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内核的东方主义俯视东方、凝视东方,使得东方主义去东方化。在这一去东方化过程中,中国文化遭遇深刻的身份危机。为应对东方主义的文化偏见,后东方主义的文化理念和实践势在必行。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战略的提出,使中国书法文化世界化成为可能,而强化书法的中国文化身份、积累书法创作的艺术经验、在海内外全方位践行文化书法理念、大力培养书法人才队伍,才能真正使中国书法文化的世界化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文化形态论是一种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的实践历史观,它把以具体生产方式为内涵的社会经济形态演进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具体地用于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结构的演变过程,从中概括出了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生产力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范畴,由此形成了文化形态论的理论支架,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建立于社会经济结构分析基础上的社会经食形态演进说,上升为文化形态基于自身内的生产力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矛盾运动而发展的文化形态论,成为毛泽东据以把握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基…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太平天国失败的文化因素,比较了洪秀全和曾国藩文化政策的得失,指出太平天国是融汇中西为一体的混合型文化形态,与曾国藩维护的传统文化相对峙,导致了双方的不同结局.  相似文献   

5.
随着95后、00后大学生陆续走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在后喻文化的影响下,这些大学生从思想上、价值观上以及新媒介的使用上有着新的特色。传统的师生关系开始发生明显变化,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也需要适时的做出调整与改变。  相似文献   

6.
泰山凌汉峰下有一处美丽、肃穆、完整的佛家寺院建筑群体,这就是名扬海内外的普照寺。普照寺,过去仅仅作为泰山环山路上的一个景点,供游人欣赏、歇脚。但事实上,普照寺决不是孤立的一个景点,以其为中心,向上下左右辐射,布满了若干既独具特色又与普照寺文化息息相关的景点,构成了一个“大普照寺”景区。大普照寺景区是一个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都极为丰富的景区,实在大有开发的必要,它的旅游资源潜能一旦被开发出来,它将成为泰山旅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泰山旅游事业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后,中国思想文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以坚持文化本位为特征的保守主义,以西化为特征的激进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它们之间的互动,构成了本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8.
文化破译的系统工程──读《老子的文化解读》后致萧兵闵抗生萧兵先生:从1987年至今不到8年的时间里,您出版的皇皇巨著竟有10种之多,您的合作者叶舒宪教授也出了9种论著和两本译作.凭这样的实力通力合作,以洋洋95万余字的《老子的文化解读》.释《老子》的...  相似文献   

9.
投后激浪设疑激思──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初探莱芜市莱城区花园学校毕淑娟[作者简介]毕淑娟,29岁.莱芜市花园学校教导副主任、语文教师。先后荣获“莱芜市教学能手”、“山东省初中语文教学十佳”、“莱芜市跨世纪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山东省单元达标教学优秀实...  相似文献   

10.
从上古自夏商,经汉唐至明清,我国的商文化代有变迁,儒学对商贸虽多鄙视抑制,但其"仁义"内核对中华商贸重信义思想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罗蒂劝人们放弃追求与事实相符合的真理而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即放弃事实的真而珍惜情感的真,以便走向“后哲学文化”;普持南则宣称真理符合论已寿终正寝;本文则着力论证,若没有事实的真,便无从判别情感的真,虽然形而上学实在论的真理符合论不能成立,但局部的、内蕴可错论的真理符合论是可以成立的。西方从文艺复兴,经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直至20世纪的社会变迁,都可以说是在现代主义或现代化旗帜的指引下发生的。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似乎教训远多于成果.到了今天,物质…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办学效益”初探──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后的思考朴荣亭《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办学效益”这个范畴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之一.即“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提高教...  相似文献   

13.
对国民性的描述和揭示是文化寻根小说、后新潮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中共同的聚焦点。文化寻根小说是着重从传统的文化心理方面挖掘国民的劣根性,后新潮小说除此而外,还从亚文化和非文化方面揭示国民的劣根性,而新写实小说所关注的则是新旧交替时期普通中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七十多年以前,我国大诗人徐志摩就将新西兰伟大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译介给我国读者。但多年来我国文坛,总是把凯瑟琳看作是英国作家,很少有人提她是新西兰人,即使有人提及,也往往不把这,点与她的诸多作品联系起来。本文通过对凯瑟琳童年、少年及才华横溢的青年时代的追忆,揭示了凯瑟琳为自己出身于新西兰而自慰,她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和作品竭力“使世人对这未发现的国土刮目相看。”同时,本文也颇有力地阐明了这位文学巨匠的创作动因和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