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杨盈龙 《今传媒》2012,(7):85-86
自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技术给电影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后电影时代,数字技术,3D技术使得电影文本的叙述又发生了一次空前的革命,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关于技术与电影叙事文本两者新的"战争"。本文以电影《艺术家》为引子,展开论述,并指出技术的进步终归要服务于电影叙事,两者最终在实现电影的审美意识形态上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翁亮 《东南传播》2016,(10):33-34
在电影诞生的初期,更多代表的是一种技术,摄影师则是掌握技术的专业人员,先于编剧、导演等后来电影作品产生的核心人物。随着技术的迅速革新,电影很快成为了一门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艺术,摄影师也从最早期的技术工作者演进成为艺术创作者。本文试结合电影及电影摄影的发展历程,试分析当代摄影师应如何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电影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艺术领域的重要结合,电影发展史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改革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当前数字技术在电影领域中的应用,给电影的各个相关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电影创作和电影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数字技术发展时代,如何正确地看待和认知电影美学,做好相应的电影艺术创作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基于此,本文对数字技术对电影美学产生的冲击以及其他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电影的现代创作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畅 《传媒》2017,(14)
在电影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种科学技术成果的出现,都会使电影形态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电影的接受对象是观众,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决定着市场,市场则决定着电影发展的主流方向,这也是由电影的商品性所致的必然循环.电影需顺应时代变革,满足受众需求.现阶段,虚拟现实技术的引进为电影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理性看待虚拟技术,并积极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有力推动这一技术在电影应用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种类的多样化,彻底改变了传统电影营销模式,并形成一种以网络技术为主的电影营销手段,通过充分利用新媒体元素的优势和特点,展开电影销售活动,最大化提高电影销售业绩,推动电影产业的健康、持久发展。此外,网络技术不仅改变了电影营销思维,而且改变了电影营销手段。本文主要分析新媒体时代的电影营销环境,新媒体在电影营销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分析新媒体元素对电影营销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科技》2008,(11):44-45
数字电影是艺术和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数字电影以其高品质的画音效果、始终如新的放映质量、丰富拓展的节目资源、便捷高效的创作手段、高效低价的传输发行方式、方便可靠的版权保护等特点,拓展了电影的发展空间,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数字化是电影自诞生以来最深刻的一次技术革命,是电影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数字化对于增强电影视觉冲击力、音响震撼力和影片的感染力,对于吸引观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字化不单单是一次技术革命,还对电影的运营模式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庾晋 《电子出版》2005,(8):9-13
21世纪,电影正在世界范围发生着一场根本的变革,数字技术全面介入了传统电影的制作、发行及其传输领域,并影响着整个电影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数字电影的诞生是继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电影技术发展的第三次革命。在政府的大力推广支持下,数字电影在中国已有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8.
史羽航 《视听》2023,(10):35-39
当高帧率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银幕时,部分观众认为其破坏了“电影感”。而梳理电影史可知,24帧/秒的传统在巧合中确立,高帧率技术实则契合了现代运动观,开拓了数码时代的电影属性,是“保守的”创新。该技术在伪现实主义和叙事之间达成了新的平衡,成就了高级“电影眼”,同时实验也证实了观众对它的偏好,可预见未来的良好发展。部分以“电影感”消逝为论点的批判,更接近于对高艺术价值电影、电影黄金时代的一次神伤。在二者间的博弈中,高帧率技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大众需要、遵从理论论述,将会是最终的赢家。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电影诞生之初,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电影大多是不到一分钟的短片。一百多年后,网络视频也是以短片的形式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之所以如此,一是出于社会交往的需要,二是技术的局限。  相似文献   

10.
电影作为大众传媒来说,是一门艺术,但同样是一门技术,科技所营造的影像真实感与影像奇观化对于一部电影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技术不仅仅只是一种表达影片主题的手段而已,而是应该上升到主旨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门科技,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电影根据“视觉暂留”等原理,运用照相及录音等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再投放到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渐渐综合众多电影技术如宽银幕、数字技术等等和多元电影艺术如制作手段、创作理念、镜头语言、观看期待等,成就了一门独特的电影表现艺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摄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欧美发达国家电影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直接带动了世界电影业的变化,其中包括中国电影艺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数字新媒体技术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其中,虚拟现实(简称VR)技术成为了顺应时代进步的转折点,它作为一场前所未有的空间互动体验技术,为电影行业和计算机技术搭建了桥梁,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动式电影模式。本文基于互动电影和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分析探究了今后虚拟现实在互动电影中可能结合的方向与发展前景,简单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给大众带来的新体验和反馈信息,以期将来能更好地反思和应用数字媒体。  相似文献   

13.
CG技术是一种制作动画的基础技术,在拍摄一些有关科幻的电影时往往会采用这种技术。这种技术最初是在国外的一些大制作科幻电影中出现,例如《指环王》《黑客帝国》等,在中国的科幻电影中,都是运用到一些基本的技术,融合和复杂形式的运用还是比较缺乏的。本文主要探讨CG技术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以《爵迹:雾雪零尘》《爵迹:冷血狂宴》两部由小说《爵迹》改编的系列电影为例,深入分析在这两部影片中CG技术运用的优缺点。特别的是,《爵迹》这一系列电影全程运用了全真人CG技术,结合了人像运动捕捉技术,虽然由于导演和流量演员的原因,这部电影饱受争议,但不得不说这的确让中国科幻电影技术又向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技术是产业融合的驱动力。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技术和文化融合发展成为一种趋势。电影产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才是其未来发展和壮大的新思路。融合技术和文化发展电影产业,不仅能为电影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理念,更能带给用户全新的视听享受。  相似文献   

15.
刘静  吴凯 《采.写.编》2022,(5):153-154
窗口期缩短是电影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也是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的缩影。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院线电影下映上网的速度越来越快,院线电影的窗口期也日益缩短。窗口期缩短对电影产业来说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转型的机遇。本文在分析电影窗口期新形态的基础上对院线电影窗口期缩短的逻辑链展开分析,并以一种理性开放的态度认识和接受窗口期缩短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6.
网络电影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其叙事模式和叙事策略与传统电影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随着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电影又衍生出了新的叙事模式和叙事策略,一方面给网络电影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同时也给网络电影带来一些乱象.本文通过对目前网络电影模式与叙事策略的梳理剖析,力图探寻出有利于中国网络电影发展的思路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巩杰 《现代传播》2015,(3):95-99
随着电影技术从机械技术时代进入到数字技术时代,电影美学已由机械技术美学向数字技术美学转变。与传统机械技术时代的电影美学相比,数字技术美学在电影本体性、电影题材和想象以及电影时空的拓展上都产生了新奇的变革。电影数字技术美学奇观化的呈现和对人的想象力的最大化表达,使电影美学由传统的"感受美学"变成"惊奇美学"。审美体验由"艺术震撼"取代"艺术韵味","审美愉悦"变成"审美惊奇"。值得审思的是,只有在电影的技术美学美感中融入更多的人文情怀和普世价值,才能更好更全面地提升电影的美学品格内涵。  相似文献   

18.
6月12日,关于数字电影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放映了一批数字电影,令观众耳目一新。据了解,这是数字电影首次在国内放映,其观众也成为国内首批数字影片观众。 这次放映的数字电影共有5部,放映影片的上海影城是世界上近20家数字影院之一,也是国内第一家能够放映数字电影的影院。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引进了DTS、SDDS等高科技放映技术,而DLP(数字光影技术)是其最新引进的技术项目。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告诉记者,DLP技术的运用是世界电影发展史的重大革命,该技术用计算机和数字放映机代替传统的35毫米电影,…  相似文献   

19.
3D技术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影响了电影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动画片《玩具总动员》,还是电影《阿凡达》都将3D技术全面应用于电影制作中,将其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3D电影给受众提供了视觉上的盛宴,给创作者提供了先进的CG角色制作技术、拍摄技术以及显示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陈晓 《新闻记者》2022,(10):F0003-F0003
历史题材电影是依托真实历史事件制作,影片中会有历史的影子,但不会完全照搬,而是有所改编与创造。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因为电影属于影视艺术范畴,而创造是艺术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历史资料较为有限,并多以文字形式进行记载,这便给予影视创作者更大的创造空间。通过电影画面呈现历史事件能够让观众获得直观体验,而在数字技术得到应用后,电影画面呈现效果得到进一步优化。由姬鹏编写、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中西方历史题材电影画面的视觉风格》一书,对数字技术下历史题材电影画面视觉风格特征进行了研究,可为分析数字技术的具体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