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征和方法     
×××同学问:《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突出其特征? 答:本文的标题是“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为了突出“雄伟”这一特征,让人们对其雄伟、壮丽能有一个鲜明具体的印象,作者较多地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有时是单独使用列数字的方法。如开始的总述部分,就用了两个精确的数字(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说明大会堂规模之大,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对万人大礼堂的具体说明,用了更多的数字说明。如“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金的向日葵花瓣”,“天花板上钻了几百万个孔”,等等。对宴会厅的说明也用了不少数字说明,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相似文献   

2.
建筑性方面的说明文是以空间为序的。根据这个特点,教这类说明文,用“三步导游法”。下面以教《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为例。第一步导游前言(时间约为2-5分钟)。在这个环节里,老师简要地提出新授要求及注意事项,并作前言式的概述:今天我们学习《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篇说明文。人民大会堂是我们中华人民和国各族人民共商国事的地方。大会堂的建筑规模、布局、装饰设备都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当家作主的国体特点。为了让大家学好这篇文章,我们请了几位导游同学带领大家参观游览人民大会堂。第二步,导游(时间约30-35分钟,按总-分-总的说明顺序由三个学生担任)。三个担任导游同学用通畅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多种说明方法,凭借平面  相似文献   

3.
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作者写道: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了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有人以为,看见的应该是“金光闪闪的国徽”,而不应该是“国徽的闪闪金光”。看起来仅仅是偏正词组的修饰语和中心词的位置变换了一下,其实不然。《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是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它要求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准确简练地表  相似文献   

4.
人间奇迹     
走出大门的时候,王叔叔说:“这样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情不自禁地说:“盖得可真快啊!”——《参观人民大会堂》  相似文献   

5.
统编语文课本第四册中的散文《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是一篇训练学生学写比较复杂的说明文的好教材。“雄伟壮丽”,是人民大会堂这座大厦非常突出的特征。为表现这一特征,文章从命题到材料取舍、繁简处理及其表现手法,处处都作了恰当的安  相似文献   

6.
谢婷婷 《留学生》2011,(1):36-36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颁奖台上.象征“腾飞”的红橙两色飞羽标识鲜亮、生动。 中国优秀海归创业人才汇聚一堂,接受祖国授予他们的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说明《参观人民大会堂》是人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组第二篇课文。课文记叙了"我"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通过"我"看到的情景和王叔叔的介绍,再现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抒发了"我"对人民大会堂的赞美之情。课文是按参观的顺序写的,共有9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了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  相似文献   

8.
导读重这个单元是说明文,包括四课书:《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导读体现新大纲精神,指导学法,培养能力。通过阅读,学生理解和掌握说明事物的特征、顺序和方法,既让学生在纵向上学好弄懂每一课书,又在横向上归纳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较扎实地掌握说明文的写作要领。在阅读教学中,以《向沙漠进军》、《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为例,指导自学另外两篇课文。紧密结合知识短文《说明的方法》,指  相似文献   

9.
在讲解分析《巍巍中山陵》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时,有些同志往往很欣赏文中的“生动说明”,赞语较多,认为那些富有感情色彩的穿插描写,增添了该文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中山陵的巍峨雄伟景象得到了形象生动的说明,读起来能引人入胜;面对该文中的“平实说明”,则不怎么看重,讲解中多半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认为“平实说明”过于单调、平板,读起来乏味,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没有什么可多讲的。我认为这些看法有些不公,值得探讨。 (一)离开平实说明,就不能展现中山陵的雄伟庄严景象。作者给该文的标题冠以“巍巍”一词,其用意就在于要突现出中山陵的雄伟高大。要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必须将中山陵如何雄伟高大作具体的数字说明。于是,作者紧扣“巍巍”一词,首先从所要说明的主体事物——中山陵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入手,选取能突现中山陵雄伟高大的具体而确切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篇文章,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都有着作者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这种认识和评价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也叫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归纳文章的中心是理解文章的重要一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可以透视文章的中心。有些议论文,它的题目既是论题又是论点,即文章的中心。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等。有些说明文,题目就揭示了全文的中心,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雄伟”是人民大会堂的“特征”,也是这个题目的“题眼”。这篇文章的中心可这样归纳:本文…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共包括四篇说明文,前两篇介绍地理知识(《向沙漠进军》;和《死海不死》),后两篇介绍建筑物的结构(《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故宫博物院》).虽然说明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注意了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采用多种说明的方法.因此,在设计课内外练习题时,仍不能忽视这些方面.特别是,《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故宫博物院》这两篇说明文条理性很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说明事物的结构层次,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我们从上述指导思想出发,对这一单元的练习作如下设计:一、语文知识1.字.课文下面注音、释义的字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应进行以下练习: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不同于讲读,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帮助尽快地掌握规律,培养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其总体框架为一点二网三系列. 所谓点,指的是课文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地方.如教《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时,一开始就提出大会堂最主要的特征是“雄伟”.结合前一课《故宫博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二年级着重培养说明能力。初中语文第四册为此安排了两个说明文单元,这两个单元都是重点单元。列入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是《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并附有知识短文《说明的方法》。上述四篇课文在内容上可分两种类型。前两篇介绍地理知识,后两篇说明建筑物的结构。前者着重用打比方、举事例和归类法,讲清科学道理,启发读者树立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后者  相似文献   

14.
一、下面的词语,都是援引自课文的,请你根据文意,选择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正确解释。 1、奇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①雄伟壮丽的景象。 ( ) ②出奇少见的事情。 ( )  相似文献   

15.
一、披文以入情,备课时把握课文情感因素 心理学上称情感是“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把情感按内容划分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三类。而在中学语文教材的所有说明文中,都蕴含着这些情感内容。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和《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不要说文章的内容,仅睹其文题,就可感受到作者那种崇敬人民英雄和热爱新中国的强烈情感。又如《故宫博物院》,文章的感情基调是爱和赞颂,作者通过对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集中的特点的说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和对祖国灿烂的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也没有忘记对封建统治者的揭露,在介绍养心殿时,作者用一段带  相似文献   

16.
一、全面观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写好说明文的总括段 “全面观察”,既要把握其表面特征,又要深入了解其本质特征,还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用精炼,准确的词句概括出这些特征来。因为,说明文大多以“总——分——总”的模式布局。精当、贴切、巧妙的总括段往往使说明文大为增色。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用“巍峨、雄伟、庄严”总述“纪念碑”的特征;《松鼠》用“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概括松鼠的特点。这些词句,不仅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而且能够起到统帅全文的作用,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深入观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选择最适当的  相似文献   

17.
第二册第六单元共包括四篇文章:《驿路梨花》、《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除第一篇为记叙文外,其他三篇全为说明文。 为什么本单元要将两种不同文体的文章混合编排呢?不妨让我们揣摩一下编者的意图。“单元提示”中谈到:“记叙文或说明文,往往不是单一运用记叙或说明的表达方式。”从这一意义出发,我们不难知道,要写好记人叙事的文章,往往要动用多种表达方式,如第五单元中的“叙述与描写”;本单元《驿路梨花》中的“叙述与抒情”。同理,要写好说明文,也不仅仅只是说明一种表达方式,它还得兼用其他,或叙述,或描写,如本单元中的三篇说明文即是如此。不过,从本单元中的四篇选文看,尽管文体不同,但教学的侧重点是一致的,即让  相似文献   

18.
在语言表达上有一种引人注意的形式:几个词性相同的词语连接在一起,中间用顿号、逗号或连词“和”或助词“的”等连接,表达丰富多彩、严密细腻的语义,我们称之为“串词”。例如: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巍峨、雄伟、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计说明: 一、本教学设计,包括本册书第三、第四两个单元的11篇说明文。用16或18个教时去完成。 二、“教以明理,学以致用”是总原则。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一般写法,传授阅读方法。 三、讲读课力求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自读课鼓励学生把知识运用于阅读实践。 四、培养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习惯 五、“单元练习”内知识可渗入到具体教学中去消化。某些深奥的科学知识不宜深究。 六、教师可介绍一些科普书籍供学生课外阅读。 第三单元教学内容与程序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 教学要点:了解按空间位置、从总体到局部、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建筑物(群)的写法。 安排三教时。 教学建议,两文均是介绍建筑物(群)的,写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作文“走题”不是个别现象,之所以“走题”是他们对题目要求缺乏理解,因此,必须加强审题训练。下面试举几种审题训练方法。 一、对所学过的课文标题进行分析比较。课文题目有的表明了记叙或说明的对象、范围,如《藤野先生》《济南的冬天》《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有的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或提出论点,如《鞠躬尽瘁》《人民的勤务员》《反对自由主义》;有的提示了文章的线索,如《七根火柴》《背影》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课文题目所规定的范围和重点,可以使学生理解文章标题与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从而提高对作文命题的分析、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