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味"网站发表题为《缺乏学术素养的"学术批评"可以休矣》(以下简称《缺乏》)的文章,该文提出,学术批评应具有基本的学术精神和基本的学术素养。对学术批评者的这个要求无疑是正当的;同样的道理,被批评者也必须具有基本的学术精神和学术素养。学术研究者是否具有学术素养,其表现之一是:学术成果的表达是否规范。"语文味"的理论是否合乎学术规范,我  相似文献   

2.
编辑学者化,是学术期刊对编辑的基本要求之一,文章结合学术研究与编辑工作的实例,从选稿工作方面探讨古代文学研究与学术期刊文学编辑工作的关系。深感编辑自身从事学术研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才能把握学术动态,真正认识到稿件的学术价值,以更好地承担学术编辑工作,办好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3.
独具慧眼厚积薄发--汪毅夫《闽台区域社会研究》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台区域研究的学术园地里,毅夫兄是一位辛勤的耕耘者。这些年来,他虽政务繁忙,应酬丛多,然学术研究的兴趣与热情却从未稍减。忙里偷闲,依旧弦歌不废,著述不缀,哲人睿思不绝如缕。尤令人感佩的是,经历了少年时代的追求;青年时代严格的学术训练与广泛涉猎,中年之后的文章愈显功力,文字亦臻佳境,一卷在手,可以把玩竞日。真可谓“庾信文章老更成”。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对中世纪伟大的维吾尔族哲学家、杰出的诗人纳瓦依研究的学术价值,评述了国内学术界对纳瓦依作品及思想研究探讨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有关纳瓦依生平、创作及哲学观、文艺观和审美观等重要的学术研究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法、原则与趋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学术腐败治理与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研究中日益凸显的学术腐败现象,不仅破坏了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则和风气、损害了学术共同体的声誉,也扼杀了学术赖以发展进步的创新机制.造成学术腐败的原因很多,但不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制是其中一个重要诱因.要治理学术腐败就需要探讨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原则,并在这一原则要求下推广完善引证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和独立民间学术评价机构评价等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学术研究是高校图书馆办馆水平档次的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地位,促进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改革。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的优势及内容,并提出了搞好这一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细节是整体的构成单元,无数的细节构成了整体。每一个细节都是整体的基石,没有那一个个闪亮的细节又怎么能形成辉煌的整体;再完美的细节离开了整体也不能单独而成,一根链条,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水桶,最短的那块小板决定装水的多少。  相似文献   

8.
章开沅先生是近代史学界的泰斗,其学术成就和影响力无与伦比。从其在读秀学术空间内的78部著作来看,他的学术成果可以分为教育和历史两类,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是其著述的丰产期。章开沅先生的学术研究率先在辛亥革命史发力,并将此研究贯穿近70年的学术生涯;同时,以此为基础,延及张謇、基督教史、苏州商团乃至抗战史、地方史以及古代史等研究。截至笔者起草本文(2021年7月),从知网学术空间中查寻到研究章开沅先生的学术类文章76篇,学界对章开沅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著作、教育思想、人物访谈和人生经历这五个方面的关注已持续近50年。这些研究是章开沅先生学术影响力的具体体现,也是章开沅先生思想脉络的全面展示。  相似文献   

9.
研究学术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学术,就是学术史。学科的形成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发展,而学术研究的发展又必然会带来学术史研究的繁荣。学术史研究应避免唯尊学术而排斥社会、政治因素的偏向。学术史研究既要重视内在理路,又要重视外缘影响。范式更新与学术发展之间有着直接对应的关系。实证与史识、全面与客观,是学术史研究的基本原则。研究主体的学养是一种生命境界,与学术史书写状态息息相关。学术史研究对于一门学科的厘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学术史研究范式考察,世界华文文学已经具备了一个完整学科的特质,具有满足学术史研究的充要条件;通过学术史的研究,又可以给出这个学科走向形成乃至成熟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方法问题一直以来是从事学术研究的重点、难点和要害。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从事学术研究 ,既是衡量一个学者学术建树的关键 ,也是衡量一个时代学术研究水平和成败的关键。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先秦子学、魏晋玄学以来最典型的社会转型、学术兴盛的第三个时期 ,是古今中西学术相互渗透、调适、融合、创新的重要时期 ,号称“新学” (见张岂之著《儒学·理学·实学·新学》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有关这一时期社会转型、学术兴盛的事实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 ,学术界已有较多较深的论述。但对产生这一学术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学术研究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学术研究的行政化管理,把不可进行行政管理的学术研究纳入到了管理的范围,由此制定了种种学术管理的制度,看起来是为了促进学术的发展,实际上却恰恰起了相反的作用。行政化管理的结果之一,是学术研究的经济化,学术研究日益成为一种经济活动,评职称、评大学名次,文章发表的级别与多少和课题经费的级别与多少,成为考核的主要因素。然而如此催生出来的看似"大繁荣"的海量学术论著,基本都是垃圾。思想活动本来是一种自由的活动,是不能进行计划管理和控制的,管控得越严,就越不可能"出成果"。不撤掉这些束缚学术研究的绳索,还学术以自由的本性,中国的学术就不可能繁荣。  相似文献   

12.
研究学术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学术,就是学术史.学科的形成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发展,而学术研究的发展又必然会带来学术史研究的繁荣.学术史研究应避免唯尊学术而排斥社会、政治因素的偏向.学术史研究既要重视内在理路,又要重视外缘影响.范式更新与学术发展之间有着直接对应的关系.实证与史识、全面与客观,是学术史研究的基本原则.研究主体的学养是一种生命境界,与学术史书写状态息息相关.学术史研究对于一门学科的厘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学术史研究范式考察,世界华文文学已经具备了一个完整学科的特质,具有满足学术史研究的充要条件;通过学术史的研究,又可以给出这个学科走向形成乃至成熟的证明.  相似文献   

13.
学术自我与学术他者是构成学术研究共同体的不可或缺的、相互依存的组成要素。学术自我是学术研究起点、学术研究的情感基础、学术研究的本体关怀。学术他者是学术交流的起点,是对学术自我的补充丰富,是学术自我评价的参照。学术自我与学术他者互为参照、互相作用,过于强调其中一方都将影响学术健康发展。如何正确处理学术自我和学术他者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学术认识问题。坚持独立见解的学术胆识,拥有宽容的学术态度,把握学术研究的差异是处理学术自我与学术他者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4.
自1981年以来的40年间,我国学术规范研究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就。利用CNKI文献数据库,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学术规范研究进行纵向观察,可以发现:我国近40年的学术规范研究走过了一个类似缓进—快升—辉煌—回落的过程。在七个专项研究中,学术编辑规范研究成果最多且影响也最大;而学术伦理规范、学术研究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写作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和学术规范建设等六个专项的研究由于成果数量占比渐次变小,其在学术界的影响也依次渐弱。通过专项研究分析可见:40年间学术规范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学术道德、学术不端、学术失范、学术腐败等方面,而其余各个不同专项研究的热点略有不同,其研究热点的排序也随之相应有异。通过横向比较可见:从研究发展过程看,虽目前学术编辑规范研究的发展力度最为强劲,但其发展势头已处于下降趋势;从成果数量看,最受学术界关注的是学术编辑规范和学术伦理规范研究;从研究的起始年份看,学术研究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写作规范、学术编辑规范研究的形成期较早;从成果最多年份看,学术规范建设研究成果最多年份出现得最早;从成果的高值数额看,当年内成果数额最高的是学术编辑规范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学术年谱是以年月为经纬,全面叙述谱主一生学术研究的传记。文章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立足相关史料,考证胪列谱主一生的重要经历、学术活动和学术业绩,编撰了南国农先生学术年谱。南国农先生学术年谱起于谱主生年,终于谱主卒年,按时间顺序,依客观性、整体性、连续性、迭代性等原则,采用简明的平叙体学术年谱叙事体例,以期系统描绘谱主的学术生涯,呈现其学术思想发展脉络,总结其学术贡献,为开展南国农先生和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学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历史叙事框架。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大学教学学术(SoTL)日益受到我国高校教师的广泛关注.SoTL是关于大学教师如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学术研究以便改进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个大学教学学术的概念框架,然后介绍了一个案例研究,并用这个概念框架分析了这个案例研究,以此展示大学教学学术研究的一般程序和要求.作者希望这篇文章能启发和帮助中国大学教师开展更多的高质量大学教学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和作者本人近20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系统的总结。文章回答了作者将学术目光聚焦在农村问题上的缘由,并强调社会科学必须随着社会的变革而转换其研究内容和方法,变革的方向是为社会改革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出现社会发展与社会科学的良性互动。文章阐明了“三个面向,理论务农”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在谈到近二十年来理论务农实践的主要体会时,作者指出,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这就是社会科学只要面向社会,紧紧联系实际并为政府决策和社会改革服务,同样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最后,文章还对我国政治体制的现状进行了宏观评估,并指出了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在继续坚持理论务农的方向下尚须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做一名有根的理论研究者中国的学术有一种喜好理论化的倾向,似乎学术研究中不能有太多下里巴人的东西,这是我们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流变出的陋习。教育学的研究尤其如此,大家都在"理论"上下工夫,却很少有人愿意走进教育的田地中去做"教育的农夫"。袁隆平是在水田里研究水稻的,教育家就应该  相似文献   

19.
吴晓 《高教论坛》2020,(7):62-63
作为文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要素,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研究生最基础、最核心的学术素养之一,是文科研究生从事学术思考、学术研究和学术表达的基本能力。基于经典阅读培养文科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是采用反复阅读和大量阅读的方式,感受经典文本对问题的梳理和提炼方法,体验经典文本对问题的理解和阐释思路,捕捉经典文本围绕问题而展开的独特叙事方式,进而在阅读的认知、体验和共鸣中逐渐培养文科研究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0.
周星 《教育》2013,(14):57
出版:中国电影出版社《激荡影史20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学术研究集成》是一本关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学术汇集的书籍。收录其中的文字都是发表在刊物和报章上的有关大学生电影节的学术调研、学术研讨、学术评价文章,基本保持原样发表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