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车坤 《今传媒》2012,(8):90-91
深圳卫视2011年5月改版,推出了全明星代际互动娱乐秀节目《年代秀》。该节目是引进自比利时的热播版权节目《Generation show》,并经过本土化创新改造而成的。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热议和好评,收视率也是突飞猛进,成为2011年度中国电视节目的一大亮点。本文从收视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按照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识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成接触与吸引、分享与感动、追随与期待的三个层面,分析了《年代秀》节目对于观众收视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及节目取得成功的深层次原因,阐述了观众收看电视节目心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电视节目制作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理念。  相似文献   

2.
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以其健康有趣、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节目内容,打破了"低俗高收视"的怪圈,成为"限娱令"颁布后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叫好又叫座"的娱乐节目。本文从节目创作源头出发,结合节目形式与内容分析其成功之道,探讨节目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培养"理论①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建立在李普曼现实环境与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上,研究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现实观的影响。"培养"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为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娱乐节目形式多样,发展很快,但面临文化内涵缺失的困境。娱乐节目制作者应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将娱乐节目的文化内涵建设作为己任,使娱乐节目在发挥娱乐功能的同时,发挥认知、教育、审美功能,给观众营造一个高品位的电视文化环境,使我国娱乐节目更健康地发展,使整个电视产业保持更持久的活力。本文以《年代秀》为例,从娱乐节目的知识性、时代性、审美性、人文关怀、本土化改造五个方面提出提升娱乐节目文化内涵的策略。增强娱乐节目的知识性从《年代秀》的成功来看,提升娱乐节目文化内涵首先  相似文献   

5.
中国喜剧电视综艺节目经过2014年昙花一现的"井喷式"爆发,至今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数量与其他种类综艺节目基本持平,节目类型也以真人秀型为主。中国喜剧真人秀节目中是否也会出现"现象级"节目?成功与不足有哪些?本文以《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为主要案例,对中国喜剧真人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路径进行了一定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中国达人秀》自开播以来,创造了继《超级女声》之后的第二个全国海选节目之王,它以"平凡人也可以成就大梦想,相信梦想,相信奇迹"为口号,在中国掀起了达人狂潮。在第二季《中国达人秀》再度圆满落下帷幕之际,本文梳理了节目中凸显的"秀"点,总结了节目的制作经,评析节目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7.
赵振宇 《视听》2016,(7):50-51
节目编排是电视节目由制作转入播出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它不是对节目做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一项具有前瞻性与开创性的工作,需要节目编排相关人员的再度创作。南宁电视台《钻石剧场》《英雄剧场》,为各个年龄层次的受众打造了暑期电视剧节目特别播出季,该编排方式运行两年以来,收视率、市场份额不断攀升,为城市台暑期电视剧场节目编排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和参考。一。  相似文献   

8.
"感动中国"已成为人们时下语境中的流行语词,这缘于200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特别节目<感动中国>.6年,整整6年,<感动中国>连续推出的60位感动人物和6个团队,他们所产生的感召力和震撼力,激荡人心、催人奋进!一年一度的颁奖典礼也被誉为年度中国人的"精神史诗",宛如一台精神"春晚",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9.
怀旧是全人类的普遍情怀,每个时代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怀旧仪式。在21世纪最初的几年,几部带有怀旧趣味的电视人文纪录片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这些纪录片包括《江南》、《徽州》、《再说长江》和《新丝绸之路》等。文章以《江南》、《徽州》这两部人文纪录片为研究个案,探讨在新世纪初诞生的几部人文纪录片中怀旧的意义,从三个层面讨论在城市化、全球化和大众文化的语境中怀旧影像的多重再现。  相似文献   

10.
<电视桥>是河北电视台的一档仅有十五分钟的荧屏导视类节目.这些年来,<电视桥>栏目收视率始终稳居全台前列,并在全国"荧屏导视奖"的评奖活动中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在这里,我们把工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拿出来与各位同行交流,以此共勉.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1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台名为《中国骄傲》的晚会,这也是中央电视台连续第三年举办这样的公益晚会。在传媒业空前发达的现代社会,在数以百计的电视节目中,让人感动的节目亦时时有之,但像《中国骄傲》这样让人“情难自已、掌声如潮、泪如泉涌、久久感动”的节目却为数不多。那么,它究竟有着怎样的精神内涵?节目的制作有着怎样的独到之处?究竟是什么感动了观众的心呢?  相似文献   

12.
万芳 《新闻采编》2005,(3):22-24
2003年初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推出一套年度特别节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栏目创办三年以来的三期节目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它已成为央视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之一,单一节目广告标的金额就达到了1450万元。其基本的节目理念是: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画历史瞬间,放大历史细节,即:用感性的方式表达,以细节的魅力展示,积聚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用国人的心路历程来见证重大的新闻事件。在时下被琳琅满目的评奖活动和各类名号奖项充斥的媒体,如何建立一个权威的评选节目,彰显媒体…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档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当年度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自从2002年10月首次启动以来,《感动中国》先后推出了几十位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而《感动中国》也因其巨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成了央视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14.
解放军出版社是军队系统惟一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成立于共和国诞生前夕的1948年6月,出版过大量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60年代编辑出版的《星火燎原》,由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书名,朱德元帅作序,党和国家领导人、解放军元帅、将军、省部级干部等600多位战争亲历者执笔撰文。这套丛书几乎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读者,在五六十年代家喻户晓。 进入七八十年代之后,解放军出版社确立了军事领域中各门类各层次选题的总体规划,延续传统优势,出版了几十种我军高级将帅的回忆录和传记,以及一批具有极强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5.
"寻找身边的感动"栏目何以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关键在于栏目稿件把好人写真实,把好事写感人了. 写何人? 平民+感人 平民英雄,凡人善举,这是栏目最初的定位,也决定了栏目报道人物的选择标准. 平民原则.在至今推出的60多篇报道中,所有人物均来自基层群众和普通市民.有在车祸现场勇救多人的曾经失足青年,有家中一贫如洗却被人称为"流动血库"的低保户,有一字不识却能在病重时决定捐献眼角膜的57岁农民,也有多年坚持为他人送温暖的残疾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高官,不是富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芝麻绿豆小事"成为洋溢在人间的浓浓大爱.  相似文献   

16.
在2012年的选秀节目中,《中国好声音》无疑是个大赢家,由它所创造出的话题、收视率都标志着"好声音"的成功。"中国好声音"也成为了2012年新浪十大热词、百度十大移动搜索热词。笔者认为,该节目的成功与它的节目模式密不可分,本文对《中国好声音》的盲选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陈丹桦  吴迪 《视听界》2013,(1):102-104
放眼全球传播环境,《感动中国》将要面对的是来自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价值取向、不同符号认同的受众,其中巨大的跨文化差异可想而知。因此,当多元群体带来多元的需求和解读时,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到“文化折扣”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社会都需要英雄,而英雄往往源自想象、建构和传播。英雄的建构总处于一定社会的历史文化机制中。在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形象谱系中,英雄形象是最具典型性的文化符号。20世纪50年代《人民画报》围绕巩固新兴政权、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工业生产、创新农业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实施“人人皆可为英雄”的视觉修辞,从劳模英雄个体、先进小组集体和劳模家庭聚合的视觉话语设置,叙述了新中国早期的工农兵“英雄相”。作为一种视觉隐喻,20世纪50年代《人民画报》通过“平凡英雄”式的叙事塑造了新的观看主体和民族国家的精神表征,代表了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想象,以此动员群众。  相似文献   

19.
李旦  任杰 《新闻世界》2011,(7):72-73
本文通过回顾第一季《中国达人秀》的传播优势与传播隐患,审视其由赛事前期的"求真"沦为赛事后期的"看秀"的全过程,从而为第二季复赛的录制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及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电视屏幕日益精彩,频道竞争日趋火爆。观众成了每一个频道争夺的紧缺资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让观众"锁住频道",各电视台使尽浑身解数。众多的套路招数中,"有奖收视"一直倍受青睐,观众的参与热情高,参与人数多,被誉为频道收视有效提升的灵丹妙药。然而,随着受众人群日趋理性,常规的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