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亦师亦友十年间《太原晚报》记者杨松我与《山西教育》的来往是由一篇稿子引起的。那是1986年,当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一天,我带着启己刚写的一篇人物通讯来到《山西教育》编辑部。几位编辑热情地接待了我,当时任编辑部主任的是张忠泽同志,他静静地看过我的文章后...  相似文献   

2.
我爱好写作,只要一有空,我就拿起笔和纸“沙、沙……”地写起当时的感受(不管是喜悦、愤怒、悲哀、后悔)。写作最重要的是“临场发挥”。在“情况”发生的当时写下来的文章让人读起来才有滋有味,而且感情真切;如果过了一段时间才来写当时的感受,这样的文章让人读起来总感觉不那么真实。这就是我对作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释疑参考] ①文章的标题是“考场上有个纸团”,作者没有绕弯去回忆往事,也没有写大家是怎么准备考试的,一下笔就写考场上的气氛,直接切入具体情景,直截了当。②因为他戴着眼镜,所以说他是“四只眼睛”。“四只眼睛”是个具有特殊含义的说法,应该加上引号。③很快地书写。  相似文献   

4.
常有这样的情形,出外旅游,看到一处风景,当时心情十分激动,回来之后想写一篇文章,可是,等拿起笔来却写不出了。原先觉得自己的感受溢于胸怀,满可以洋洋洒洒地写上几千字的,可现在却又觉得空空如也。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5.
写张万祥先生,心里没底。朋友写,他的徒弟写,资深记者也在写。"网星","青春老人","富有老人","网上收徒",均有捷足先登了。写朋友的情谊,我觉得底气不  相似文献   

6.
文章的标题是“考场上有个纸团”,作者没有绕弯去回忆往事,也没有写大家是怎么准备考试的,一下笔就写考场上的气氛,直接切入具体情景,直截了当。  相似文献   

7.
[引言]斗转星移,岁月不居,中国现代文化名人们走完他们的人生旅途,一个一个离开了我们。但他们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不倦地燃烧着的星。这些星经历岁月的淘洗,披沙沥金留给我们的是永远无法企及的高雅、文采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度,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茅盾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写真实的创作原则,坚持深入生活、实地观察的创作实践,注意揭示生活的本质,指明历史发展的趋向,并敢于触及当时的政治漩涡的中心,从而创造出真实性很强的充满时代精神和富有民族风格的精品,使他的小说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镜子。  相似文献   

9.
乱套的教室     
商晓娜 《小火炬》2014,(1):78-81
14妈妈也成了“犯人” 妈妈并没有给爸爸写什么留言条,因为依照她当时的身高,她实在没办法拿起倒可—支笔,笔对于她来说,就像是—棵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赋”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战国时期屈原、荀况的辞赋,以后一变而为铺采文的汉赋.再变而为抒情写志的魏晋赋,三变而为骈偶华丽的南北朝赋,四变而为韵散协和的唐宋赋。其演变过程.无不与当时的政治动向、学术思想以及文学潮流密切相连。从体裁、风格来看.骚体赋近于诗;经散体赋转变而为汉大赋.乃近于文;再经魏晋抒情赋转变而为南北朝骈赋,又近于诗;再经唐律赋转变而为宋以后的文赋.则又近于文。但究其实质,仍然非诗非文,只能以“辞赋”称之可耳!  相似文献   

11.
姑姑家的小表姐平时除了看书就是学习,我们都称她“书呆子”。记得一个周五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姐姐家,当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姐姐还在写作业。姑姑看见我来了,就说:“文文,别写了,先教妹妹英语吧,妹妹外语不太好。”姐姐放下了手中的笔,开始耐心地教我学英语。  相似文献   

12.
在听写生字“鸟”后,我发现学生写第一笔撇太长了,超过了第四笔竖折折钩。我把学生的错字写到黑板上,让学生观察错在哪儿。学生很快就抢答,头发太长了,把眼睛遮住了,要给它剪头发……是的,在学习生字时,我把此字作为象形字来教,帮助学生记忆。如第一笔撇就像小鸟的小嘴,也像是小鸟头上的头发,中间的一点就像小鸟的眼睛,最后一笔就像小鸟的尾巴,我还提醒过学生要注意撇不要太长。当时就有学生说写太长了就会把眼睛挡住,会看不见。我表扬这孩子很聪明,说得很好,让学生在写作业时特别注意不要把撇写得太长遮住眼睛,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记住。时…  相似文献   

13.
正一堂语文课引发的童话情愫我的童话教育始于一堂作文课。那是1984年,我教四年级语文。又是一堂令人头疼的写作课。我心中无底地走进了教室:"昨天布置的《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写好了吗?"四十个学生只举起两三只手。"都没做。我的话还算不算话!"我拍着讲台。正在气头上,看见捣蛋鬼王小波,幸灾乐祸地用手指点着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提出的新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这一要求,我结合低年级学生天真无邪、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富有情趣、乐于表达等特点,尝试运用“亦真亦趣”的训练指导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一、情趣盎然,乐在其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乐说不乐写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也即打破写作的…  相似文献   

15.
广场学书     
每个晴朗的早晨,平邑县莲花山广场上都有很多老人用自制的海绵笔蘸了水在方砖上写大字。没有事儿的时候,我也到那儿观摩学习。一天,看到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毛笔字帖,右手拿着大笔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地写着正楷,我见地上放着一支笔,便拿起来学着老先生的样子,在方砖上写了一个字。"你这个字这样写不对。"老先生看见了就停下手中的笔说,"我们练习毛笔字都是使用米字格或田字格,你看看,这四块方砖正好组成一个田字格,要想写好  相似文献   

16.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提出的新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这一要求,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尝试运用“亦真亦趣”的训练指导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一、情趣盎然,乐在其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乐说不乐写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也即打破写作的神秘感,提倡“用我口说…  相似文献   

17.
朦胧美是《聊斋志异》的美学特征之一。它写的人物变化,不是有客观条件为依据,而是虚幻的、想像的,因之也是模糊的、朦胧的;其艺术世界的情景和人物,使人产生心理距离,距离感产生模糊体验紫朦胧美;《聊斋志异》的人物塑造,千姿百态,作者主要用“虚”笔,笔端变化,用多种自然形态的类比以传其神,具有很大程度的朦胧美。《聊斋志异》的评点家对小说的朦胧美是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真情真性 亦俗亦雅——略论冯梦龙民歌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通俗文学繁荣兴盛,民歌小调更是风靡一时,成为明代通俗文学的一枝奇葩.它受到了当时文人学士的极大重视.冯梦龙所辑的<挂枝儿>、<山歌>两部民歌集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世俗生活内容,表现出强烈的自在、自由的民间精神,为文坛输入了勃勃生机,以其真实自然、亦俗亦雅的艺术特征在晚明文坛上绽放着绚丽夺目的光华,在中国诗歌史上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19.
微博说世     
人字有两笔:①一笔写前进,一笔写后退。不恋顶峰的人更可贵。②一笔写逆境,一笔写顺境。逆境是熔炉。③一笔写付出,一笔写收获。失去的不一定不美丽。④一笔写朋友,一笔写对手。对手是走向成功的陪练。  相似文献   

20.
米饭的威力     
一天,我正在练习写钢笔字,突然感觉笔好像没墨水了。这可难不倒我,我拿起笔甩了两下,哈哈!笔又可以顺畅地书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