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2014,(24)
正最近,清华大学新一批教师续任/解聘工作已经完成。校方大概没有预料到,方艳华老师的转岗和闫浩老师的离开会引发学生如此多的热议。"非升即走"政策是否需要调整、教师评价体系中学生的发言权有多大,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引争议的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2.
时值7月,清华大学新一批教师续任/解聘工作已经完成.校方大概没有预料到,方艳华老师的转岗和闫浩老师的离开会引发学生热议.  相似文献   

3.
熊丙奇 《教育文汇》2014,(18):14-14
最近教育领域有三条颇受关注的新闻:一是北大师生就校方举办“燕京学堂”展开激烈的讨论,不少人反对将静园作为“燕京学堂”宿舍:二是清华学生为一名被“非升即走”政策淘汰出局的讲师写请愿书;三是南科大首届学生中有两位提前毕业拿到学校自行授予的“学位证书”。  相似文献   

4.
充裕而优质的教职来源、强有力的专业化成长支撑、完善的学术自觉、畅通的人才流动渠道和多元的文化认可机制是美国高校“非升即走”制生存的土壤.我国在借鉴国外“非升即走”制的实施过程中产生了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科研的“大跃进”、“急功近利地炮制学术成果”、“人才管理困境”等诸多问题的出现.为此,要强化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凸显“教学”的学术生产力、完善教师“走”后的顶层设计、实行教师分类管理、落实“非升即走”制的保障机制,从而实现我国实施“非升即走”制的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5.
<正>我自2000年1月调入清华大学以来每年都给本科生授课。我想谈一谈自己对本科教学的一点体会和感想,与大家分享。很多老师教学经验比我丰富,而且讲得比我好,我只是抛砖引玉。一、清华大学学生的特点和清华大学老师的历史责任对于清华大学学生的特点,每位清华老师可能有不同的感受。我的感受也许和大家一样:第一个特点是清华学生都很聪明,清华学生的智商绝对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6.
1911年,中国政府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办起了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次年,13岁的闻一多考取了这所学校。那时,清华学校的美国化气氛十分浓厚,学校的章程上也规定了“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企图  相似文献   

7.
梅贻琦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黄延复一、“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本世纪初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创办的一所“游美预备学校”。初建时名“清华学堂”,是因校址设在清室遗园清华园而得名。辛亥革命后改名“清华学校”。由于她有“庚子赔款”这个历史背背...  相似文献   

8.
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 1932年春季,我借读清华大学。我的中学旧友蒋恩钿不无卖弄地对我说:“我带你去看看我们的图书馆!墙是大理石的!地是软木的!楼上书库的地是厚玻璃!透亮!望得见楼下的光!”她带我出了古月堂,曲曲弯弯走到图书馆。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早期叫做清华学堂,是一所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办起的留美预备学校,建于一九一一年。因校址设在清华园,故命名为“清华学堂”。当时学校设高等科和中等科,学生在校共学习八年,“沿用美国高等初等各科教习,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相当于美国中学到大学一、二年级程度。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但校中一切照旧。一九二五年,清华学校增设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旧制高等科和中等科停止招生。一九二八年国民党政府接管后,改称“国立清华大学”。次年旧制全部结束。从一九一一年建校到一九二九年,共毕业留美预备生一千九百七十六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南迁,先在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临时大学”,随即又迁云南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结束,清华大学于一九四六年秋回到北平。一九四八年十二月,清华园获得解放,投入了人民的怀抱。  相似文献   

10.
在对“非升即走”制度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关回顾的基础上,在高校行政权力包容性视域下对“非升即走”制度进行了反思。价值目标与权力缘起构成了运用行政权力包容性反思“非升即走”制度的基础,同时包容性提供了破解“非升即走”制度执行矛盾与目标困境的可能。包容性视域下“非升即走”制度的价值取向应该聚焦于优胜劣汰、净化教师队伍,弹性升降、避免人才流失,富于人性、增加组织归属感。加快“双一流”建设,在实行“预聘—长聘”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非升即走”制度的执行需张弛有度;勘定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进一步促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结构的均衡与协调;克服功利化考核倾向,营造“坐冷板凳”的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11.
“90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今年也参加了高考,她的总分为561分,高出湖北文科一批线29分。清华大学招生办老师表示:“以她现在的考分再加上自主招生(清华同意为她降60分调档)的优惠,问题不大。”这意味着蒋方舟有望圆梦清华。谈到理想,蒋方舟说想做一名记者,所以报考了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  相似文献   

12.
仲文 《良师》2004,(21)
同学们猜猜看,这位“清华第一高才生”是谁呢?对了,是周培源爷爷。周爷爷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他1924年秋毕业于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的高等科,并通过严格考试取得了赴美留学的资格。在1924年下半年至1928年三年半的时间里,他在美国连续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完成了一般优秀学生6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创造了清华留学生乃至全国留学生史上的奇迹。因而有人称他是“清华第一高才生”。周爷爷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呢?周爷爷自己说:“勤奋。别人都休息时,我到处去选课,所以很快就修满了学校规定的学分。”天才出自勤奋。周…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4月26日,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相似文献   

14.
9年未评职称“非升即走” 两位老师未被续聘引争议 近日,一件事和一个词,引发了公众尤其是教育领域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5.
北京的清华大学是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学,台湾新竹的清华大学在台湾也是知名学府。一个人,从台湾的清华大学毕业,留美取得博士后两年,最终落户北京的清华大学。她说,这是她与清华解不开的缘份。 她就是现在清华大学的教授、“地震波勘探开发”联合研究所的所长杨慧珠女士。 在见到杨慧珠教授之前,我想,她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会不会象我采访过的专家学者那样,思维严  相似文献   

16.
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1932年春季,我借读清华大学。我的中学旧友蒋恩钿不无卖弄地对我说:我带你去看看我们的图书馆!墙是大理石的!地是软木的!楼上书库的地是厚玻璃!透亮!望得见楼下的光!她带我出了古月堂,曲曲弯弯走到图书馆。她说:看见了吗?这是意大利的大理石。我点头赞赏。她拉开沉重的铜门,我跟她走入图书馆。地,是木头铺的,没有漆,因为是软木  相似文献   

17.
清华附小的前身是始建于1915年的成志学校,专为清华早期教职员子弟而设。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著名物理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曾在此学习;冯友兰、朱自清等著名教授也都曾先后担任学校董事会成员。抗战爆发后,大学南迁,小学暂时解散,直到1952年正式命名为清华附小。现在的清华附小位于清华大学的西南角,占地33000平方米,其中操场占地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有35个教学班,1500余名学生,教职工93人。清华附小得益于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影响,受“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学风熏陶,形成了清华附小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7岁开始写作、现已出版9部作品的"90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今年也参加了高考,并在1月通过了清华自主招生的考试.清华同意将降60分调档.日前蒋方舟接到清华大学的电话.通知她于7月14日到某门户网站参加关于自主招生的访谈.蒋方舟表示.这意味着清华已经基本录取了自己.清华大学招生办老师亦表示,"以她现在的考分再加上自主的优惠,问题不大"(7月8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19.
一、蒋方舟:“90后美少女作家”,已出版9部作品 7岁开始写作、现已出版9部作品的“90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今年也参加了高考,并在2008年1月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考试,清华同意将降60分调档。7月初,她接到清华大学的电话,通知她于7月15日到搜狐网站参加关于自主招生的访谈。蒋方舟表示。这意味着清华已经基本录取了自己。为此蒋方舟凭借自己少女作家的优势被清华破格录取。  相似文献   

20.
十几年求学生涯一路走来,教过我的老师可谓不少.但不知怎的,每当回忆起我的老师,总是第一个想起一位“大脚”女教师——朱玉爱. 朱老师不教我已整整30年了.印象里朱老师是一位教学有方、爱护学生的好老师,她不仅是我小学四五年级时的班主任,也是校长.她讲起课来头头是道,让人听得明明白白,让本来对数学这门课“不感冒”的我也感到了数学的有趣、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