。这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方法的成功有着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中外语词汇的运用符合特定的叙述环境、特殊的描写对象,同时作深厚的化修养也为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白先勇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极度关切,他的小说洋溢着强烈的宗教意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宿命论的神秘色彩;沧桑、失落的悲剧意识和跳跃、朦胧的意象流动。这表现了他关注现实,关怀人生的写作态度,以及作家心灵最深处的对人生归宿的玄想。  相似文献   

17.
在白先勇那些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中,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得以继承和重新组合、排列,而且成为创新的酵母.在白先勇小说中,传达人文精神主要有三个策略,即:撷取"古典",以求高远;"原型"变奏,以求转化;取法象征,以求深厚.这些策略提高了作家创作主体的思辨水准,提升了作家作品的风格境界,从而形成了白先勇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灵魂拯救的文学——论灵性文学小说集《新城路100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性文学是关于灵魂拯救的文学,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督教文学概念的某些缺憾。灵性文学小说集《新城路100号》或在爱人如己中展现爱的意义价值,或在罪孽的忏悔中获得宽恕与平静,或在属灵的过程中摆脱精神的困境,呈现出一种至善至美的追求。灵性小说集的出版承续了中国小说创作与基督教文化关联的脉络,展现出当代作家对于现代人灵魂拯救的关注,拓展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宗教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对文艺为人民只做文艺政治学思想阐释是不恰当的。文艺为人民是对文艺史上一种进步文艺思想的发展,它具有文艺价值论、文艺接受论、文艺发展论、文艺伦理学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理白族艺术是云南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具有独具特色的民族色彩.通过运用李泽厚先生提出的"文化积淀"说理论,分析并指出大理白族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是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果,并且形成了今天独具民族特色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