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虹 《今传媒》2012,(9):57-58,62
伴随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农民的社会地位、生存环境、社会认同、自我认同等方面也都发生了变化,而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在农民的报道方面究竟是担承了一种构建其阶层(阶级)主体性认同的作用,还是在商业利益、市场博弈中放逐了农民这一最值得关注的群体。这成为我们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的权威则须来自于人自身的创造。现代社会把对彼岸神圣世界的权威认同变成了对此岸世俗世界的权威认同,而虽其自身处于无休无止的自我矛盾和自我分化之中,这就使得现代社会的权威认同陷入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3.
媒体在对事实进行报道时都有选择性,与真实现实并不完全等同,这就构成了媒体的虚拟现实。而鉴于其在实现社会文化认同上的重要作用,大众媒介构建出来的虚拟现实与真实现实间的差异就会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的认同。本文从文化角度入手,探讨大众传媒在实现社会文化差异性认同领域所起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民在短时间内从原先熟悉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媒介环境中被一种外来力量突然拉出,投入陌生的城市和由城市所创造的文化环境中.和他们原来完全不熟悉的"城里人"集中在一起,怎样互相认同、互相接受对方并完成思想、观念、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这当中既有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问题,又有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融合与适应过程.农民和农村的媒介使用基本状况如何?传播资源如何重新分配?媒体本身是如何构建农民和农村形象的?构建这种形象的动力机制是什么?不断被城市挤压处境下的农民是如何解读媒介话语的?这种解读表现了怎样的自我认同方式?这些问题成为我们关注媒介和"三农"关系的入手点.本文对其中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5.
论文将研究视野投入受忽略的乡村领域,以浙江省畈田蒋村为个案,考察了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实践图景,并以社会认同为视角分析了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实践绩效,尤其在强化身份认同、秩序维系和集体认同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内生性文化资源,乡村档案文化是一座亟待挖掘的社会认同富矿,具有构建社会认同的独特优势。由此,论文提出了乡村档案文化建设需要立足特色与适度对接产业、强化借力与多元协同以及发挥村落自组织积极作用等若干启迪。  相似文献   

6.
身份认同指人在社会中自我身份的一种认定,主要是在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两个维度展开:“自我认同”是个人自我经验基础上的内在性认同,“社会认同”则是作为社会群体成员对于一定观念和情感的共享。①这说明身份认同不仅是简单的个人心理过程,还包括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和思考,认同是在自我考问和对他者关系的探索中共同完成的。本文采用深度访谈、田野观察等质化研究方法,选择10名曾观看万合天宜与优酷出品合作的《万万没想到》至少一次的受众,对其观看的动机、感受等进行访谈,借此探讨80后、90后年轻受众在收看过程中产生了何种身份认同,继而运用身份认同理论分析网民是如何产生这种身份认同的。  相似文献   

7.
王江生  梅黎 《新闻世界》2010,(10):36-37
湘西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历时态过程,在这过程中媒介对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传播主流社会价值观,发挥语言文化的教育功能,传播社会经济信息技术,促进了少数民族接纳吸收主流社会文化,有利于塑造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国家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8.
浙江作为先发展地区,城乡物质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而在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以及城乡居民身份认同方面,却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城乡二元对立到城乡衔接,如何发挥大众传媒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给包括电视农村频道或农业栏目在内的大众传媒带来了新的课题。文章对大众传媒在这方面的角色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罗奕  梁煖 《传媒》2016,(24):57-59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大众传媒在建构认同方面的功能无比强大,现代人依赖媒介取得认同,媒体形式或媒体内容所产生的媒体力量制造了人们的社会认同——这是媒体最具威力的重要效果.笔者以泰国华文媒体作为切入点,选取泰国两家华文报纸微信公众号的新闻推送,对其新闻来源、报道角度、如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传承中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分析,探讨其在当地建构"中国形象"认同的做法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魏德圣导演的《赛德克.巴莱》号称是台湾第一部民族史诗电影。电影所反映的是著名的"雾社"事件,围绕这一事件,以往的叙述和各种仪式性实践已经形成了固化,同时也是偏执的社会记忆,这种社会记忆在很大程度上通过确认他者,以促进和完成台湾社会的自我认同。但是,台湾自解禁以来,社会认同日趋多元化,这也为像类似"雾社事件"这样的历史事实提供了重述的可能。在此意义上,《赛德克.巴莱》就应当被视为台湾社会对族群记忆重构的一次努力,一次全新实践。然而,由于电影所反映事件本身的限制,认同确认的主体却指向不明,导致影像叙述与认同主体的悖论。  相似文献   

11.
王健 《全国新书目》2022,(5):118-119
<正>本书在借鉴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中产阶层参与马拉松健身现象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系统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动因,以及这一运动对于中产跑者的身体规训、阶层区隔、自我认同以及意义寻求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媒介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华语电视在全球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具有消解民族身份认同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建构中华民族的认同,两种张力共同形成了华语电视对民族身份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微博具有天然的"亚文化"环境,这对微博信息传播有一定的影响。社会认同理论是研究社会群体间关系的重要理论,是有关个体在社会中定义自己、判断自己与群体的关系、从而做出行为选择的理论。人们通过社会分类、比较、认同和积极区分实现社会认同,而微博中,用户围观信息、转发信息、发布信息由分别对应了社会认同的基本过程。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对微博中用户的信息传播行为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网络关系与身份认同:基于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5,(22):56-62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加,农村的组织传播模式正在瓦解,传统的舆论引导体系面临重组,社会化媒体像一支催化剂,加速了农村社会结构的调整。作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新型在线平台,互联网、手机改变了农村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弱关系重新书写着农民与亲属、村干部、城里人之间的关系结构。社会化媒体的功能具有两重性,因此"破"的同时还要注意"立",即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农村特有的情亲、组织与文化,这对于农民身份的认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拉斯韦尔所谓的传播三大功能实际上就是一种强调传媒自上而下进行社会控制的功能学说,它改变了传播学基于功能主义学术路径的传统并将其变成了一种功能主义意识形态.这种功能主义传播学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早已破产,变成了一种过时的经院哲学.其实,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一种两重性结构,一方面它因为社会认同而导致社会区隔,另一方面,它因为社会区隔而强化了社会认同,两者之间相互建构.通过这样一种互动方式,社会的文化整合成为可能.在当代思想越来越多元化的中国社会,建构在承认多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社会认同,可能是最为可行的方式.给差异性的观点多一些表达的空间和平台,新的共识将在差异性观点的交流中生成和再造.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迅速,农民大量涌进城市,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社会现象。随着社会分层的加剧,产生了农民工作为"沉默的大多数"的认同危机。"农民工"进入电影,进而成为主人公,有着一条较为清晰的外在线索可寻,但是"农民工"被影像化的内在过程和方式却较为复杂:先锋的策略、主流意识形态的政策需求,甚至是商业利润的考虑都渗入其中,这使得电影中的"农民工"形象发生了有意思的流变,并且在诸如创作者和农民工的关系、作品中人与人相处而呈现出来的底层社会的道德问题、底层影像与观众及真实社会底层受众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陷入某种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军号角,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新世纪西部农民读本》一书。这是该社在新世纪之初献给西部农民的一本好书。它用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精美的插图,大方漂亮的版面,向读者尤其是西部农民朋友们展示了现代社会的、人文的、自然的、科学的、技术的文化理念和科学理念,贯穿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是一本及时的,内容新鲜充实,丰富多彩,科学精神一以贯之的好书。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充满着时代感,能帮助西部农民读者转变观念,提高科技素质,值得向广大读者,尤其西部农民朋友推荐。 《新世纪西部…  相似文献   

18.
方媛 《新闻爱好者》2012,(15):55-56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认同出现危机,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形式和具有社会教育功能的公益广告,在实现国家认同构建并以此来教育国民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结合我国具体公益广告案例,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公益广告中进行国家认同构建的方式方法和特色。  相似文献   

19.
浅议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新误区杨国光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一大批优秀纪录片在电视屏幕上掀起一个个收视浪潮,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纪录片这一外来艺术又开始被人们重新认识。许多电视台还成立了专门的纪录片创作机构,这必将推动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进人一个新阶段、呼唤新...  相似文献   

20.
朱瑛 《视听纵横》2001,(2):51-5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已成为当代农民最迫切的愿望,那么作为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的县级广播电台的对农节目,应如何帮助农民实现这一愿望呢?我们上虞广播电视台近年来在为农民致富引好路、搭好桥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许多农民兄弟纷纷来信感谢我们,称赞我们的对农节目是他们的引路人、好帮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