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有的报刊上常出现“昨日黄花”这个词组。其实,中国成语、典故中没有“昨日黄花”之说,只有“明日黄花”之语。宋朝苏东坡词《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辞源》对“明日黄花”的解释是:“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明日黄花兼寓迟暮不遇之意。后人因用来比喻已过时的事物。”《辞海》亦谓“后常借以比喻过时的事物”。显然“昨日黄花”乃是“明日黄花”之误。把“明日黄花”写成“昨日黄花”,可能有个“心理状态”在作怪。那就是:既然是“过时的事物”,一定是“昨日…  相似文献   

2.
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来的东西,更不能误写作“昨日黄花”。  相似文献   

3.
苏轼在《九日次韵王巩》一诗中说:“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后句是说九月九日重阳节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蝴蝶将为无处寻花而发愁。暗示到了这时候,人也将没有什么可玩赏的了。所以“明日黄花”原指过了节令的菊花。后来所指范围扩大,凡过时的事物均可用它来比喻,所谓“明日黄花,过时之物”,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4.
文章诊所     
“明日黄花”与“昨日黄花”“明日黄花”比喻失去作用的过时信息或事物。既然是过时的,有人就想当然,将“明日黄花”写为“昨日黄花”,这是不对的。宋朝大诗人苏武在“九日次韵王巩”一诗中写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九日是重阳节,黄花指菊花。重阳节菊花开得正盛,要赶快欣赏。重阳过后,菊花凋谢了,还有什么可玩赏的呢?如果笼统地认为,昨日的东西都是过时的,明日的东西都是崭新的,在这里就不对了。昨日黄花还是含苞待放,怎么能用来比喻过时事物呢?:“川流不息”与“穿流不息”川流不息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指…  相似文献   

5.
明日黄花     
"明日黄花"这个成语,小朋友作文时容易用错,今天我们来作一番辨析.首先要明白"黄花"是指菊花,如毛泽东诗句"战地黄花分外香".古人有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赏菊的习俗,文人还要即兴作一些咏菊诗."明日"指重阳节的第二天(农历九月十日),这时已过了节令,赏菊、咏菊也就失去了兴味.所以"明日黄花"的意思是:一、古代文人常用来抒发年龄已老,事业不成之意,如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二、泛指过时落伍的事物,如郭沫若<沸羹集序>:"这里有些是应景的文章,不免早已有明日黄花之感."  相似文献   

6.
张丽珍 《语文知识》2004,(2):24-24,35
所谓“人体成语”,是指含有表示人体各部位名称及关于人的知、情、意、行的语素的成语。这些语素或具体或抽象地表达了与人体有关的意义,如“头”“手”“足”“体”“耳”“鼻”“喉”“口”“心”“肝”“肺”“命”“魂”“魄”“情”“爱”“欲”等。根据构成形式,“人体成语”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相似文献   

7.
1《中国青年》(1999年第1期)惊受编辑部欢迎的人冷有这么一段文字:“再者现在是市场经济,一个好的题材,不仅是你一个人去采访,所以稿件的时效性就显得很重要,投寄3个月后接到‘不予采纳’的通知,再改投其他报刊,岂不成了‘昨日黄花’,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了。”这里的“昨日黄花”实际上是“明日黄花”之误。“明日”是指重阳节后的一天,即九月初十日。“黄花”是菊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明日”不是我们所认为的“今天的后一天”。文章作者因为不了解成语“明日黄花”的来历,望文生义而生造了一个词语“昨日黄花”。2.《人民教育…  相似文献   

8.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同民族的自然、地理、宗教、历史、民俗、文化、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千差万别,反映在语言上,各有丰富的本民族成语。下面介绍部分来自外国的成语。了解这些语汇,对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写作水平都是有益处的。1.冰山一角。来自英语口语习语“The tip ofthe iceberg”(参看《美国口语词典》,原书名:M odernAm ericanColloquialism 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冰山”原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现在多用作“事物暴露出来的部分”。“冰山一角”比喻事物暴露或显露出来的一…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古今词义对照教学法古今词义对照教学法,是指在进行汉语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一词(或语素)的意义,将该词(或语素)的文言词义和现代语素义结合起来进行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这种方法。先举特级教师刘大勇讲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的两个例子: ①“惊涛拍岸”句:“惊”当什么讲呢?“惊”是“震动”的意思。如成语“惊心动魄”,就是震动了心,震动了魄;“惊天动地”,就是震动了天,震动了地。再如我们说“一声惊雷”,“惊  相似文献   

10.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它具有整体性。所谓整体性,就是:不管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合成词,通常都不能随意拆开运用;对词义的理解也必须整体理解。即使由语素义相加而成的词义,也是如此。成语是几个词组成的特殊的短语(词组),所谓特殊,就是在于它的结构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它的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语序也不能随意调动,中间不能随意插入其他词语;成语的意义也必须整体理解,许多成语都不能按组成成分的字面理解。正因如此,成语是固定词组,语法作用相当于一个词。但是,一些学员的习作中,常常发见有随意把词或成语拆开运用的情况。例如:(1)进了办公室,先向老师鞠了一躬,然后立了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成语。现对成语识字教学谈点应该注意的问题。若把成语看作固定词组,其构成成分可称为“词”。若依成语的作用在句中相当于一个“词”,则构成成语的成分可称作“语素”。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按传统说法,姑且把构成成语的成分称作“字”。在教学  相似文献   

12.
虚词素成语     
虚词素成语指以虚词充当语素组合而成的成语。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然而,它们黏合凝固成成语之后,则发生了新的变化,产生了实在意义,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实词。如“之乎者也”这四个文言虚词在唐宋笔记小说里常常连用,逐渐凝固起来,  相似文献   

13.
在成语使用是否恰当的辨析中,我们常常碰到某个成语与另一个成语只相差一字的情况。命题者往往利用相差的那个关键字的语素义所造成的成语意思不同进行干扰,这就需要我们有准确地理解语素义及把握成语义的能力。现就几组常用的一字之差的成语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原语同仿语反义的成语叫做反仿成语。可分为两类:一类由语素换用构成,一类由语素变序构成。反仿成语在修辞上具有明显的对比作用。不少成语存在反仿成分,这是客观世界存在相反相对事物在词汇上的反映。反仿成分的固化程度高,定型的已有相当时日的常用反仿成分不应拒之“典”外。运用仿拟辞格创制新词的方法可称仿拟造词法。  相似文献   

15.
汉语成语丰富多彩,在广泛积累的过程中,不仅要准确理解其意义,还要能正确运用。在成语考点复习时,要涉及成语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成语的感情色彩、搭配对象、词性及语法功能等诸多方面的辨析和判断。其实,复习中只要用好两个“分析法”,这些看似纷繁的问题皆能迎刃而解。其一,是指在理解成语时要用好“语素分析法”;其二,是指在运用成语时要用好“语境分析法”。具体解说如下:一、语素分析法成语是一种定型的语素组合,它表达一个整体的意义,而意义又比较丰富,往往是某个语素的意义影响甚至决定着成语的整体意义。所以,要准确理解成…  相似文献   

16.
成语的修辞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成语不超过两个含义。如“深情厚谊”表示深厚的感情与友谊。“身不由己”是身体不由自己作主的意思。这些成语的含义完全用了语素字面的本义。然而更多的成语是具有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或引申意义两种含义的。成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往往是借助各种修辞手段的作用所表达的。不少成语本来就是利用一定的修辞手段形成的。例如“虎头蛇尾”是用动物的形态比喻办事有始无终。“高山流水”根据《列子·汤问》记载的俞伯牙弹琴、钟子期欣赏音乐的故事,用自然界的两种事物比  相似文献   

17.
成语中的隐性动态和显性动态相对,它指的是成语字面上没有动词性语素,却含有某种动作行为,这就产生了成语的隐性动态。成语的隐性动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语源中有动词(或成语雏型、变式中有动词性语素),成为定型成语后把它省略了。如:一刻  相似文献   

18.
成语,历来的教材都认为是词与词的组合,属于固定词组。但近年来,由于语素概念的引进,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成语是一种语素的组合(见张志公先生主编《现代汉语》82年版上册,154页)。这样,就给我们提出了以下新问题:成语的组成成分是语素还是词?成语是词还是词组?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即把几种事物、问题或社会现象归纳、概括起来。省略概括对象,保留共同词语,前边冠以数词,如“三废”、“五小”“三老”、“四严”等。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做“数概”。“数概”不同于“缩写词”。“缩写词”是从多音节词中,取两三个主要语素,或取一个音节加上一个表示意义的语素,或从整体性词组  相似文献   

20.
由两个反义或近义的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失去了意义,只作为陪衬。这样的复合词叫做偏义复合词,简称“偏义复词”。例如,“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草船借箭》)这里的“虚实”一词,偏义于“实”(指实际情况),“虚”义已消失,只作为陪衬用。有些复合词,孤立地看,不能确定其是否偏义,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才好确定。比如“轻重”一词,在“无足轻重”中偏义于“重”(整个成语指不值得重视);但在“轻重倒置”中则不偏义。又如“教学”一词,“改进教学”一语中偏义于“教”;但在“教学相长”一语中则不偏义。有时候,同一个双音节组合,可出现三种情况:或偏义于语素甲,或偏义于语素乙,或不偏义。比如“好歹”,在“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