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业文 《天中学刊》2005,20(3):111-114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由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由于历史的局限,这部完法的制定时机及其出台的宪法本身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足。如制宪条件的不十分成熟,以及指导思想、宪法观念、立法程序和宪法监督体制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我国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所确立的宪政体制和原则,既适合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又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其坚持集体本位,坚守民主价值,注重伦理入法,较好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资源整合,人权实现和人际和谐,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1954年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共4章106条。■1975年宪法:这部只有30条的宪法由于产生于“文化大革命”中,特别是由于“四人帮”的插手,存在着严重错误。■1978年宪法:取消了1975年宪法中的一些错误和不适当的规定,如“全面专政”等;恢复了1954年宪法中的一些好的原则和制度,如恢复人民检察院等。这部60条的宪法很快又做了两次局部修改。■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宪法。该部宪法颁布后又进行过局部修订———1988年规定土…  相似文献   

4.
回顾新中国历次宪法制定与修改的历史,其中,2018年宪法修正案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典型特征。分析新中国宪法修改的成效:既实现了依法治国目标的确立,又体现了人民的意志,还保障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总结新中国宪法修改的经验:我国宪法修改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严格的宪法修改程序,要保持与时俱进,要体现宪法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近50年的社会主义宪政史,既书写了她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崭新历史篇章,也留下了发人深省的足迹。考察新中国曾有过的四部宪法的酝酿、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其各自命运和频繁修宪的历史。探寻其背后深层次的动因及其历史渊源,皆由于宪法的确认、证成功能及其所依的政治和社会资源的变迁所致。基于此,须对新中国频繁修宪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的宪法文件,他的制定和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蓬勃发展的苏维埃运动提出加强统一领导的要求,民主情绪的高涨要求加速民主宪政的建设,各地革命和法制建设的经验为制定宪法打下基础,共产国际的帮助和苏联的样板为制定宪法提供外部帮助,这些条件最终促成<宪法大纲>的出台.  相似文献   

7.
苏联宪法与我国宪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采用了苏联1936年宪法为监本的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理论和原则,制定了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随着社会主义宪法的发展,我国逐步摆脱了苏联宪法在和结构上的缺陷屯较完备的1982年宪法并进行了三大次修改,加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了我国的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我国宪法制定修改情况的简单回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20日通过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新中国的第二部宪法。粉碎“四人帮”后第五届全国...  相似文献   

9.
宪法大事记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发挥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为1954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共4章106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来,已先后有过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四部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建国四年后制定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还不具备制宪的条件。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它在总结胜利成果和确立国家制度方面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经过近四年的建设和发展,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已逐步成熟。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后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 ,着重从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上强调监督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吸取了建国以后党在民主监督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 ,强调制度监督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 ,为党和国家的权力监督由“人治型”向“法治型”的过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监督思想在可操作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培养观与建国初期中共青年培养思想及青年培养工作的历史实践一脉相承,两者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关系,后者为前者奠定了理论和历史基础。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建国初期我们党领导青年培养工作的历史实践及基本经验,对于我们用历史思维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培养的相关论述,进一步做好培育时代新人的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博弈视野中的国家与农民——以粮食统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上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道路.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要兑现对同盟军--农民的幸福承诺,另一方面又要使整个社会实现现代化,让国家步人社会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与农民的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但也有相互冲突的地方.从而形成国家与农民问的利益博弈,引出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其中就包括粮食统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是同党的历史发展相联系的,经过延安时期、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逐渐锻造成为光荣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并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丰富经验。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解决了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使我党首次成为局部地区的执政党,毛泽东作为其领导者,开始了以执政党领导者的身份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实践。对毛泽东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予以反思,对于加强当前执政党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民主,即执政与民主的法治化,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本思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与历史任务转变的历史选择,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这是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方式,这是中国现实、国情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刘少奇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对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他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探索者之一,他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并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思想观点属于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所提出的许多创造性设想都可以说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先声,是我们今天制定各项政策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不间断地开展反贫困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经验。党在建国初期提出“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反贫困斗争的序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小康行列,反贫困斗争取得初步成效;进入新时代党提出全面实现小康,打赢扶贫攻坚战。中国共产党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创性地提出“四个现代化”伟大纲领来擘画小康之路,取得了反贫困斗争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重要的历史任务,集中起来就是发展问题,发展成为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全部活动的主旋律。重视发展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因而,系统梳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演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党的性质的理论,即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后来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建国以后,对党的性质的认识一度出现倒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2年十二大和2002年十六大两次对党的性质的重新表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性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