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孔子弟子三千,圣贤七十有二,到隋唐科举制度的盛行再到现代的标准化考试的广泛应用,教育无不体现择优取“仕”,充当选拔的工具。其中,教育在发挥选择功能的同时,人们无形之中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学生的成绩是两头的(好的和差的)较少.而中间的较多。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活动“是为了促进学习而设计的”。如果我们不遵循学习需要而盲目地设计教学环节,就违背了教学的规律。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集体活动过多,易导致大多数学生不动脑筋。如果教师提问,只须学生答出“对!”或“好!”之类的简单的答案,就体现不出问题的启发性和思维性;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一地齐声朗读,就造成学生只听而不参与学习,这也是违背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原则的。“抓两头,带中间”固然重要,但在课堂教学中只注  相似文献   

3.
李强 《教师》2011,(23):93-9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一般呈正态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教师(包括学校)会不自觉地将学生分为优秀、中等、落后三种类别。对于不同类群的学生,常规做法是“抓两头,带中间”,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种方法却掩盖着不容忽视的弊端,即淡化和削弱了对中等生的教育。所谓“带”,实则是跟着走,出现教师“抓两头”精心,“带中间”随意的现象。而教育法规一再警示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教育的主要对象可以说就是这一大批中等生。若绝大多数中等生仅靠“两头”去带,必然会有意无意地伤害其自尊心,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量化管理是班级工作中一种较为符合科学规律的教育方式。它对学生在校一年的品行给予定量描述和客观的评价,它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向上、严于律己,收到比较好的教育效果。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在这方面体会较深。我所带的班级,学生成绩发展不平衡,呈“两头大。中间小”腰形状。其中“学困生”较多,他们无心学习,学习成绩不好。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二是学生的积极性和个性特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往往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这些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老师的表扬、奖励;而中等生和“学…  相似文献   

5.
王雪芬 《课外阅读》2011,(7):132-132
所谓“中等生”,即在一个班级中学习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在我国中小学,学生的优劣是以平时的学习成绩和纪律好坏作为评价标准。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习惯于给优秀生“锦上添花”,给后进生“雪中送炭”,而往往忽视了对中等生的关注。其实,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一般情况下呈正态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也就是说优秀生和后进生占的比例小,而中等生占的比例却比较大。大量理论和实践证明,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班级的重组成部分,那种所谓“抓两头,带中间”的做法对学生本人及集体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6.
汪东京 《班主任》2009,(6):21-22
谈起班主任工作,我们常说一句话,“抓两头带中间”。大家都这么说,许多老师也这么做,习以为常,不以为有什么不对。仔细想想,这句话有些偏颇。“抓两头带中间”,是对中间学生的漠视,是一种教育不公平。再说,学生不是绳子,抓住两头就能带起中间。班主任面对的是班里几十位学生,不能只抓两头,中间也要抓。  相似文献   

7.
有一句行话,有的教师常把它当作经验之谈传授给别人,那就是班级工作要“抓两头,带中间。”对这句流行多年的话,我认为在现在新形势下,应该有重新认识的必要。这句话至少有两个缺陷:一是机械地把学生划分为“好、中、差”三部分,只重两头(其实许多教师只重视好的一头),忽略中间。二是单向、表面地认识学生的成绩,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没有考虑成绩后面学生的各种潜能。依照这个说法,教师的主要力量应放在好的和差的两头,一个班级中占大部分的中等生往往被忽视。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抓两头、丢中间”的局面。任何一个班级,能在任课教师的脑海中最先记住的名字,往往是“两头”的学生,即“优等生”和“后进生”。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反差大,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能主动与老师谈心说笑的大多是“两头”的学生,而“中等生”很少。  相似文献   

9.
现在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在考试质量管理中,都将考试以后学生所得到的分数分布作为考试质量的一个检测指标。一般认为,学生的分数应该是正态分布的,即两头小中间大。其理论依据是,正态分布是在一个变量的取值受到许多随机偶然的因素影响时,这个变量的概率分布曲线的形状服从一个正态分布函数;或者说这个变量的所有取值在数轴上的分布是两头少中间多。因为,学生的能力、智力等等是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学生的成绩应该是正态分布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之对策的经济学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年级学生作弊分布来看,其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从课程的分布来看,其中基础课的比例最大,而专业课则较少。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角度分析,其直接收益(成绩合格乃至优秀)和间接收益(奖学金及荣誉等)在作弊者看来是大于风险的。而要消除这种现象,一是要强化学生诚信的道德观念,二是要改革考试及教学制度。  相似文献   

11.
殷荔艳 《陕西教育》2007,(1):113-113
“抓两头,带(促)中间”这句话已被不少班主任奉为圭臬,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抓两头,忽视“中间层”的情况。“中间层”的学生安静、谨慎、腼腆、本分、品德表现一般、学习成绩一般,平时不引人注目。只有到了学期结束写评语时,写不出他们的特点来,才忽然发现,这些学生竟在日常工作的视野之外,是被遗忘的角落。美国教育研究者把这部分学生称为“灰色儿童”。针对这些学生,我主要采取以下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等生”心理障碍疏导的一些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智莉 《科学教育》2007,13(4):77-78
长期以来,我们在学生思想教育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框框,而且这种框框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人们某种“心理定势”沉淀下来而又往往被人们的“潜意识”加以强化,从而导致了事实上的“忙两头,丢中间”的最终局面。“中等生”这一层次的学生是大多数,他们的质量如何,  相似文献   

13.
正如农夫盼望丰收,在教育园地上辛勤耕耘的教师,谁不期待着金色的秋天。但是有人断言:在群体教学的情况下,只有20%的学生能达到优良的成绩。事实上,现今绝大多数班级学生的成绩确实呈现着“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状态。这种状态难道是不可改变的吗?吴江市青云中学的师生就不相信这个“断言”,他们经  相似文献   

14.
调查显示:单招考试学生入学成与学生适应性显著相关,入学成绩高的学生在校取得好的成绩的可能性较大,体现了单招考试的甄先功能;在校学习成绩与学生适应性显著相关。体现了单招考试的预测功能;不同专业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差异不显著,说明高校发挥调节功能时不需要考虑专业差别。  相似文献   

15.
“抓两头,促中间”是中学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其实质就是以抓尖子生和差生来影响和促进中等生成绩的提高。这无疑是符合抓点带面原则的。但我认为:“抓中间带两头”与前者相比,效果则更好。  相似文献   

16.
怎样编排学生座位楚雄市中山中学赵海云给学生排座虽然是细小的班务,但它对学生却有独特的教育功能。目前,给学生排座常见三种倾问。一是按成绩排座,把成绩好的学生凑在一组、一桌,置于教室最佳位置,成绩差的就去填补座位“空白”,安到最后排“压阵”。成绩好的在此...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很重要的工作是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会。出得去。“进得来”是学校的招生关口.“出得去”是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关口,“留得住、学得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中心环节。我们曾经把它概括为“狠抓两头.深化中间”的工作思路。“两头与中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相链接.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教育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抓两头,带中间”,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重视优等生、关注差生的工作中,潜意识里忽视中等生,从而导致“忙两头,丢中间”的局面。而中等生又占学生中的大多数,所以,班主任要把握中等生的心理脉搏,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切实做好整个班主任工作。 首先,班主任应该掌握中等生的心理状态。 中等生长期处在“中等”地位,缺乏与老师的语言沟通和情感交流,他们自以为置身于冷漠的师生关系里,在班级各项活动中采取旁观姿态,缺乏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久而久之就缺少自信…  相似文献   

19.
张维霞 《四川教育》2004,(11):44-45
中等生,一个占全班60%以上的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抓两头带中间”的“经验”使其多年来一直被忽视、被遗忘。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句话的公正性,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笔以为,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除了抓好两头,还要为中等生搭建好起飞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对“中间族”的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校园中、教室里有一个没有被教育者注意的群体,就是既不出类拔萃,也不惹是生非的“中间族”。这些“拉一把”能出类拔萃、“放一把”能惹是生非的“中间族”自身存在、形成的一些不良心态,严重威胁着他们健康成长。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中间族”,对他们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保证他们健康成长。一、转变观念,重视对“中间族”的教育管理学生的素质结构是呈橄榄状的,即中间大,两头小。舍大而求小,显然有违“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原则,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中间族”的稳定而放弃对他们教育管理更是不可取的。学校中所谓的“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