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的主体个性得以张扬,让学生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展现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如何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原来由教师“要我参与”转换为“我要参与”.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与能力,并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碧波 《现代语文》2003,(10):48-48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这两点论述都强调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沟通融合。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向相关的生活领域拓展,并使两者沟通融合,以此提高其对语言文字和现实生活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语文学习中,学生常常被置于从属的地位,处于被动的状态。而当前,语文教学中,特别要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  相似文献   

6.
杜宝卫 《双语学习》2007,(9M):73-73
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血肉相连.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开展专题性实践活动,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力求让语文学习走进乡土、融入生活。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0.
田力 《广西教育》2007,(6B):11-13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事倍功半的现象成为困扰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为语文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的大量的教学活动不能立竿见影地收到相应的成效,同时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没兴趣、上不上语文课似乎没多大关系。语文教育中的教与学之间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使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得到有效的改变,成为了摆在语文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吴湘水 《广西教育》2006,(1A):25-25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课程资源观,它要求教师从社会中、生活中、教学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教活书,活教书。语文学习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才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掘出更多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任何体裁的文章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为此,语文教学应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把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各种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能随时随地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在不断地学和用中提高语文素养。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刨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长期以来,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观念:课程就是教科书,学习就是读书。对教师来说,上课就是讲课文,完全信赖于课本,并把课本的利用主要定位在阅读教学上;对学生来说,  相似文献   

15.
李纯云 《西北职教》2009,(10):24-24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如何让语文回归生活?如何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笔者认为,要注意如下四点: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学习方式的倡导上,这是对传统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开始在这一方面开展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林庆辉 《小学生》2011,(4):23-24
《语文课程标准》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新理念意在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建立正确价值观。一句话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下面是我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通过试验、实践产生的几点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时时是语文,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新课程提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缺少生活经验的课程,将是不完整的课程;缺少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关注,将是不完整的学生关注。那么,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如何走进生活回归生活呢?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处理好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却众说纷纭。我们认为,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理清教育、语文教育、生活、语文生活之间的关系,解决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生活环境的问题。一.语文生活与社会生活1.语文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生活就是人在社会上的各种活动,或者说是人的生存状态。语文生活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