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自然是人类最早的家园。在物质明急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往明的道路渐行渐远,在这种情况下,能有一次回归自然的远足该是多么的珍贵,能在心里保有一片清朗纯净的“自然”则更是珍贵。在工作之余,在闲暇之时,带着一份真情,走近自然,看看花草树木,倾听一番飞禽走兽的呼唤,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  相似文献   

2.
3.
李建国 《学语文》2002,(6):13-13
《山中访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是作者同自然与生命的对话。作者发挥奇妙的想象,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出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在这里,石桥、山林、小鸟、山泉、瀑布等都是他的  相似文献   

4.
读徐志摩《天目山中笔记》,通过清丽的笔,可以看到诗人的彻悟:清净的佛国,无法逃避俗世的气息,幽静的山地已无美妙的幻梦可寻,平静的生活表面之下,总掩着迅急的对流,永不停息的心录抵达的前方,却总是驿站。  相似文献   

5.
《山中访友》是李汉荣的作品,《草虫的村落》是郭枫的作品,两篇文章都是生态散文的名篇,而且同时人选人教版小语教材。  相似文献   

6.
《散文文体论》是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剑晖教授的散文评论与研究论文集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 0 0 2年 9月正式出版发行。它是作者近 2 0年散文研究的心血 ,因为他把散文研究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生命形式。80年代初 ,陈剑晖以《秦牧散文的艺术独特性》、《岭南散文风格初探》在《文学评论》发表后 ,相继写了关于黄秋耘、陈残云、紫风、岑桑、苏晨、沈仁康、万振林等作家的 10余篇散文评论 ,为文坛所关注。结集成本书的第二辑“岭南散文论”。 90年代以来 ,他一方面继续散文作家评论 ,论列了梦莉、司马攻、黑孩、戴少华、杨牧、李黎…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美感教育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对相关内容中的美感加以有效体会,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自主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不断促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感教育的目标。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山中访友》的教学进行研究,教师们不断通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从语言和创作思路等方面进行课文的了解,逐渐促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声有书、动静相兼地描绘了辋川蓝田山冬、春两幅不同景色的图画,充分表现了他的艺术风格-幽静谐和美。  相似文献   

9.
李敏 《初中生》2006,(4):16-18
《山中访友》(人教版七年级教材)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作用心引领我们击体会自然之美.诗情浓郁,令人陶醉。  相似文献   

10.
青莲 《教育艺术》2005,(2):33-33
西方哲人柏拉图曾经强调,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真善美,但永恒的真善美,只有在死亡之后。其学生亚里士多德也肯定“神圣理性不死”,并强调大家应尽力过理性生活,使自己不朽。《半步天涯》一书的作者梁京生就是这种人!他的生命中有永恒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1.
《女生日记》是一本很好的书,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阿姨用非常细腻的手法,真实而生动地勾画了我们这群当代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让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  相似文献   

12.
(一节公开课前几分钟,李老师再次和宜都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学生专心致志的看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山中访友》。章题目是《山中访友》,我今天是宜都访友,我第一次来宜都。(生笑)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这是自寻烦恼。试着以一颗纯真的童心看世界,你看到的将会是一篇色彩斑斓的童话。李汉荣的《山中访友》就是这样的一篇童话。在章中,作放飞童心,回归童真,以单纯明快的叙述方式,运用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给我们编织了一个充满童心、童趣,具有浪漫色彩的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14.
六七年前我到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看一个朋友的摄影展。不大的展厅里,摆放着五六十幅作品。或浮光掠影,或驻足端详,我徜徉其中,最后在角落里一幅看似朴素的照片前不久久停住了脚步。  相似文献   

15.
张惠言批点《山中白云词》,是在《词选》刊刻之后,批语主要分为编年、品评、探意三类,与《词选》的批评思路相一致。手批本更好地证明了董士锡论词时对于张炎的表彰和董毅在《续词选》中对于张炎的偏爱,这与张惠言的词学观念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6.
丁遵新著《陈复礼传》对华人摄影艺术大师陈复礼的艺术创作历程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清晰的勾勒,总结了陈复礼摄影创作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并对陈复礼在艺术创作中所展现的个人品格进行了突出描绘。这对我们认识和了解陈复礼及其摄影艺术是极为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摹山范水,以大自然作为精神家园的唐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以其如椽之笔,为唐诗国天空绘出了璀璨的花朵,在中华诗史上着了重重一笔。其诗,成为宴飨后世子孙之不可多得的佳肴玉馔。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作者感情。2.借鉴本文丰富的想象,用于写作。  相似文献   

19.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课文,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熏陶情感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我们只有在读中才能学会读书,这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道理。《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描绘了山中的一幅幅美景,作者用动情的话语,与“山中众朋友”交流心声,抒发了对祖国秀美河山的赞美之情。对于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就更需要靠读去感悟。  相似文献   

20.
八、导读质疑,领悟写法,读中入情,读中入境师:这么多的知己话,课文并没有说出来,而是都在那轻轻的呼唤中,都在那默默的眼神里,都在那深情的凝望中,请大家再读这句话。学生齐读:“走进这片森林……望着我。”师:明明是听到鸟儿的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