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冷战后,面临新的形势,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则将如何发展,这是学术界及联合国内部广泛讨论的话题。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则是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在实践经验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2008年初,联合国维和行动部颁布了《联合国维和行动原则和指导方针》,这使得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则得以正式确立,但是其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过于强调公正性与强制性因素增加带来的消极影响方面。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维和行动自从诞生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化,几乎每个阶段的变化都离不开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变化出发,总结每个阶段的特点,浅要分析形成这些变动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维和行动在未来想要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制定明确的维和行动机制和原则,解决好内部面临的管理、经费、各会员国的权利平衡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法律机制的缺失是联合国维和行动陷于误区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尽快从法律上明确维和行动的性质、原则和职能,理顺行使决定权的关系,加强联合国秘书长的指挥权,建立可靠的各会员国的政治和财政支持,实现冲突各方的真诚合作,从而实现联合国对维和行动更加切实有力的控制,使维和行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日益增多及其职能的多元化,武力使用被逐渐"放大"。这显然背离了维和行动设立的良好初衷。传统的非武力原则已难以达致维和任务,过度扩张武力的使用亦与维和行动的原则和宗旨不相符。由此,联合国维和行动陷入两难处境。完善维和行动的武力使用,须严格限定武力使用的范围、准确把握武力使用的时机、切实追究维和人员违法使用武力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透视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联合国维和是指联合国根据有关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行动。近年来,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事务的范围和能力日益扩大和增强。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程度不断加深;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投入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6.
秦岭 《华章》2011,(25)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联合国维和民事警察在联合国维和任务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了解联合国派遣维和民事警察的法律依据、维和民事警察的来源和作用,需要遵守的纪律和守则,需承担的责任,对于研究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有积极的意义,也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联合国利比里亚维和行动中常用的公文为例,按照行文方向,对联合国维和常用公文的主要类型进行了说明,并从词汇、句法、篇章等方面分析了联合国维和常用公文的语言特点,旨在加强军事英语教学,尤其是军事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次数剧增;耗资巨大;维和行动规模与职能扩大;参与国家增多;维和行动多带强制性;传统的维和原则受到挑战。今后应注意:维和行动必须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并保持中立;安理会享有对维和行动排它性的决策、指挥与控制权;每项维和行动之前作好可行性研究;维和的重点有必要从制止已发生的冲突进一步转向防止冲突的发生这方面来;把发展问题同解决地区冲突联系起来考虑,是很重要的解决地区冲突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作为《日内瓦公约》等国际条约的非缔约方,武装冲突法是否适用联合国维和行动始终存在争议。随着联合国维和行动由传统型向积极型转变,维和部队越来越多地使用武力完成任务,这就使武装冲突法适用维和行动的问题愈加突出。联合国具有国际法律人格,是国际法的主体,有资格签定国际公约;联合国具有加入《日内瓦公约》的主体资格;《日内瓦公约》对联合国具有适用性;维和部队在武装冲突中具有交战方地位。因此,武装冲突法适用联合国维和行动。作为维和大国,支持武装冲突法适用维和行动对于中国参与维和行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日本联合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普通国家"外交战略的核心内容。二战结束后至今,日本历届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立法和政策调整,通过以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平台和"跳板",将海外派遣自卫队的行为制度化。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特征是:(1)日本参与维和行动有高度的选择性;(2)日本参与维和行动具有强烈的目的性;(3)"新保守主义"对日本的维和政策有强大的影响力;(4)日本的维和环境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参与非洲维和行动的国际战略利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非洲维和行动是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和维护中国战略利益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参与非洲维和,既有利于展示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拓展中国的政治、安全利益,又有利于开拓广阔的非洲市场,获取丰富的自然资源,拓展中国的经济利益;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履行负责任大国义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非洲联盟自成立以来在解决非洲地区冲突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非盟积极调停和斡旋,派遣维和部队,与联合国和有关国家一道为局势的缓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增强了非盟在解决非洲地区冲突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非盟在解决非洲地区冲突中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制约,主要有维和能力不足、自身存在的问题、冲突解决机制不完善等.加强非盟在解决非洲地区冲突中的作用,需要处理好冲突干预与冲突国国家主权的关系、处理好自主解决冲突与争取外部支持的关系、处理好冲突干预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此外,加强非盟自身建设是提高非盟解决地区冲突能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The United Nations (UN)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 aimed to integrate the principles, values and practic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o all aspects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 around the world. 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addres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ESD in Germany during the UN Decade (2005–2014). By undertaking a meta-analysis of the findings of four related sub-studies they carried out during a three-year project funded by the German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he authors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of transferring the concept of ESD within a multi-level education system. They investigated this process at two levels – the federal state (a sub-national entity in Germany) and the communal level. Drawing on educational governance theory, the authors unveil principles, norms, rules and procedures in the coordination of action within constellations of heterogeneous 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ESD in their social entities. The outcome of the meta-analysis describes an emerging governance regime in ES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ollowing features impacting the coordination of action being carried out by the actors involved: (1)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ormative concept of ESD as content of negotiation; (2) the perceived opportunity for actors to gain and increase appreciation within the field of ESD as an incentive for and driver of engagement; and (3) the dynamic quality of the set-up, rul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coordination of action, which renders these subject to situative changes. In the final part of the paper,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theory of transfer and the current empirical basis of ESD policy and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4.
给规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现代西方规范论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西方学者从概念辨析的角度,把规范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如规律、规则、原则作出了区分。这一辨析使我们明确了规范作为一种行为的指示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普适性。也正是规范在适用范围和程度上的不同,使得规范在对行为进行指导时发挥的效力和被遵循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改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还将是国际政治领域的一个重大议题。在相互依存的时代,日、德、印、巴等国无法将其国家实力转化为国际政治权力,加之体制的改变要难于体制的维持,现阶段增加有否决权常任理事国的安理会改革不可行。增加非常任理事国数量,提高"集体否决权"的可行度,倒是一种联合国改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 in Flanders, a sub-national entity of Belgium. Our analysis shows how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in Flanders is inextricably intertwined with three developments in environmental and educational policy: the increasing impact of ESD policy and discours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framing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blems as learning problems, and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These trends give shape to a post-ecologist and post-political policy regime and, thus, affect what is possible and acceptable within Flemish ESD policy. However, this case study also revealed that these developments do not completely determine ESD policy-making in Flanders. Our examination thus allowed us to understand how the actual policy translation in a particular local setting brings about powers that legitimise and maintain as well as counteract the bounds of the policy regime that emerg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UN Decade.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争端解决不好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发生战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联合国的宗旨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我国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并历来以和平方式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和历史遗留问题及其现实问题。我国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在对外关系中,我国历来主张并积极实践以谈判和协商、翰旋和调停的政治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对于国际仲裁,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不接受任何仲裁条款。80年代后期,在我国与外国签订的非政治性国际条约中,开始接受仲裁条款并有实践。同时,我国也历来拒绝通过国际法院解决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争端。80年代开始以来,除了对一些涉及我国重大国家利益的国际争端仍然坚持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之外,对有关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由国际法院解决争端的条款一般不作保留。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春秋》具有重要的贡献。它不仅开创了历史著作的新篇章,确立了叙事散文的基本规范,而且也确立了叙事散文特别是史传散文在叙事上的一些基本原则;它不仅叙事艺术特点鲜明,而且语言运用上的艺术原则和艺术技巧对后代亦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它既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我国叙事散文之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