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朱翠翠 《作文》2023,(15):51-52
<正>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响亮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入冬后万物藏伏土中,不饮不食,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起时,冬眠的动物被惊醒,人们便称这天为“惊蛰”。此时,大地回春,长空雷鸣,草木萌发,蛰虫初醒,一切美好如期而至。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惊蛰节气和民间的传统节日"二月二"恰好是同一天。那么,什么是惊蛰(zhe呢?原来,每年到这个时候,气温上升,一直藏在土地里过冬的小虫子们也被春雷惊醒,开始外出活动了。从惊蛰开始,农民们又开始了一年繁忙的耕作。唐代大诗人韦应物还曾在诗中写过这个节气呢:"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观田家》)  相似文献   

3.
正认识惊蛰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开始转暖,雨水渐多。惊蛰都有哪些讲究?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正处于乍寒乍暖之际,气候变化较快,故  相似文献   

4.
惊蛰,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之间。古书中说:“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其实昆虫和小动物并不是因雷声而惊醒的。惊蛰时节,春意渐浓,气温和地温逐渐回升,  相似文献   

5.
惊蛰     
<正>陶潜有诗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春雨淅淅,湿润了广阔的天地,春雷滚滚,惊醒了沉睡的万物。"惊蛰",象征着盎然生机,意味着吃苦耐劳的华夏人民将要开始新一轮的耕耘。区区"惊蛰"节,泱泱中华魂。华夏人民的勤劳质朴孕育了惊蛰之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华夏大地上辛苦劳作多年,凭借对耕耘之道的研究与实践,对自然之道的认识与理解,划分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生活智慧的表现,是中华灵魂厚重有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韩长代  杨雪霞 《初中生》2012,(13):50-51
正地震,不仅仅是发生在地球上,在太阳、月亮和别的星球上也会有类似的现象发生,它们分别被称为"日震""月震""星震"。太阳发生剧烈的震动,被称为"日震"。1962年,科学家发现了太阳的表面上下震动,一次上下震动  相似文献   

7.
    
雷是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春秋&#183;玄命苞》有云:阴阳合为雷。 雷,是我最敬畏的自然现象。天空中的一道银蛇,一声霹雳,其刹那间进发的力量,惊天地、泣鬼神、震人心。  相似文献   

8.
惊蛰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春雷隆隆地从远远的天边滚来,春雨在江南江北织成细密的网。每年3月5日、6日或7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在地下冬眠的昆虫,所以古人把这时的节气定为“惊蛰”。其实,昆虫是听不见雷声的,而古人却认为万物都有灵性。看,在地下沉睡了一冬的虫子们打着呵欠醒过来了,拨开土坷垃和杂草:哎呀,天都大亮了!花花草草都蹿着往上长。雷声过处,细雨绵绵,淋湿了大地上各种生物,也洗去了冬日的枯草残叶,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展示在你的面前。望着窗外一方蓝天,在教室里读书的…  相似文献   

9.
正惊蛰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在公历的3月5、6或7日。之所以把这个节气命名为"惊蛰",是因为古人认为,到了这个时候,春雷始鸣,惊动了蛰伏一冬的虫儿,它们就都跑出来啦。其实是因为这个节气过后,天气变暖,即使没有听到雷声,虫儿也要出来活动。惊蛰节气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就要忙着春耕了。  相似文献   

10.
小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在公历的1月5日、6日或7日。小寒节气过后,我国的部分地区便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小寒三候二候"鹊始巢"。"鹊"指喜鹊。此时,喜鹊开始筑巢啦。一候"雁北乡"。"雁"指大雁,"乡"是向的意思。这个时候,在南方过冬的大雁,有些开始飞回北方了。  相似文献   

11.
又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时节。睡了一冬的小动物们,在雷声萌动之时睁开双眼,迎接一个快乐、新鲜的世界。而对同学们来说,什么是开启奇妙心灵的“惊蛰”之雷呢?是电脑游胧、日式动漫,还是一首泰戈尔的诗?“晨诵”——一个“埋伏”许久的春雷,与那懵惜懂懂的年纪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12.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古人对它早有正确的认识。汉代许慎在《说解宇》中写道:“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也。”“电,阴阳激耀也。”《周易》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作为八卦的取象。“立象以尽意”,震卦为雷,“震,动也”。在  相似文献   

13.
<正>主题词:3月节气3月5日,惊蛰。惊蛰像大自然里的闹钟,闹钟叮铃铃一响,天气变暖了,土壤解冻了,雨水多起来了。几阵雷声过后,地上爬的跑的动物多起来了,好像是天上的春雷惊醒了它们,真的是“惊”蛰(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呢!惊蛰“小历史”这个节气最初的时候并不叫“惊蛰”,而是叫“启蛰”,《夏小正》(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传统农事历书)中有:“正月启蛰”。日本至今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4.
<正>动物入冬藏伏于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是指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这时气温开始回升,雨水开始变多,渐有春雷。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2020年的惊蛰与以往不同,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幼儿无法返回校园,需要居家隔离。  相似文献   

15.
批评的妙法     
宋代的宋祁修书爱用冷僻的字词,比如,"迅雷不及掩耳",他偏要写成"震雷无暇掩聪",并常常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欧阳修参加编修《新唐书》后,看到宋祁爱用冷僻字,  相似文献   

16.
蛇和老鼠     
惊蛰以后,几个响雷在空中炸开,震得大地摇晃了几下。老鼠妈妈对小老鼠说:"蛇要出洞了,你看到蛇要赶紧逃命!蛇是我们的敌人。"小老鼠战战兢兢地说:"可我不认识蛇!"老鼠妈妈说:"身子长长的,张开大嘴可以吞了你的就是蛇。"小老鼠点点头,表示一定要躲避蛇。霜降以后,蛇妈妈对小蛇说:"天越来越冷了,我们蛇类家族都要冬眠。冬眠要选择暖和点的树洞或岩石的缝隙,一定要避开老鼠。它是我们的敌人。"  相似文献   

17.
<正>李育善散文最具"话题性"的部分,是关于基层经验的素朴表达。这种表达较少文学加工,多是平和叙述和直抒胸臆,笔力却似有千钧,纵横捭阖间境界大开,读来令人震撼不已。新著《惊蛰之后》也不例外。《惊蛰之后》《过了霜降》《在皂河村过重阳》《担保支书》《到村上去》诸篇,是直接写"脱贫攻坚"的;《食与药》《新年第一天》《关乎生命的那些事》《到乡下去》数篇,是写作者所监管的食品与药品的相关具体事宜;《乡镇干部》  相似文献   

18.
为弘扬少年英雄雷素舍己救人、热爱家乡、刻苦学习、关心集体的优秀品质,巩义市教委组织了"雷素事迹报告团",在全市各中小学进行了巡回报告。 雷素是巩义市站街镇第三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去年7月2日下午,在奔驰的列车危及他人生命的紧急关头,为抢救一位86岁的老人而英勇  相似文献   

19.
队报资料库     
三月份的节日:3月5日“学习雷锋纪念日”;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12日为植树节。三月份的节气:惊蛰、春分另外,3月14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的诞辰纪念日。  相似文献   

20.
惊蛰到了,"轰隆隆"的春雷惊醒了在地下蛰伏的虫子,春气萌动,万物复苏.宝宝,在惊蛰这天和爸爸用"春鼓"敲出"春雷",叫醒小虫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