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时芳 《文教资料》2008,(16):216-217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水平的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却有日渐荒芜之虞.面对这种现状,构建大学生和谐的精神家园,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而与精神家园构建息息相关的大学语文教学更是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柳生 《中学文科》2004,(10):43-43
高楼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小。冷漠越来越多,温情越来越少。然而,感动,正以它清淡却足以令人动容的方式,诠释人文的内涵。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早晨打开窗,看着阳光穿透每一片树叶,以一种无声而又朴素的方式与生命对话,我感动着。傍晚散步,看夕阳落下,品味着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境,我感动着。感动,点燃了精神家园的一瓣心香,萦绕着人的一生。时代在发展,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精神家园是否已经荒芜?我们是否缺失了心灵的一角?行色匆匆,有多少人停下脚步倾听心灵的跫音?大多数人被生活磨砺得太粗糙,渐渐冷漠。…  相似文献   

3.
校园的小路通向何方?你的歌声我的笑语,都在小路上悠悠飘荡;校园的小路通向何方?你的知识我的才干,都在小路上天天生长。美丽的小路呵可爱的伙伴,天天带我走进课堂。校园的小路通向何方?你的友谊我的情感,都在小路上寻找方向;校园的小路通向何方?你的美梦我的理想,都从小路上伸向远方。美丽的小路可爱的伙伴,你到底要把我带向何方?是哪一片待开垦的草地?是哪一座待攀登的高山?是哪一朵迷人的云彩?是哪一座神奇的星光?校园的小路通向何方@卓光炳$广州市中山大学!蒲园区640-604邮编:510275  相似文献   

4.
荡舟     
太阳震落朝露,滴入 茫茫心海; 桅杆驾驭船儿,驶入 茫茫心海。 心路漫漫,试问路在 何方? 摇桨,漾开浓浓诗意; 撑杆,划出绵绵诗情。 飘忽船儿,载满憧憬。 扬起生命的风帆, 飘过千山万水, 海鸥带路,海风助兴, 驶向那白云深处的 港湾。、荡舟@周宇琪$湖南省益阳市六中初二  相似文献   

5.
读到“曳尾涂中”的庄子,我想起了另一篇文章《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时》,我的脑海中于是浮现了一棵树的影像:孤独地看守心灵月亮的一棵树——不让月亮在我们昏睡中丢失,不让精神家园在我们的懵懂中荒芜。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精神家园是精神家园在大学生个体和群体身上的具象化。面对当前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精神家园所表现出来的疏离与荒芜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存实践论为理论基石,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联动机制,相互嵌入,从而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我们感触最深的是:抄凑诌套的有之;内容空洞,无话可写的有之:感情虚伪的有之.正是这些编造谎言的写作尖子,他们的心灵已经锈迹斑斑了,他们的精神家园已经荒芜萧索了.翻阅作文本,你会感到,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思维模式"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范式".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对生活的再现和感悟.如何把这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燕子     
李映飞 《现代语文》2004,(12):32-32
你总在我脑海中跳跃别后的日子你飞向何方?虽相隔千里默默中你牵引着我的目光今天,才蓦然发现你早已筑巢于我的心房燕子@李映飞  相似文献   

9.
动脑筋     
调往何方某晚,朋友来电话说他工作即将调动。我问调至何方?朋友随口而出:“看看多么芬芳,听听多么吵耳,柔柔有水做伴,两个数字缠绕。”我略一琢磨,说道:“老兄可是‘1008日,跨过三家巷’,祝贺你!”你知道我朋友要调往何方吗?猜猜他的简历下面是一个男子的简历,他的姓名、年龄、生日、出生地、民族、职业都通过灯谜形式写出来了,你能猜出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发生了重大的社会转型: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市场体制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化竞争,带来了经济繁荣。同时,面对滚滚而来的市场浪潮,文化人却显得措手不及,文学也显得异常尴尬:一面面对的是芸芸众生,一面又得面对由市场经济带来而显得格外重要的货币。作为文化主体的文学还是不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今后文学将走向何方?而文化人到底是“下海”还是固守“精神家园”?……其实,这种种焦灼和躁动都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丹尼尔·贝尔把美国文化矛盾归结为政治、经济、文化三种因素的矛盾。那么,怎样看待我国当今的这种文化现状呢?用审视的目光对文学进行再思考就成了今天文化人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的教师观     
崇敬和崇拜,一字之差.我渴望被学生崇敬,而不希望被学生崇拜.教师的能耐在于让学生从老师的精神家园中寻找到优良的种子和足够的养料,去开垦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不是在老师的精神家园中迷失自我.因此,我认为,让学生"敬"而不"拜"乃为师之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我来得太迟了,迟得几乎分辨不出你的模样。那踟蹰在秦淮河上的乌蓬船呢?那满怀愁绪的绵绵细雨呢?那飘荡在枫桥边的沉沉钟声呢?我以为它们还在,还在默默地驻守着这古老的文明驿站,还在低低地吟唱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千年不变的歌谣。而如今,它们只能蛰伏在我们的记忆里,共同构筑我们渐趋荒芜的精神家园。翻开一本线装书,到处都是你的影子:“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水变成了你的化身,时时刻刻荡漾在我的记忆里,恰似童年时的歌谣。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采莲的女…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什么?我认为作文是学生精神家园一种有生命的、鲜活的、独特的灵奇建构。成功的作文又是什么?于漪说:学生能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笔端,写出情真意切、文从字顺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育家尼尔·普斯特曼说,学生"进入学校时像个问号,而离开学校时像个句号",这是学校教育的悲哀.这种教育,学生的个性被泯灭了,才情被淹没了,智慧被冰封了;这种教育无歌也无诗,精神家园荒芜萧索,创造之树枯萎凋零,想像之鸟不再高翔.  相似文献   

15.
风中,你摇曳着, 你要飘向何方,我儿时的红袖套? 回忆.曾经你轻轻地来到我的书桌旁. "是谁,是谁将你放到这里的?"  相似文献   

16.
箭与歌     
我向空中射出一枝箭,我不知它落在何方。因为它飞得如此神速,我的视力都追赶不上。我向高空唱出一支歌,我不知它落在何方。谁有如此犀利眼力,能追赶上歌声的飞扬?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围城》中“城里人想冲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的人生际遇来探究现代人精神家园的荒芜,人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阮东辉 《课外阅读》2009,(15):54-54
飘忽天地,遨游宇内,是什么使我的思维能与天地相通,游刀于万物之中?我想是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所化作的一双隐形的翅膀,使我能乘风而上,展翅畅游于天地之间。二翅一日赏善,一日知恶。  相似文献   

19.
教学精彩来自何方?是来自于名师经典教学的复制整合,还是来自于教学参考书籍的移花接木?依笔者愚见,是文本细读!文本细读,让我和我的同事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痛苦,也经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精彩!同校的一位青年教师要去参加优质课比武,执教的课文是五年级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研组为此进行了磨课活动.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当读到"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相似文献   

20.
去过中关村,留心过路边的广告牌.你一定不会忘记那黑底白字巨幅广告,上面只有一句话: “左岸公社,少数人的精神家园。”“左岸”,原指巴黎塞纳河左岸一处人文浓郁的场所。而这个在中关村出现的左岸写字楼,大大强调了“少数人的精神家园”,旨在创造一个独特的儒商氛围。而高中校园里, “少数人的精神家园”演绎为一个个特殊的班级。他们在“左岸公社”里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他们是些什么人?喧嚣?狂妄?高人一等?机会主义者?抑或是贴上标签的另类? 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更不敢妄加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