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唐诗》是有唐一代诗歌的总集。它大致包括了流传至今的唐代所有诗人的创作。要研究唐代诗人、文学流派、作家群,或从任何一个角度去描述和探讨唐代诗歌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都离不开这部煌煌巨著。《全唐诗》又是唐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举凡唐代政治、经济、军事、科举、宗教、艺术以及民俗、世风,无不在唐诗中得到深刻而生动的反映。对于治唐史者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2.
《鹤林玉露》是南宋一部著名笔记,书中涉及的论诗条目较多,对诗歌和诗人也很有自己的见解,其中对唐代诗人杜甫尤为推崇。《鹤林玉露》在重视杜甫诗歌忠君雅正的思想内容的同时,也积极肯定了他在诗歌艺术技巧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唐代的诗歌是我国封建社会里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存的《全唐诗》一书中,就收有二千三百多个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李白、杜甫、白居易就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白居易创作的诗歌流传下来的近三千首,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多产作家。被人们广为传颂的著名长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充分表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云豁友议》作为主要记载中晚唐诗人诗歌唱和与逸闻轶事的笔记小说,受到研究唐诗者重视。其中保存了初唐诗人王梵志和其他一些中晚唐诗人的通俗诗歌,这些通俗诗中有相当多的佛教词汇和唐代口语俗语词汇,为研究唐代词汇乃至整个词汇发展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语料。《云黔友议》中的通俗诗还表明,汉语语法在唐代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5.
一、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 唐代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1.诗歌在唐代取得了最突出的成就。据清康熙年间所编《全唐诗》所录,有诗人两千二百余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坛上不仅有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还有王维、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唐诗的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很高的地步,题材、形式、流派的多样性,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影响深远,这些都标志着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和诗歌史上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6.
咏钓鱼诗是历代诗人描写的主要题材之一,有不少诗作脍炙人口,流传至今。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蓼蓼竹竿,以钓于淇”的诗句。唐代诗人储光羲在《钓鱼湾》一诗中,把钓鱼的情趣写得有声有色:“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王维对钓鱼也情有独钟,他在《青溪》诗中写道:  相似文献   

7.
彭琼 《文教资料》2010,(31):6-8
鱼玄机为唐代三大女冠诗人之一,诗歌作品主要收录于《全唐诗》,现存诗歌50首。作为女性,她是不幸的,失去了婚姻,情场失意;作为诗人,她是成功的,所作诗歌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人才济济的唐代诗坛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大多都是以朴实的风格为主,白居易诗作中的《琵琶行》更是作为千古名诗而流传至今,把《琵琶行》作为诗歌中的精品,会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在画中。本文主要通过白居易的《琵琶行》,来解读《琵琶行》的诗画转化方式。  相似文献   

9.
《唐才子传》十卷,元人辛文房撰,是一部唐代诗人的传记专书。本书有传记二百七十八篇,连同附带论及的一百二十人,共述评了初唐至五代比较重要的诗家三百九十八人,大致按时代、及第年先后排列。各篇内容一般包括传略、诗评、著作流传情况和附论四部分。在辛文房以前,没有唐代诗人传记专书。见录于两《唐书》《文苑》等传的诗人很少,传记也往往很简略。绝大多数唐代诗人名不见史传,甚至大名鼎鼎如李颀、岑参、储光羲、刘长卿、皮日休、杜荀鹤等人,亦在摒弃之列。不少诗人的生平资料,东鳞西爪,零星散见于唐宋人的诗文集、笔记、诗话、书目提要等书中。南宋人计有功编纂《唐诗纪事》,内容繁富,保存了很多唐代的诗歌文献,但罗列杂乱,是资料汇编的性  相似文献   

10.
郭睿 《绥化学院学报》2013,33(2):42-45,147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人们的作品也从各个角度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中也有一定的音韵学价值。戎昱诗歌见于《全唐诗》,诗中用韵已渐趋成熟。此时诗歌用韵还在不断发展之中,戎昱等诗人的作品也是当时诗歌发展的一环,有其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诗中韵部的使用多合于规范,可为研究唐中期诗歌用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杜甫诗歌自宋以后得到广泛流传,受到很高评价。但在杜甫所生活的时代,乃至整个唐代的流传却不广泛,究其原因当为杜甫诗歌与当时的社会审美风气不一致。整个唐代,或多或少倾向于艳体诗和清丽的诗歌,这与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相抵触。影响整个唐代审美风气的根源是齐梁诗风,这也进而影响了杜甫诗歌在唐代的流传。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谙熟《风》《骚》中的词语、语句及典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常常会为诗人所接受,成为自己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发挥文学的积极作用。大凡唐代诗人,没有一个未受过《风》、《骚》精神的熏陶。在他们的诗作中,人们总是可以或多或少地见到《诗经》与《楚辞》语典之身影。唐代诗人对《风》《骚》语典的接受极其认真、普遍而广泛,犹如江海,不胜尽勺。仅举《诗经》"飞蓬"、"黍离"、"甘棠"与《楚辞》"摇落"、"惆怅"、"木叶"之部分语典,粗窥唐代诗人对其接受之概况,以收管窥见豹之效。  相似文献   

13.
唐代的诗歌,是一座姹紫嫣红都开遍的花园,而"边塞诗"就是其中风景独具的一枝。这一枝名花,在唐代尤其是国力鼎盛的盛唐红紫芳菲之后,无论宋元或明清,均无复唐时盛况了。唐代的许多诗人,并未亲历塞垣,但往往也要于边塞诗的天地去一试身手,如杜甫的《前出塞》与《后出塞》。甚至整天药罐子不离手的多病  相似文献   

14.
<正>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内容丰富多采。其中,也有不少描写社会生活,反映民间疾苦的现实主义杰作。《丁都护歌》就是这类诗歌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丁都护歌》原属南朝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名,一作《丁督护歌》。  相似文献   

15.
李白是唐代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研究他诗歌特色的著作无以计数。李白分别写于青年、中年、暮年时写作的三首诗——《渡荆门送别》《行路难》《独坐敬亭山》是这位大诗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写照,研究这三首诗歌对探讨李白诗歌永恒艺术魅力的独特原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全唐诗》刊刻年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唐诗》是有唐一代诗歌的总集。它大致包括了流传至今的唐代所有诗人的诗作。举凡唐代政治、经济、科举、宗教、艺术以及民俗、世风,无不在唐诗中得到深刻而生动的反映。对于研究唐代文学及唐代历史者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全唐诗》刊刻于清康熙年间,以明胡震亨《唐音统签》及清初季振宜《唐诗》二书为底本,网罗宋元以来所刊刻、传钞的唐人别集等加以校补而成。此书的修纂,始于康熙四十四年三月。而在此前数年,清圣祖玄晔即有修书的打算。四十四年五月,在扬州天宁寺开局,命  相似文献   

17.
《琵琶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其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名句引发后人普遍的共鸣。但是在文中反复出现的"月"的意象,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它也不同程度地烘托人物的内心,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明晰其中的意蕴同样可以读懂诗歌所传达出来的诗人之心。  相似文献   

18.
《唐才子传》是一部记载唐代才子的传记,作者辛文房比较详细地记载了278位诗人的生平,同时此书又可以作为一部了解唐代风俗习惯、社会风貌的历史典籍,同时读者更可以从书中了解唐代诗歌风格的流变及各位诗人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9.
一、咏物与移情在追求意境的抒情诗歌、抒情散文中,咏物之作占着重要的一席,而咏物之作要达到有意境的地步,往往借助于移情手法。例如,我们黄石人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专门作了一首《西塞山怀古》奉献给黄石,千古流传,至今不衰。据计敏夫在《唐诗纪事》中说,长庆年间,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大诗人,世称李杜白为唐代三大诗人.16岁时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句,已成为千古名句.最为著名,堪称中国古代诗歌杰作的叙事长诗《长恨歌》,是唐代诗人中创作篇幅最长的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