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碣石,究竟在哪里?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观沧海》注碣石为:“山名,在河北省昌黎县北。207年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山。”主这种说法的有两种意见:一是明《一统志》说,“碣石山在昌黎县西南五十里”,离海三十里;二是郭造卿说,“今昌黎北十里有仙人台,即碣石顶也”,并描述“碣石顶”,  相似文献   

2.
(出示曹操北征乌桓时的作战路线图)师:北征乌桓,是曹操为了平定北方的最后一战。这场远征,几经波折,原计划经过碣石山,走平坦易行的滨海道,后来遇上大水,只能改道;换成从卢龙塞出塞,但这条道路非常危险,群山峻岭,又常年失修,给行军造成极大的不便。好在一路没有遇上敌人,总算顺利。快到目的地时,先锋骑兵在白狼山被困,乌桓军队主力前来围攻,这是一场敌我兵力悬殊的战争。即使后来曹操获胜了,他也感叹道:“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意思是这场战争侥幸获胜,是上天相助。从此,他的军事版图更加巩固,实现了北征的目的。获胜归途中,曹操来到碣石山,写下《观沧海》。你们认为此时,曹操的心情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3.
借旅游以养性明志 ,乃古代文人旅游的传统之一。借旅游以养性明志者 ,三国时代的曹操 ,应算是很早的良有心得的人物了。那时 ,由于政治纷争征战连年 ,曹操不可能从容于山水名胜间的流连。但我们从一些流传下来的资料 ,仍可发现他在热衷于旅游览胜之中的内心轨迹。比如 ,曹操的著名四言古诗《观沧海 ) ,就是曹操在征战途中游览了碣石山 ,而写下的抒情即景之作。原诗为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通过这首诗 ,我们…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的长廊中,以视觉手段来构筑意境的诗歌作品,当首推曹操的《观沧海》和杜甫的《望岳》。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比感受两首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一、统领全篇——一字当先《观沧海》一诗,起句很平常,“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个“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诗人登上碣石山观海所见。而《望岳》诗则以题目中的“望”字统领全篇,全诗虽无一个“望”字,但诗歌句句都是写向岳而望。二、写景状物——大笔法、多角度曹诗把诗人亲临大海的所见景象,用朴素  相似文献   

5.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曰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乐府中称力一解.《步出夏门行》现《宋书·乐志》中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前有艳辞曲(诗的(?)奏曲),以下分为国解,并无小标题,后人分国解为四篇,分别题之曰:《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及《龟虽寿》,是据诗中各解的第一、二句来定名的.如《观沧海》的第一、二句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第二解的首句为“孟冬十月”,第三解的首句为“乡土不同”,第四解的首句为“神龟虽寿”等.  相似文献   

6.
面朝大海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但此时春天早已过去,夏天正当炎热,不久将是萧瑟的秋天。纵然到了秋天,仍可像曹操“东临碣石”那样,写出催人奋进的壮丽诗篇。尽管  相似文献   

7.
《观沧海》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时写的一首四言古诗。乌桓是曹操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因此,曹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率军北征乌桓,并于这年八月取胜,巩固了后方。此次远征途经碣石山,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曾经登临过的碣石,面迎萧瑟的秋风,眼观大海的苍茫景象,激荡起昂扬奋发的情怀。  相似文献   

8.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我到北戴河,总喜欢去看一看毛泽东主席吟诵这首词的地方。苍苍茫茫、万年翻腾的大海, 联系着多少风云人物?写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大诗人曹操会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会作为一个血肉丰满的小说人物活在亿万读者心中?小说家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大概连曹操本人看了也不完全认识吧。  相似文献   

9.
论曹操     
毛主席在《北戴河·浪淘沙》这首词里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魏武,就是曹操。公元207年,曹操东征乌桓,在归途中曾经登临碣石,写下了豪迈的《碣石篇》。其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名句。在这里,毛主席对曹操给予应有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慷慨建安风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是曹操《观沧海》中的著名诗句。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他与其子曹植、曹丕一同被后人认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作品对身后的文人作品  相似文献   

11.
对于碣石山的地理位置历来有昌黎仙人台、秦皇岛海滨诸山及绥中姜女坟之众说。《“唐山碣石”考》一文,通过反复论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现本着“疑义相与析”的精神,将此文发表在这里,以飨读者,并希望得到历史地理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课本里,我们学了《在声音的世界里》,知道了音乐有深沉凄楚之美,有热烈明快之美,等等。文学作品同音乐一样,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含蓄美就是其中之一。 文学作品中的含蓄美常表现在诗歌散文中,它的特点是:意思不明白地写出来,而是含在所写的形象里,即人们说的“状难写之景于目前,溢不尽之情于言外”,给人回味,促人遐想。 我们先看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相似文献   

13.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一路东进登上碣石山,终于观赏到大海的奇景。那海水波涛汹涌,海岛上山峰高耸。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秋风吹过,萧瑟之声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翻卷着,呼啸  相似文献   

14.
霍新艳 《课外阅读》2010,(9):129-130
一、“以点带面”读诗歌 《观沧海》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的第一首,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作者是曹操。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描绘自然景物的诗篇,但诗人的趣味并不在单纯写景,是一首很有分量的诗。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人们对曹操的看法莫衷一是,或褒或贬不绝于耳。至《三国演义》似已定性,曹操——“大花脸”——一代奸雄,这一片面的认识在民间根深蒂固,影响了我们对曹操的认识,对“真”的认识,中学语文课本选录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等,但这仅从文学的角  相似文献   

16.
诗是最严谨、最纯粹、最精微的文学形式 ,要培养高尚雅致的审美情趣 ,诗歌是最好的载体。但诗歌教学又往往是最难激发兴趣、获得趣味的教学 ,它没有“故事”的情节吸引 ,更没有“卡通画”的感管刺激。因此 ,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和浅显的感官满足中跳出来 ,获得一种纯正的文学趣味 ,从而实现“陶冶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那么 ,什么是诗的趣味呢 ?试以初中语文第四册《古代诗词五首》略作说明。《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回师至碣石山所作。全诗意境恢宏 ,气势雄浑 ,情感奔放 ,有“天行健 ,天子以自强不息”的情…  相似文献   

17.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两句话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的。用它来概括曹操名作《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尤为恰当。意,对于诗歌创作至关重要,它是诗歌的灵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那么,《观沧海》的“意”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陶玲 《初中生辅导》2007,(13):21-23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是他的名篇,是他在北征乌桓时所作,这次征战使曹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巩固了他的后方,最终才有了他第二年的挥军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由此可见,北征乌桓的胜利对曹操来说是多么重要,也正是这次战争的胜利,增强了曹操的信心,激起了他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在了解曹操其人及写作《观沧海》这首…  相似文献   

19.
一位语文老师从初一教到初三,当他在初三讲曹操的《观沧海》时,极力渲染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怀。高度赞扬曹操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正在他眉飞色舞、口若悬河之时,一同学突然举手发问:“老师,记得你在上初二语文《杨修之死》这篇课文时对曹操是极力贬低,大骂曹操奸诈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人们对曹操的看法莫衷一是。或褒或贬不绝于耳。至《三国演义》似已定性,曹操——“大花脸”——一代奸雄,这一片面的认识在民间根深蒂固,影响了我们对曹操的认识,对“真”的认识,中学语文课本选录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等,但这仅从文学的角度认识曹操,认识曹操的思想是不够的。曹操的形象是非常丰满的,曹操的为人功业是要辩证看待的,这样的人物是中学生审美教育的一个范例,应充分运用。使学生“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取其优以育美,弃其恶以扬善,使学生懂得分析是非,自觉远离丑恶,这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