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小兰  李荣 《今传媒》2012,(12):90-91
本文是2011年度陕西广播影视奖电视文艺节目评奖的综述。本届评奖的参评作品呈现出了用精巧细节艺术化地反映宏大叙事主题、注重乡土题材的深度挖掘和全新演绎以及现代化的传播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等全新的特点。深入总结梳理这些新特征,必将会对今后电视文艺的创作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地震周年的很多报道,笑脸遮掩泪眼。乐声压倒哭声,幸存者的角色只是有力救援的感恩者、成功重建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3.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在小叙事中表现出对宏大性的追求,并由此导致了作品前后部分风格迥异、骤然从喜到悲的表象。这种现象在中国小叙事电影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儒家文化的浸淫以及中国的特殊语境导致创作者具有浓厚的"元叙事情结",因此,利奥塔所推崇的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拒斥和反拨尚难以真正在电影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4.
5.
我国的扶贫事业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扶贫口述史的出版是对传统官方叙事的一种有效补充,是对中华民族扶贫记忆的书写与强化,也是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的一种有益尝试。一方面,中国的扶贫事业历经时间长、横跨地域广、涉及人数多,素材丰富;另一方面,口述史研究已经在我国发展多年,成果颇多,其中不乏一些与扶贫相关的成果,因而扶贫口述史出版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我们先规范一下“引进节目”的概念。所谓的“引进节目”就是泛指通过赠送、交换和购买的方式所获得的、由境外电视机构和电视公司生产的电视节目,包括影视剧和电视专题节目。影视剧和专题译制节目除了题材和表述方式的截然不同之外,在节目的选择程序上也有较大的差异。通常,影视剧的选择要耗费时间和精力,需要引进人员谙熟节目的具体细节和情节;而专题译制节目的选择耗费时间短,更注重题材的内容和制作质量,同一主题的节目选择余地较大。  相似文献   

7.
宏大叙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房伟在中国现代性悖论语境中,通过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现象和典型文本的研究,从再启蒙叙事和民族国家叙事两个维度,论述启蒙与革命、与世俗化之复杂纠缠以及史诗型长篇小说的时空塑形,揭示了宏大叙事在20世纪90年代暧昧整合与艰难再生的状态。这一论述对理解文学史和思想史脉络中的20世纪90年代文学和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有着积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8.
蔡华栋 《东南传播》2011,(4):133-135
当代宏大叙事越来越关注重大事件对个人性格和命运的影响。它一方面导致了宏大主题叙述的轻巧化,一方面提高了限制叙事艺术的成熟度。本文以纪录片《老兵的心愿》的创作实践为例,证明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远比简单地讲述、演绎、复制主导话语,更具传播效力。因为普通人物的心里装着历史事件的丰富内涵,瞄准事件中鲜活的人,所曳出的事件将一并带出历史的深层和表面。一个关于历史往事的纪录片,如果充分展示其思想情感与社会走向的一致性,它往往是一个有史诗意味的献礼片。  相似文献   

9.
耿海军  闫槿 《新闻战线》2023,(13):47-49
以新颖方式描摹,从平凡生活起笔,用感人细节烘托,在重要节点书写。中央新闻媒体记者编辑深入基层一线,体察群众情感,用心用情用力生动全面展示广大人民群众欢乐祥和过春节的喜人景象,营造喜庆安康、昂扬向上的节日氛围,反映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宏大主题。  相似文献   

10.
11.
当前,随着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多种类型的传播形态、传播理念的深刻变革,使传媒竞争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的传播语境下,主流媒体要确立主体地位,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必须重视和加强重大主题报道。通过内容创新、模式创新、表达创新,以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引导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主流媒体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2006,(11):32-32
《新闻记者》2006年第7期发表林新的文章《细节的力量——新闻细节的叙事特征与效果分析》。 文章说,新闻细节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其在叙事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相对宏大叙事来说。新闻细节独有一种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让接受者在体验中认知和理解新闻。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文艺活动与人们的精神生活追求息息相关,作为目前最常见的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电视文艺活动策划是节目制作的重要环节,策划过程直接关系到节目成败与否,为走出以往发展困局,改善观众审美疲劳,要在策划方面积极利用各要素服务统筹创作。本文以电视文化策划中文艺晚会活动的筹办为例,分析了文艺晚会策划现状,点明了目前存在的策划题材空洞、内容缺乏创新、缺乏社会效益三大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利用策划要素成功打造电视文艺节目。  相似文献   

14.
董菁 《中国广播》2012,(11):70-71
“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纪录片的这种创作手法,已经逐渐为大家所认可和接受。对广播而言,尤其是广播文艺节目,这种创作手法同样有助于彰显人文精神,弘扬人间真善美,讴歌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相姝君 《新闻传播》2022,(16):164-166
用电视专题片记录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议题具有重大意义。反腐电视专题片《零容忍》视角权威、细节生动、制作精良,给受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落马官员首度现身说法,场面让人震撼、直击灵魂;问题触目惊心、令人发指,其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是一次启示和鞭策,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反腐电视专题片《零容忍》通过权威视角、生动讲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体现了国家对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零容忍的立场和决心。文章以《零容忍》为例,从叙事策略选择、宏观主题选择、数据可视化、镜头语言、传播渠道构建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如何将微观叙事与宏观主题传播叙事策略的结合运用于反腐电视专题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风云1911》(以下简称"风")演绎的是中华民族从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段时期神州大地上重大历史事件迭出,人物传奇纷纭,《风》剧在叙写真实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革命进步的真谛。但《风》剧的特别之处在于,剧中个体生命的情感并没有被宏大叙事的壮阔旅程所淹没,而是得到了重点关注和有力表达。这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感人至深。《风》剧通过抒写该时代背景下蔡振声与郭景文两大家族之间的悲欢离合,及由其衍生的家国情、友情、爱情、  相似文献   

17.
黄懋 《视听》2023,(3):25-28
科幻作品中虚构的宏大故事格局与利奥塔所言的“宏大叙事”是两个概念,但二者的内在关系问题是后现代文化研究的争论焦点。当前,中国科幻“三体宇宙”的IP衍生,呈现出资料库化的趋势,但主要依托于概念性而非视觉性的元素,且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始终未离开对宏大叙事的期待。  相似文献   

18.
2019年,新中国迎来70华诞,举国欢腾,如何为祖国母亲庆生,成了媒体共同发力的主题。报道的大部分媒体从经济腾飞、社会变迁、文化进步、城市发展等"硬件"上做节庆文章,而海峡导报不走寻常路,从宏大"硬"叙事切换为个体及家庭的情感"软"激发,创意诠释了盛世中国70年给人民带来的满满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19.
王潇 《出版广角》2021,(6):74-76
媒介环境的巨变推动了人物类特稿近年来在叙事层面的不断革新.文章以众多新闻媒体的特稿作品为例,探讨新媒体浪潮之下,人物类特稿在叙事主题、叙事视角和叙事技巧方面的变化.由此得出,对报道主题别样价值的挖掘、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增多以及细节描写的文学化倾向,已经成为当前人物类特稿创作的共识.这种变化既是为了适应融媒时代的多元传播环境,也是这一新闻类别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以来,中国的文艺理论与美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在一定意义上彰显出理论的重大转型。众多著述在立论基础、问题意识、现实关怀、话语形态等方面焕然一新。其中,范玉刚教授的新作《新时代文论与审美之思》,是具有开拓性的一本专著。该书于2019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35万余字,汇聚了作者近5年的一些重要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