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教材分析:《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抒发了作者赞美柳树春风,讴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鉴赏】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这是古典诗人和画家的共同追求。贺知章虽非画师,但他的《咏柳》诗却像悬挂于祖国古代艺术大厅中的一幅工笔画一样,虽经千年风雨,而其艺术魅力不减。  相似文献   

3.
阳春三月,春光醉人。一天,诗人贺知章养病在家,心情颇感烦闷,便打开电脑,想上网聊天,一解愁绪。突然,他收到一份电子邮件,内容是:"贺兄,我乃好友李  相似文献   

4.
第一册初中课文重难点确定与突破[重难点确定]本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语言分析,第二部分主要是综合艺术鉴赏。教学第~部分时要抓住关键性词语分析,扩展到对全句和全诗的理解。教学第二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对原诗的思想与写作艺术作综合评价和深入赏析,教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词。这部分作者用“首先”“其次”“第三”标明了赏析的层次,分别从生活内容与主题思想(“借咏柳而咏春”),艺术形象与表现方法(“构思新颖,比喻巧妙,诗的形象仿佛要凸出于纸面之上”),结构层次与写法广富于层次的变化”,由总到分,由写柳转移…  相似文献   

5.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的这首诗,最精彩的是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赏析文章说,"比喻很巧妙",巧在哪里呢?用还原的方法,首先就要问,"二月春风"原来是不是"剪刀"?  相似文献   

6.
《咏柳》这首诗是通过对柳树的描绘来歌颂春天的。教学时,我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辨柳。在释题后,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见到过的各种柳树,要求能说出名称和作简要描述。在初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出诗中写的是什么柳树,哪个词告诉了你。这样学生可以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来学习诗文,新旧知识得到联系,初步建立柳树的整体形象。二.识柳。这一步实际上是理解诗中描写柳树的句子,通过对具体词语的理解,全面认识柳树的形  相似文献   

7.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的这首诗,最精彩的是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赏析文章说,"比喻很巧妙",巧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8.
冬姐姐恋恋不舍地走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们的身边。小草从大地母亲的怀抱悄悄探出头来,花儿们争相开放,将大地装扮成了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这美丽的季节,贺知章不知不觉来到田野的小溪边,感受春的气息。  相似文献   

9.
正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戊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那一抹春天的鹅黄据说,最早感受到春光的是柳树。在那冬春交汇之际,当许多树木还在蒙眬休眠之中,柳树已经将排排新芽抽成万缕烟丝。那一抹春天的鹅黄,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赋予了柳树感  相似文献   

10.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相似文献   

11.
激趣导入感知诗意 1.这儿有两道计算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994—659=? 744—659=? 有位大诗人,出生于公元659年,于744年去世,他就是唐代的贺之章。算起来,他已1335岁了。 2.初春的一天,贺老爷爷漫步在小溪边,在一排垂柳前停下了脚步。看着看着,不禁诗兴大发,一首七言绝句脱口而出。(放课文录音)  相似文献   

12.
古诗文字凝练 ,意蕴深远 ,描绘出特定的意境。古诗教学中 ,意境的感知是重点 ,也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具体地说 ,意境的感知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造的景象 ,从而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 ,产生共鸣。如何引导学生感知意境 ?我认为通过诵读来达成是好办法。下面以《咏柳》一课为例 ,谈一谈几个渐进的诵读环节的设计。《咏柳》一诗 (人教版第八册 )为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它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那嫩绿的新叶 ,柔软修长的枝条 ,在春风的吹拂下 ,有一种迷人的意态。末句 ,诗人用剪刀巧喻春风 ,是神来之笔。杨柳为学生所熟…  相似文献   

13.
贺知章的《咏柳》是历代歌吟春柳诗作中的佼佼者。它用喻新奇精巧,灵活多样,向来为人所称道。四句诗用了三个比喻句,从头到尾,一以贯之。这在用喻咏物的七绝中实属罕见。诗人运用比喻咏柳,从整体到个别,每一个部位一个比喻。第一句,把整个柳树比成“碧玉”;第二句,把柳枝比作“丝绦”;第三、四句,把裁出柳叶的春  相似文献   

14.
教法一 :自读自悟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同学们 ,不知不觉中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 ,树绿花红的春天已悄然来临。这时诗人贺知章面对南国的春景 ,诗兴大发 ,不禁脱口而出———《咏柳》。(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1 解题。咏 :赞美 ,歌唱。题目的意思 :赞美柳树 ,歌唱柳树。2 作者简介。二、初读诗句 ,点明学法1 自由读诗 ,出示学法。(读一读 ,想一想 ,说一说)2 自学完成“读一读”。要求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找出诗中出现的生字 ,识记字形。3 交流成果 ,取长补短。单独读诗 ,师生共评优劣。4 齐读。三、精读诗句 ,想象诗景1 自由读…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咏柳>的一个教学片断为: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重点:1.从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入手,进而分析全句、全诗的意境。2.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二、教学难点:1.结合诗歌,理解“意象”和“意境”,“联想”和“想象”的含义。2.本文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说明的难以言传的意境的。3.作者为什么说《咏柳》一诗是“借咏柳而咏春”?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咏柳》的一个教学片断为:师:同学们还记得《燕子》一课吗?这是一篇借描绘小燕子赞美春天的文章。谁愿意有感情地背诵文中第二自然段,带我们一同步入春的画卷。(屏幕显示,有关春景的录像片断或动画片,配合《燕子》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画面中出现微风吹拂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飞翔的小燕子等景物。)生:(背诵)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其余学生边听同学有感情地背诵边观看春景。)师…  相似文献   

18.
唐代的贺知章和宋代的曾巩都以“咏柳”为题写过烩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尽管这两首诗都取材于柳,又都是采用七言绝句形式,却表现了迥然不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不妨将两者作一比较,看看它们各自独具的艺术光彩.对于进一步了解唐宋两代的诗风,也许有些认识作用.诗很短,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9.
《〈咏柳〉赏析》教案执教:烃源县二中马永罡简评;自治区教研室施建华教学目的1.从语言人手,揣摩诗句含义,再现诗的意境。2.学习本文用多种手法表现难以言传的意境。3.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教学重点学习赏析诗歌的方法和途径。教学难点从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背景下,以Kress&van Leeuwen在《阅读图像》一书中提出的视觉语法为基础,尝试从表征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上对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旨在突破以语言为核心的传统的诗词分析方法,揭示诗词的多模态分析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