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赵月华 《台州学院学报》2010,32(4):54-57,66
古代汉语里存在着大量的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并且往往是其他类的实词活用为动词。从词性方面来看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数词用作动词。从用法方面来看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一般用法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动词。另外,古代汉语里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谈词类活用,应该注意这么几个问题:词语"本用"与活用的辨别,一般用法与特殊用法的辨别,特殊用法与特殊用法的辨别等。  相似文献   

2.
词类活用是对现代汉语现成的语法规则的突破和“偏离”,是汉语词性相对自由的特点的具体体现。本文拟从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语法角度,以名词、形容词、动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作较为完备探讨,试图廓清一些争议未定和模糊不清的认识,以期对现代汉语词类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讨论英汉翻译中词类转译的问题:一、名词与动词的相互转译。二、形容词与副词的相互转译。三、名词、动词与形容词、副词的相互转译。四、动词与介词的转译。通过例句,对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形式加以对比,进一步认识它们的不同特点,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词类转译”这一翻译方法和技巧,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名词表达动词语义是英语语言表达的特点之一这一事实,本文从英语民族的不同思维习惯出发,根据名词与其他词类的不同搭配,从语义的角度,探讨了名词表达动词语义的表义功能、与用动词表达动作语义的差别、翻译及其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5.
夏云秀  万芸 《考试周刊》2014,(45):82-84
名词和动词是语言的两大基本词类,历来学者们对名词和动词的研究缺乏在名词和动词的根本词类属性的基础上识解其特性。作者在基于Langacker认知语法阐释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框架理论,对动词和名词两大基本词类进行识解分析,指出名词以物质实体为原型,凸显事物;动词以力的作用为原型,凸显过程,描述二者以实物在空间里接触为原型,以便探析实体在域内相互作用的名词和动词的词类属性本质和关系。  相似文献   

6.
动词性成分充当宾语时,动词性成分的词类划分,语法界众说纷纭。范畴由一组特征形成,而范畴成员却并不体现所有这些特征,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从英汉比较角度看,英汉动词性成分充当宾语时的词类在整体上都是名词性的,但又带有不同于纯粹名词的特点,它属于非典型宾语词类。非典型宾语词类充当宾语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从跨语言角度看,英汉两种语言里,典型宾语的位置在谓词之后,典型及物句法结构模式是主谓宾,它所接示的语序也表现为典型语序。但在非典型及物句式语序上,汉语则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这内在原因和汉语重意念的文化内涵相关联。  相似文献   

7.
近年学界对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争议颇大。历代学者对这一语法现象时有论述,明确了术语,认识到是一个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所涉类型中名词作状语和动词作状语是古汉语名词、动词的特殊语法作用.使动、意动是动宾特殊意义关系,均不属词类活用;词的兼类与词类活用可从语法音变、使用频率、词义派生显示区别.由此对词类活用作出新的界说。  相似文献   

8.
从上个世纪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到现在已五十余年了,这期间,语言学界一直坚持着对词类问题的研究,这一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无论是从理论出发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关于词类的本质问题和区分词类的根本标准及各种词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讨论和广泛的探索.但汉语词类还存在着各种各样悬而未决的问题,并且汉语词类体系各家有相当大的差别,这些都是有待深入讨论的.在此,我们在认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动词数据库和现代汉语语料库来重新认识"名动词"的归属和地位问题及它的使用频率和功能.从实践方面来看,对于"名动词"这一问题重新提出并进一步研究,对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的自动切词和确定句法关系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相似文献   

9.
冯璐璐 《文教资料》2014,(29):117-119
认知心理动词是心理动词中认知性较强的一个类别,对认知心理动词进行句法分析有助于词类成分界定和语句分析。本文着重从认知心理动词在把字句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否定形式和重叠形式几个方面来对认知心理动词进行句法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这种语法现象在如今的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中有些已经不复存在了,而在开封方言中有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依然存在,这可以说是开封方言对古代汉语语法的继承。开封方言中的词类活用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为动词,形容词用为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用为动词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新华新词语词典>中新的双音节复合动词类词语进行考察,对每个双音节复合动词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从语素及其结构关系中找出新双音节复合动词的构词方式的特点.通过统计主谓式、述宾式、述补式,联合式,偏正式五种结构关系在双音节复合动词中出现的数目,和"n n""n v""n a""v v""v n""v a""a a""a n""a v"九种构词类序在新双音节复合动词出现的数目,以及五种句法关系在主要构词类序的出现次数,进而从宏观上把握了新双音节复合动词的语素构词规律,是以语素按"v n"排列的述宾结构为主要构词方式的.  相似文献   

12.
"词类活用"现象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术界认为活用的词改变了词性和基本功能。本文将结合句子成分和语义关系进行大量例句分析,以此来探究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特点,从而判断名词活用作动词是否符合"词类活用"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中,英语的词类转换现象在不断增加,而名词转化为动词又是现代英语转类法构词中最活跃的一种。所谓名词动化,就是通过词类转换法,不需要另外再加词尾就直接把一个词从名词转换成动词,从而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功能,成为一个新的动词。这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因为各种语言一般都是先有名词而后产生其他词类的。英语发展到今天,它已逐步从一种综合性语言转变成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却很少谈到动词活用为名词,这是词类活用理论的一个缺陷.有些学者将词类活用称为"体用同形",不再强哪个为主用,哪个为活用,显示了汉语中名词、动词的地位的平等,这也引发了我们对配价理论的思考.配价不应该只是以动词为中心,名词的意义特征本身也要求以其为中心联系一定的动词论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体用同形".  相似文献   

15.
张海学 《考试周刊》2011,(48):37-37
古汉语中,本属某一类的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暂时失去它原有的语法特点而临时具备另一类的语法特点,产生另一类词的意义,这种语法现象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多是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 一、传统名词活用说的概述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在古代汉语中也经常用作动词,但必须由上下文来决定。当我们发现一个句子里有的名词用它原来的意义已经解释不通,并且在句子中有了动词的性质。居于动词的位置,这个名词就是作动词用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为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文言文备考中必须把握又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等七种。  相似文献   

17.
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是从古代汉语中沿袭继承下来的,深深地打上了古代汉语的烙印,遗存了许多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对成语中词类活用的语法现象进行了探析,具体分析了成语中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以及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以加深对汉语成语中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成语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
李萍 《怀化学院学报》2005,24(3):109-111
从词类的角度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谓语,并得出结论:英语中的谓语必须含有动词而汉语中的谓语词类要多样的多:有动词,名词,形容词,还可以是短语(或词组)。最后,对短语谓语的分析提出了问题:这些短语谓语是主谓谓语,联合谓语还是四字成语谓语。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确定规则,对24种语言中60个基本核心词(包含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等6个词类)的义项进行统一收集、整理,对不同词类的词义引申数量、能力进行量化分析,并对词义引申特点进行归纳。结果看到,基本核心词引申数量在4左右。总体来看,动词的义项数量最多、引申能力最强,形容词、名词随后,副词、数词、代词义项较少、引申能力较弱。具体语言中各词类的引申数量排序存在区别,语言系属对基本核心词引申能力的影响较小。本文还通过隐喻、转喻的认知框架,对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词互相引申的情况进行了特点归纳,通过相似性和相关性对其进行解释,对词义演变涉及的义项数量、方式等,做出了有据可依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英语动词是词类中比较复杂的一种,学习者对动词习得和运用有较大的困难。原型理论对动词的一词多义、由形容词和名词通过动词化过程转化而来的非典型动词以及通过词缀转化而来的边缘动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认为动词是一个原型范畴,内部成员有中心与边缘之分,其中心成员在语义上更多地体现出动词特征,而边缘成员不仅具有动词某些语义特征,还与邻近词类范畴的一些语义特征相似。因此,关注词汇的原型义项是动词习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