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探讨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的激发、体验和深化,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修养,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从“情”和“关”的视角,论述了音乐教育应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  相似文献   

3.
音乐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情感激发”有着其独特和突出的作用 ,必须加以重视。要运用各种单个或是综合的方式方法 ,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教育,是世界教育的一种趋势,它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成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而音乐教育,和这三点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情感的体现,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表现的艺术。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如果没有演唱者(演奏者)情真意切的表演,那么再漂亮的声音,再高超的技巧,也是无法打动听众的心的。中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听众。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住情感教育就是成败的关键。 一、以情动情,情感投入,表达情感 情感艺术的音乐,是用旋律、音色、节奏、节拍、调式等各种音乐语言来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对于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和丰富的感染力为学生范唱(范奏),那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高中学生应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丰富的情感,提高道德修养和探究能力,增强民族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音乐学科是在横跨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边缘学科。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基础音乐教育,之所以“提倡学科综合”的理念,根本要义在于“综合”有益于人格的片面化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有益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一、音乐教学不同领域间的综合《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音乐课程标准》)中把音乐学习领域分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每个领域又有很多特定的内…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学通过陶冶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2017,(18)
新课标改革后,中职音乐教育模式也有了新的发展,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从教学目标来看,过于注重技术的培养,就会忽视学生在学习音乐上的主观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经验和新课改的要求,制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学习上有积极的态度,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文章对中职音乐教学进行了分析,并对音乐素养培养和情感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红梅 《四川教育》2008,(10):24-25
艺术是心灵的倾诉,可以拨动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黑格尔曾经说过:“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音乐借声传情,可以表现人类多种细微复杂的情绪:喜悦、悲凉、深沉、哀怨、恬静、壮观、忧愁、思恋……可以说,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坚持情感体验原则,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下半叶,审美教育成为美国音乐教育的主流,它的核心是为了情感而教育,具体表现在:音乐是人类情感形式的符号表现,情感成了音乐教育的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激发与培育学生的情感;培育情感的途径即通过审美认知,这种认知以音乐的审美品质为基础;情感的最高形式是审美体验,学生通过获得审美体验从而洞察生命的深层意义,最终提高并丰富了学生的生命质量。审美音乐教育的情感核心体现了20世纪上半叶“音乐为了每个孩子”到下半叶“音乐为了人类的情感”的转变,为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音乐教育形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改革的深化,音乐艺术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密切联系,教育管理者应该善于运用音乐艺术教育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培养,善于把握传统文化和谐理念的审美取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加强教育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是通过充满情感的艺术形象在感情上打动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以音乐教育首先是情感的教育,是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可见,师生间有效的情感互动,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优化教学过程,更是拉近师生间距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音乐课是一种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新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认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  相似文献   

16.
音乐审美及其情感这一课题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三方面进行分析:音乐情感是核心;音乐审美情感要涉及诸要素;音乐情感目标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这一理念不仅应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应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之中。音乐教育应以兴趣爱好为内驱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创设音乐情境,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的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也是提升学生品质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技能与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为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主要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几点渗透情感教育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情感教育是对人的情感智商的一种培养.情感智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及面对各种考验仍保持平静、乐观心态的能力.以美育人是一种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大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并不能替代其素质的优劣.审美的境界表现着哲学观的取向.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以达到对心灵的净化与情操的陶冶,是音乐教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