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音乐作为中国固有的音乐文化形式,始终相伴于中国人的历史文化演进,传统音乐具有其特殊文化功能,它扎根于中国文化的语境中,服务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近现代以来,传统音乐逐步走向衰落,其固有的文化价值在当代有何意义,文中分析传统音乐在当代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探寻其中蕴藏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西方音乐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音乐带来了影响,从而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视,并进一步系统化地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关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领域也不够宽广。对记谱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关联进行分析和探讨,砂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古琴音乐文化的影响”,和“对佛教音乐文化的影响”来审视我国传统音乐的文化背景 ,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阐述了历史各时代的文化背景 ;儒、道的“和”之音乐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影响至深。阐述了我国古代“和”是一音乐的最高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4.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具有的时代价值众所周知.因此,加强高师传统民族音乐教育对于弘扬中国音乐文化、加速传统音乐与世界的接轨、发展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以及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孕育它的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打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质以及由此所衍生出来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以伦理为中心,强调中庸调合、实践品格,重视整体思维。  相似文献   

6.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矛盾的艺术,被人们讨论和研究,它贴近大众生活,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最自然的反应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所以音乐表达也更加质朴、随意。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下,衍变出一种独特演唱技法,并具有东方色彩的魅力,所以我们要明确传统音乐文化对流行音乐的重要意义,要拓宽传统音乐文化对流行音乐演唱技巧研究的丰富性认识,从而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进一步推动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力量和追求。因此,中国的传统民间音乐需要我们持续的传承下去。本着传承和发扬中国民间音乐之精髓、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目的,尝试让传统民间音乐走入幼儿固音乐活动,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让幼儿在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更获得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提高,从而体现幼儿艺术人格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种类较多,内涵丰富。但随着时代发展,异国音乐文化逐渐涌入,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遇到各种挑战,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工作的难度也逐渐增大。本文对传统音乐文化现状进行了简单概述,并针对现有情况对其传承路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民歌的发展始终是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新时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传统民歌的再次辉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的条件,把握时代的需求,让传统民歌实现自身的嬗变,促进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0.
略谈中国传统教育现代化的演进龚书铎文化具有传承性,它世世代代传衍下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体现出民族性.但是,文化又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不可能停止不前.文化的因时而变,表现出具有时代性.文化之所以具有时代性,是因为它根源于现实社会生活,是...  相似文献   

11.
维吾尔族是我国各民族中唯一使用三种音乐体系(中国、波斯一阿拉伯、欧洲)的民族.本文围绕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是如何在维吾尔族民族民间音乐中产生、发展进行探究:1、维吾尔族民族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2、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人种语言等方面的影响.3、伊斯兰文化对维吾尔族民族文化的影响.4、阿拉伯音乐对维吾尔民族音乐的影响.从而阐明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不可能是孤立的,它不仅同该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分不开,而且同周边的国家、民族、社会历史分不开.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与中国传统音乐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引发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冲突与融合。对于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全球化给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立足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借鉴与融合之路。据此,本文提出了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全球一体化的社会背景,要求我们用多元文化视角去接受差异、应对变革.多元文化语境下,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要丢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藏量丰富,并有很高艺术价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传统音乐文化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致使传统音乐不被群众理解和接受.在普通音乐教育中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是改变这一面貌的重要途径."十一五"规划中关于民族文化保护措施的出台等,使我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4.
多民族、多文化的世界,需要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以中国民族音乐为本,弘扬保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了解学习世界音乐文化"是中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原则。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观"需重视:转变教师观念,改革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尊重审美规律,用美的音乐来说话;紧扣时代脉搏,融入时代元素。  相似文献   

15.
“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且普遍流行的概念.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具有“忍”的特质.对中国人而言,“忍”的心理与行为不仅体现在理论上之“应然”且亦是一套“实然”的社会心理现象.“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浸淫、积淀的结果,有其特别的心理内涵与心理机制.作者试图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忍”的心理和行为作一中国文化上的溯源和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与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是紧密相连的。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尚“雅”、尚“静”、求“善”、尽“美”。从上古三代到今天,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作为一个支柱,始终支配和影响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要想更好地进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审美活动,就必须对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作系统的了解和清楚的认识。本拟从剖析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如何进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审美两个方面加以纲要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传统古筝乐曲的音乐线条较为单薄,很多演奏者在演奏时感觉索然无味,没有近现代创作乐曲的高难度技巧与纷繁复杂的和声效果,渐渐不为演奏者演奏。要解决这个问题,使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能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了解中国传统筝曲的一些特性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相似文献   

18.
贵和谐,尚中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它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和谐"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憧憬的一种社会景观。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继承和发展传统和谐观,赋予传统和谐观以全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社会价值、实践价值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从萧友梅对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音乐创作以厦音乐教育活动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在音乐上主张全盘西化的人,相反,他为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