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教育家拥有的社会资本可以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还可以从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推进教育的发展。通过对张伯苓、陶行知两位教育家的个案分析,从文化资本、符号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角度分析这三要素对于教育家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认为教育家应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利用好校友资源及注重学校的异质互动,才能真正地为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2.
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陶行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史观学派的、史料学派的、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潘开沛的《陶行知思想的批判》是史观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型,它表现了陶行知研究的存在强烈的意图伦理色彩和政治建构特征;以胡晓风为代表的《陶行知全集》整理工作是史料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范,它为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的陶行知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文献基础,大大推进了陶行知研究的深度。以章开沅、唐文权、胡晓风、金成林等人的《平凡的神圣》、《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是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它们尝试在中西文化教育史观和现代化模式之下,重新解读陶行知思想与实践,还历史的本真面目。陶行知研究范型的嬗变是学术发展的内在继承与突破、政治社会的现实制约、研究共同体的学识情感复杂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陶行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史观学派的、史料学派的、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潘开沛的《陶行知思想的批判》是史观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型,它表现了陶行知研究中存在强烈的意图伦理色彩和政治建构特征;以胡晓风为代表的《陶行知全集》整理工作是史料学派陶行知研究的典范,它为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的陶行知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文献基础,大大推进了陶行知研究的深度。章开沅、唐文权的《平凡的神圣》,胡晓风、金成林的《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是融和贯通的陶行知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它们尝试在中西文化教育史观和现代化模式之下,重新解读陶行知思想与实践,还历史的本真面目。陶行知研究范型的嬗变是学术发展的内在继承与突破、政治社会的现实制约、研究共同体的学识、情感复杂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借助教育人类学视角,结合田野观察和问卷调查方法,针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进行调研发现,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互动中,存在干预性教育行为、非干预性教育行为和情境性教育三种主要实践模式,在每种模式互动中,都彰显着人们对教育目标的理解、社会资本的局限、自我经历的复制等社会文化因素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对匮乏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需要和其学校教育一起,共同受到社会和政府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5.
虽然有些学者提出了"互动仪式"这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是如何在中国人的关系实践中表现的,却仍然未被发现。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在中国的两个城市所做的关于利用关系择校的民族志研究。研究发现,互动仪式在拉关系中的使用是一种回报丰硕的社会投资,它给行动者带来社会资本。本研究结合互动仪式和社会资本两大部分的理论,提出"仪式资本"的新概念,它指的是人们运用互动仪式获得社会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特级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能获得专业发展上的巨大成功,与其有效地积累社会资本等密切相关。本文结合社会资本理论,通过《名师人生》一书中特级教师案例进行分析,指出特级教师可以成功累积文化资本、符号资本以及有效进行互动。特级教师的经验对其他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是:要注重积累文化资本,扩展符号资本以及实现同质、异质互动。  相似文献   

7.
文章着眼于非宗族社会的传统资源研究,探讨整合传统内生性资源和利用外部资源,构建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韩国的陶行知研究始于1975年,研究的兴起和韩国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很大关系。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后,韩国的陶行知研究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1992年至2010年中韩学者之间的交流互动相对较少,2010年之后两国学者的交流明显增多。未来韩国的陶行知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可通过组建专门的研究队伍、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增强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互动等方式进一步推动陶行知研究在韩国的发展。同时要注意与其他教育家的比较研究,立足韩国本土去批判性地学习和继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的和谐校园观是其和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旧中国学校中的诸多不和谐因素,陶行知提出了他的独具特色的和谐校园观:树立和谐的办学理念和远大目标;师生共创学校物质和文化环境;师生共立共守校规,实施民主管理;师生共建互动的和谐课堂;师生共创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民主氛围;师生共建特色校园,培养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研究和借鉴陶行知的和谐校园观,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教育影响深远。我们可以借鉴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构筑生本互动场;借鉴“教学做合一”思想,构筑生存互动场;借鉴“生活倾向”思想,构筑生活互动场;借鉴“校园文化观”思想,构筑生态互动场;借鉴“创造教育”思想,构筑生命互动场。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在金陵大学期间形成了学、教合一的共和教育思想和基督教现代教育家主体人格,到留美期间发展为道、教一体的国民教育思想;但在1917年—1927年陶行知开始现代转型,陶先是以基督教教育实现反中国传统教育,然后主要在1922—1917年非基运动中,实现了反西方传统。陶以民族主义实现了主体人格转型为民族本位主义的现代教育家,对于基督教教育思想的超越,其本质是基督世界主义与普世价值的民族适应。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一名语言艺术家,他具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善于采用语用策略,其语用策略体现在语码策略、风格策略和修辞策略等方面。成功的语用策略为其教育思想的传扬,教育改革、社会改革理想的实现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陶行知语言文字观、语言风格、语用策略等的研究,是陶研工作向广度推进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教育思想进教师教育课程,是指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核心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或专题列入教师培训理论学习内容.《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网络课程是基于任务驱动设计,按认识陶行知、阅读陶行知、学习陶行知等活动形式设计,学员按学习活动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完成作业,系统地认识和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一旦进入教师教育课程,校长教师都会自觉主动地接受陶行知,并把陶行知教育思想带进学校,带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一名语言艺术家,他具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善于采用语用策略,其语用策略体现在语码策略、风格策略和修辞策略等方面。成功的语用策略为其教育思想的传扬,教育改革、社会改革理想的实现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陶行知语言文字观、语言风格、语用策略等的研究,是陶研工作向广度推进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自1985年中陶会成立以来,二十余年间,方明同志以他的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和创造性工作,为陶研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中国陶研事业的一面旗帜,千千万万陶友的楷模。他对陶研事业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推动各地成立陶研组织、领导和组织重大陶研活动、以典型经验引路推进陶研事业、培养陶研新生力量、恢复《生活教育》杂志、促进国际陶研事业等六个方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方明未竞的陶研事业深入开展下去,这是对他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与陶行知是一生的同志与挚友。他随同陶行知创建了晓庄师范,并以晓庄师范作为自己办学的榜样和砥砺,受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目标,晚年多次来到晓庄,鼓励晓庄的师生铭记陶行知,继承陶行知的事业。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作为一个具有改造近代中国远大抱负的教育家,他对近代中国的关注并不局限于教育领域,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改造问题也极为重视。经济的变革在陶行知整个社会改造主张中占相当的比重。创造富的社会,不造富的个人,是他为改造中国社会设定的经济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要消除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阻力,并提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革的途径就是“在农业上安根、工商业上出头”。  相似文献   

18.
创造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创造自我和改造社会的过程,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人类创造的真谛。陶行知对人的发展的强烈关注以及对人民利益的终极思考一直贯穿其创造教育理论价值内涵之中,而这种价值内涵主要是通过陶行知对中国传统旧教育的批判显现出来的。传统旧教育的异化导致人自身的异化,压抑了人的自由、超越以及自我实现,导致教育成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而不是为人民谋福祉的力量。因此,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价值旨归最终指向了人的自由、超越、自我实现以及为人民服务,学习和践行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对反思当今教育的缺失并重塑教育回归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