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二次国共合作形式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
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曾经经历了两次合作和两次分裂的曲折过程。两次国共合作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见《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335页)因此,分析两次国共合作的特点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研究国共两党的关系,对于进一步探讨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发展规律,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统一祖国大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有过两次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合作历程,分别为1924―1927年的第一次合作和1937―1945年的第二次合作。尽管两次国共合作最终都以双方走向对抗而结束,但两次团结与合作都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民族历史的发展。两次国共合作都具有得到国际力量的帮助、以民族利益为重而做出妥协与让步、存在摩擦与冲突的相同点,又在任务、形式、纲领、阶级对象、范围、领导权以及结果与影响等方面存在不同点,通过比较分析,可为新时代党的统战工作、国共两党的进一步合作提供经验和借鉴,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处理国内政党问题提供方案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①事实确是如此。自1924年以来的70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曾两次合作,两次分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为着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大业,又提出了第三次国共合作。本文试图从分析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特点入手,向时对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有关问题,作一个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国际国内方面论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能够实现的条件,然后又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合作采取“党内合作”而不采取党外合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抗战期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为了共同的民族利益,再次从分裂走向了合作。关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式,以往学术界多有论述。但大多数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采取的是"党外合作",那么,在"党外合作"的形式下还有没有其他形式的合作呢?笔者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除了"党外合作"的表面形式之外,在党内实际上还存在着广泛的军事上、政治上、文化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已有六十年的关系史,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两党有武力相争之时,也有携手相助之日,其表现就是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不仅发展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加强了民族自卫力,推动了历史前进,而且为继续发展两党关系,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虽然存在着矛盾斗争,但终于坚持了反帝反封的共同战斗,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由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两次国共合作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国共合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社会基本矛盾异常尖锐的形势下,这种合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种合作,可以通过真诚的谈判来实现……。新时期第三次国共合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是我党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最大愿望。实现这一愿望的唯一途径,就是国共两党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第三次国共合作是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也是举世瞩目的问题。本文试从中国现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来探讨新形势下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加快了合作的步伐。7月15日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了抗战态度。8月22日,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了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事实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这次合作具有如下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有过两次国共合作。回顾与研究这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对于更好地贯彻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主动地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加速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无疑是很有益处的。 (一)认清中国国情,服从国家和民族利益,是建立两党合作的基本前提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共两党曾建立过两次合作,即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和1937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国共合作。两次国共合作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适应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赢得了两次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曾与国民党两度携手合作,共同进行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今天,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又向国民党提出了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建议,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唯一途径。本文试从历史上国共两党合作的经验教训,来探讨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两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4.
赵全 《重庆师专学报》2002,21(3):19-22,54
以两次国共合作为例,阐明党派合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恒定条件:第一,两党为实现自己的总目标都面临着一个消除民族危机,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的任务;第二,这个共同的任务单靠任何一党的力量都是难于单独完成的。第一次国共合同国共都难于单独完成的共同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第二次国共合作国共都难于单独完成的共同任务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历史事实证明,在这一恒定条件下完成的国共合作,对国共两党自身的发展壮大,对中国民族走向复兴和强盛,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祖国东北边陲重镇哈尔滨,是国共两党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国共两党成立后,都不断派党员到哈尔滨进行革命活动。到1923年,哈尔滨的国民党员有杨守愚、邢纯瑕(邢春霞)、齐东野等,还没有建立国民党组织;共产党员有陈为人(陈涛、陈洪涛)、李震瀛(骆森)、陈晦生(陈作霖)等,共青团员有彭守朴(彭树棠)、李铁钧、汪洁曼等,已建立了  相似文献   

16.
<正> 争取台湾统一于祖国,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是我国新时期三大任务之一.在中国现代史上,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合作,共同为捍卫祖国独立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振兴中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国共两党应该再次携起手来,实行第三次合作.第三次国共合作能否实现?这是目前国内外广大爱国同胞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本  相似文献   

17.
关于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学术界基本一致的意见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的反对和阻挠,国共两党始终没有形成固定的统一战线组织形式,这一特点给统一战线的巩固增加了困难”①。这个评价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第二,对此含有批评和否定的意思。现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中国共产党又发出了建立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号召。在此形势下,重新讨论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是有积极意义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不同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以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实行“党内联合”为其主要形式的。应该不应该采取“党内联合”形式?从这一形式的提出和实践过程中,共产党内就始终存在争论与分歧;大革命失败后的检讨,对这一形式的作用评价更是大相径庭。陈独秀在一九二九年写的《告全党同志书》和《我们的政治意见》中,指责这一形式“完全抛弃了马列主义的遗教”,大革命的失败是中共“加入国民党和长期留在国民党的结果”。历史的车轮已  相似文献   

19.
<正>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下,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形式上,采取了“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这一时期为什么我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这次国共合作的功过如何?是很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党人为了完成不同历史阶段的革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和国民党虽然曾两度血海深仇,势不两立,但两党又有过两度密切的合作,为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因各种复杂的原因这种合作未能进行到底,最后重新走向分裂,造成海峡两岸人民的人为分裂,我们同是炎黄子孙,尤望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共建家园。为实现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解决国共两党的分歧和成见的最好办法——“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用这种形式消除两党成见,使国共两党走向第三次合作。 国共两党是在中华民族的灾难中诞生的,也是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建立的。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使完全独立的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