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郭江山 《东南传播》2017,(12):24-26
台湾光复史是两岸关系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纪录片《台湾1945》试图突破史学研究局限,打造"海峡两岸第一部全面反映台湾光复的影像志"。在恪守真实性的前提下,该片秉承"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学术品格,通过历史资料、见证人口述、情景再现等表现方式,以实现"重返历史现场,抢救国家记忆"的创作意图。在创作过程中,该片挖掘到大量新鲜的材料和历史资料,以影像的方式完成了一次独立的历史书写,既发挥了大众传媒在推广普及历史知识上的教育功能,也为日后的台湾光复研究提供翔实、多元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
老姜 《上海档案》2007,(11):30-30
"社区"在老姜的感觉中曾经是一个既朦胧、又明朗,既含混、又清晰的概念。好像能够领会一些它的字面意思,但又闹不太清楚它的具体所指。随着一栋栋高楼的平地崛起,一片片公寓的连袂成"苑",上海人历史记忆中的弄堂,变得不再那么典型、那么富于象征意味了。以往那种一条小巷连接千家万户的居住形态,正在  相似文献   

3.
"知青"这个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烙印的群体,在媒介影像中的形象建构和叙事策略,体现了特定时代的历史记忆和社会价值。从历史记忆中的"知青"到媒介影像中的"知青",经历了从现实叙述到创造模仿,再到符合当下社会媒介文化接受意愿的源自叙事力度的取向,展示着时代与观念的变迁。本文旨在分析"知青"题材的影视剧从反映时代风貌、呼唤集体记忆、构建价值观念三个层次来建构"知青"形象,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知青"影像中,那一代人所留下的毅力、激扬、友善、向上的精神风貌,也给我们提供了开阔的形象构建空间。  相似文献   

4.
人类记录方式的变革导致社会记忆形态的变化。影像技术的变革使人类进入了"纪录片的时代",社会记忆也呈现立体式、多层次的动态趋势。作为"记忆宫殿"的档案部门理应树立新的档案记忆观——影像档案记忆观,以全新的视角应对影像时代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照片档案作为人类的记忆, 有其独特性和特殊价值。照片档案记载的是瞬间的历史,但却成为事实上的永恒,能够很好地满足历史记忆的需求。各种影像文献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量史料类照片的公布成为出版领域一个新的时尚与热点。历史著作中也大量引用照片档案以增强其可信度。如《影像与断想——抗战回望》,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 《老南京——旧影秦淮》,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相似文献   

6.
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唱红了一首名叫《时间都去哪了》的歌曲.它的细腻歌词让人感叹岁月的流逝,它的悠扬旋律让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特别是伴随着歌曲,在舞台中央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位父亲为其女儿拍摄的一些列关于成长的照片,照片记载着时间、记载着岁月,以朴实细腻的真情品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我想,种动人的不是照片,也不是歌曲,而是那内心深处的记忆.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我们虽无法留住时间,但我们可以留住记忆,哪怕一张照片、一篇日记、一首歌曲……  相似文献   

7.
照片档案作为人类的记忆,有其独特性和特殊价值.照片档案记载的是瞬间的历史,但却成为事实上的永恒,能够很好地满足历史记忆的需求.各种影像文献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量史料类照片的公布成为出版领域一个新的时尚与热点.历史著作中也大量引用照片档案以增强其可信度.如《影像与断想--抗战回望》,山东画报出版社,202年版:《老南京--旧影秦淮》,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相似文献   

8.
回音     
正蔡美权:最近看了贵刊《宣传储蓄画的故事》,读了颇有感触,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种"有奖储蓄",存单上有12个小格,每月存1元,每月开奖一次。当年存一元都是要精打细算的,那种"有奖储蓄"到年底连本带息一起取出,也可以买件称心的东西。我提议,如能把相关有奖储蓄的档案详细地整理介绍,定能唤起人们对那个岁月的记忆。潘鋐:贵刊2015年12月的《延安故事的传播》《说名道姓皆学问》,都是我爱读的,一股50年代的革命热情怦然涌出。这种心态,如今的年轻同志可能是体会不  相似文献   

9.
黄永胜  万远迪 《视听》2024,(4):108-111
《我的温暖人间》是一次充满爱与希望的记录,也是一部聚焦于普通平民生活故事的人文纪录片。它以分集、分段的形式讲述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不同人物每一阶段、每种情感之间存在的期冀与理想、责任与担当。作为一部影像书写的人文题材纪录片,《我的温暖人间》以生活的影像书写了观众与纪录片之间的共情与共鸣,以历史的影像书写了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以记录影像的书写唤醒了观众的时代记忆。该片通过影像书写、社会变迁、时代记忆三者之间的联系,达成观众与纪录片之间的情感共识。  相似文献   

10.
《兰台世界》2019,(Z1):187-188
<正>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市、乡村的面貌都在发生着变化,在不知不觉的变化消失中,城乡的记忆也渐渐被人们遗忘,如何留住乡愁、留下美好的城市记忆,档案的如实记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档案的从业人员,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增强档案意识,大力宣传档案在城乡建设及城乡历史演变过程中的重要性。让档案在城乡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有目的地收集、征集和记录城乡记忆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平民记忆值得收藏,家庭档案如此精彩"、"一部相册就是一部家庭发展史,从中我们看到的是生活的改变;一部相册就是一本档案,它凝固了人生各个阶段的影像记忆."这是网友们在海盐县"中行杯"首届家庭档案电子相册大赛网上留下的由衷感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文献纪录片创作呈现出一种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与历史影像的意义阐述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在对"新发现的知识单元"进行记录与保存的影像归位.文献纪录片的文献含义可以从三方面理解:"文",是指一切影像的、网络的和平面的记载着知识的物质载体,也就是有明确的物质栽体;"献",是指非物质的知识记载体;第三是"行为传达",这是王国维最早提出的关于民间原始风俗的一种记载形式等.文献纪录片的本质在于这三方面的内容建设与构成;在此,文献纪录片的基础是文献,重点在对"文"、"献"和"行为传达"这一"新发现的知识单元"的记载.应当说.文献纪录片制作活动,本身是一种对新发现的知识进行学术分析的科学研究活动.作为这一新发现的知识单元的纪录片,就是文献纪录片.  相似文献   

13.
影像资料的历史文化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传播发展经历了不同的传播阶段,每一次传播革命都使历史记录具备较之以前更加完备的表述方式。同时,影像技术的产生,使得我们能够利用记载人类历史活动的影像资料,通过电视媒介,将生动、鲜活的历史以一种新的视角呈现给人们。影像资料和大众传播的结合,进一步密切了档案管理与大众传播和社会文化建设的关系,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将发挥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11,(9):59-59
<正>厉害的蚊子小男生甲:"我哥哥昨天被一只蚊子叮着,整只手都肿起来了!"小男生乙:"那有什么稀奇呢!我的叔叔上个月被那种很毒的虎头蜂叮着,整只脚都肿了起来!"小男生丙:"我姑姑以前不知道是被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5.
咔嚓的力量     
我渐渐地意识到,自己所读到的图以及这些图片被转变成影像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被宏大景观绞杀亲历影像的存储记忆的过程,是一个扭曲自身视觉视线的被改造的过程。当此之时,我终于从《咔嚓》的影像中读到了一种扭转误读、批判媚俗的摄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吴清源没有英雄的那种感召力,他是个平凡的人,但坚持了一种超越平凡人的信念。这是最伟大的,也是现在人最缺少的,所以是我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7.
沈璐 《今传媒》2022,30(2):5-8
电影哲学大师认为纪实主义是客观的影像使记忆成为永恒的具象,纪录片以纪实的手法将埋藏在时间长河中的记忆以形象的现实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使得纪录片在文学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在故宫修文物》借助影像记录文物修复师的文物修复工作,通过对文物的修复过程展现今人对既往时代的文化传承,构建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本文以修补历史、打通古今、传播文明为主线,从重现历史记忆、传承古老文化、主题的全新讲述三个方面入手,探索《我在故宫修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城建档案,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城建档案是记载城市建设发展变迁历史的载体,是一座城市变迁的记忆.每一页档案、每一张照片、每一段录像,都包容着城市建设的片段,印显着城市发展的足迹,留存着城市变迁的记忆.城建档案馆是一个储存城市记忆、讲述城市建设历史故事、展示城市发展变化轨迹的地方.2007年新民市提出了"建设新新民冲刺百强县"这一宏伟目标,新民市的城市建设步伐发生了质的飞越.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省档案局以前,印象中的档案人是端着茶杯看报纸、守着库房不出门的刻板形象,当我真正走上档案工作岗位,在整理资料时看到一则关于南京大屠杀档案的新闻报道,我的思绪瞬间被带回到那段惨痛的记忆。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件震惊世界的惨案虽然已过去80年了,但这80年来日本国却一直极力否认、掩盖这段历史,甚至公开宣称"没有南京大屠杀这回事"。而就在我进入省档案局不久的2015年10月,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相似文献   

20.
老朋友打来电话,要我为《新闻天地》"老记茶馆"写点东西,指名要写采访胡耀邦的稿子。我虽然一口承应了,却一时找不到因几次搬家不知塞在哪里的采访本而无法动笔。时间毕竟过去十三年了,记忆虽然十分清晰,但岁月磨平了细节。我不能凭印象来写伟人的话,希望尽可能精确记忆。终于在盛暑的一个晚上,我翻箱倒柜在一大堆旧资料中找到了想要找的材料,并写下了这篇《桥牌朋友》。 1988年除夕,我从北京学习归来回到长沙,妻子告诉我,副省长俞海潮找了我几次。俞副省长是我的老领导,他在长岭炼油厂当厂长时,我是岳阳化工总厂的新闻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