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计算机图书市场的竞争已呈硝烟弥漫的状态,很多专业出版社都在感慨这一领域越来越难做,市场越来越小,产品越来越多。美国亚马逊的畅销排行榜,每天都有无数出版社的编辑盯着,大家都希望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值得引进的畅销图书。可是这又何尝容易,很多权威知名作者写的书在还没出版之前版权就已经销售出去了,那么对于广大专业出版社来说,又该如何在茫茫书海之中去找到蓝海呢。  相似文献   

2.
我国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已经开始了与国外出版社共同策划选题并合作出版图书,而不仅是单纯的国外图书版权引进. 早期的图书引进,国内出版社更多的做法是把国外出版社的图书版权买过来后,或直接影印或翻译成中文出版.这当中,不可否认的是,出现过一些市场上非常畅销的图书,在大众文艺类图书领域尤其如此,国外畅销的图书在中国翻译出版后同样能进入各大畅销书排行榜.但是有些领域的国外版权图书,如教育类尤其是语言学习类图书,适当的本土化工作则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一名地方科技社的策划编辑,在承担版权经理人的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一整套策划、出版、宣传工作。如何将中小型出版社推入市场,在版权贸易中获得自身发展,我在经历困难的同时,也得到很多启示和收获。1.选择更符合自身条件的图书,关注细分市场版权引进如何通过版权贸易,帮助中小型出版社增加影响力和打造图书品牌,是版权经理人需要思考的。我认为版权经理人在关注大众出版的同时,更应该了解细分市场,也就是小众出版的发展。小众图书虽然发行量有限,但读者人群黏度高,更容易打造品牌,让市场产生辐射效应。在前期的市场调查,了解读者群需求后,着重对某一专业图书深耕细作。  相似文献   

4.
作者资源、专业优势、已出版图书和编辑人才是科技出版社4种最重要的资源.整合作者资源,建立作者资源库;专业细分,深入钻研专业技术;结合现有图书资源,开发优质选题;重视策划编辑资源,合理选用编辑人才.这是整合出版社现有资源、大力开发选题、突破出版社发展瓶颈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段炼 《出版参考》2015,(6):39-40
“出版选题是伴随着出版人的出版行为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对出版内容的选择、缔造与创新活动.”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工作的首要环节与重要环节.任何一本图书的产生,都是一个选题的实现,没有选题的策划也就谈不上图书的出版.选题策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的质量,同时也决定了出版社的成败.一个好的选题,不仅为较高的图书质量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必将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有别于以前传统的编辑的职责,人们把现代编辑细分为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由此可见,策划满足读者需要的选题已成为图书编辑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出版业 ,选题策划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它是图书畅销的催化剂。君不见《谁动了我的奶酪》使中信出版社名声大振 ,《登上健康快车》又使北京出版社红遍大江南北。可见一个好的策划 ,就能激活一个出版社。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 ,图书出版行业同样如此。图书选题的创新是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是图书品牌的重要保证。选题策划创新主要体现在视角的独特性、内容的先进性、宣传的时效性。策划一个好的选题 ,是一个编辑策划能力的集中体现 ,它凝聚了一个策划编辑极高的智慧。在图书市场上 ,从表面上看是图书与…  相似文献   

7.
随着出版改革的深化和出版事业的发展,出版社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编辑具有市场意识和在图书选题、策划、出版、发行全过程中的开拓精神.编辑只有站在市场的前沿,了解读者需求,挖掘市场卖点,才能开发出既具有社会效益,又具有经济效益的选题.  相似文献   

8.
在图书出版领域里,策划已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从出版战略的宏观制定到相关选题的运作生产,从图书的营销手段到图书的宣传方式,策划意识贯穿于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从出版战略看策划意识 一个出版社就是一个企业,经营运作最终是否成功,其发展规划和实施策略起着决定性作用。出版社发展的成熟与否,不仅仅要看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树立整体的形象,构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定位的时代”,出版产业作为典型的内容产业更是如此,大到出版方向,小到图书定价……都需要精准的定位。当前,我国图书市场品种每年呈现递增状态,同类同质产品很多,跟风现象盛行,各出版社为了增强竞争力,开始越来越重视图书选题策划中的定位意识。一般来说,以市场为导向的图书选题策划定位有四个关键环节:读者定位、作者定位、装帧定位、营销定位,下面以大众经管类图书的选题策划为例来具体说明。1.读者定位在图书选题策划定位的四个关键环节中,读者定位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纲,其他是目,纲举才能目张。(1)策划选题的…  相似文献   

10.
&#  &# 《出版与印刷》2015,(2):2-3
近几年,小众图书出版日益受到很多出版社的青睐。著名出版理论家陈昕在其《中国出版产业论稿》中提到,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将形成越来越多的细分市场。分众服务市场的潜在规模将日益增大,并逐步超过一般大众市场。小众图书出版现已成为我国出版业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所认可。但单一的出版模式并不能形成规模,更不用谈长久的发展。小众图书的出版要想走出一片新天地,必须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张艳 《出版广角》2012,(3):59-60
旅游市场的发展带动旅游类图书需求的增大。在旅游类图书的出版策划中,应进行市场细分,找准出版定位,重视精神类旅游类图书的畅销。出版中应注意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树立畅销旅游类图书品牌。  相似文献   

12.
畅销书固然有自己的卖点,但是即便这样,各个环节也还要认真细致地考虑,才能使最终做出来的图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不仅成为畅销书,而且成为长销书.这就要求图书策划编辑注重图书出版的各个细节,开动脑筋去挖掘读者最想要的是什么.一、图书畅销原因分析市场上的同类书很多,但只有少数畅销,原因何在?从畅销图书的表现中我们可以提炼出许多共性的东西:一本书或一套书,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做好了,才有可能畅销.  相似文献   

13.
一、选题策划的目标 选题策划的目的是建立起出版社图书的整体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义,其目标是最终确定出版社的优势图书范围,确定优化的图书选题结构.这种选题定位要体现出出版社的办社方针,体现实力、特长和优势,形成基本的读者群.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在特定领域和特定层次中出版好书,而且数量要大,形成规模,这样才能给读者和市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人民邮电出版社的计算机系列图书就是因为定位和出版规模,才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4.
陈涓 《中国编辑》2013,(5):46-48
随着图书市场的不断细分,教育、科技、少儿、地图等专业出版社也在不断寻求和开拓新的市场。大众图书因其受众面广、影响面大、品牌效应明显、经济价值可观而成为专业出版社的首要选择。在专业出版社涉足大众图书领域的过程中,从专业图书编辑转型而来的大众图书编辑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从专业、学术向大众、通俗过渡的问题。本文试图对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所处的环境予以分析,通过对他们在工作创新、读者定位、选题策划、流程控制等方面职责的阐述,揭示在专业出版社中做好大众图书编辑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在内容上"侵占"大众图书出版市场的同时,却对专业图书出版有更多"偏爱",社会化媒体为专业图书出版创造了新的机遇。在市场细分更加明晰的基础上,传统细分方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WP Zon Builder"插件等营销技术工具的发展将专业图书出版的营销触角延伸到更多的角落;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化媒体正尝试为专业图书出版探索更多的未知空间。专业图书出版社当本着分享的姿态迎接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版社,绝大多数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设立的,是按专业划分的.上世纪末,很多专业出版社主动走多元化之路,有几多收获,也遇到了很大坎坷.进入新世纪,在市场细分的变化下,专业出版社又重回专业之路.  相似文献   

17.
出版大众图书,既可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可以丰富出版社的产品,拓展出版社的市场.大众图书出版既要重视选题策划,又要重视市场营销.2012年,人教社成立了大众图书编辑室,正式进入大众出版领域,一年来出版了《倪萍画日子》等大众图书,在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随着出版领域不断地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出版社的营销意识不断加强,尤其是在大众读物领域,出现了很多因为成功的营销而畅销的图书,但是,对于科技类图书而言,营销的策略少之又少,专业图书的销售一直不温不火.  相似文献   

19.
随着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深化,出版物市场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各出版社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普遍加大图书出版的策划力度。在市场营销方面,出版社更是各有奇招。做法不同,但是“出版社工作必须一手抓策划,一手抓市场”,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如何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实践,既抓好策划,又抓好市场,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这里仅就图书选题、图书内容和图书装帧谈谈我对图书策划的认识。一、图书选题策划要具有前瞻性我们整个社会正处于一个急速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出版物只有…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社生活图书取得了不菲的业绩,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尤其是美食图书、家居休闲图书、服饰美容图书一直保持在市场同类书的前三名。我社正以资源、产品、品牌优势成为国内生活图书出版市场的中坚力量。当然,从近几年的市场趋势来看,由于生活图书市场水平不高、细分市场的进入壁垒又低,因此聚集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参与竞争,传统生活类出版社的份额正在一步步被蚕食。我社的生活图书的市场份额也被挤得越来越小,出版压力和操作难度越来越大。在这种市场氛围下,我社生活图书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图书的市场综合能力还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