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老的芷江在历史上有"全楚咽喉"、"滇黔门户"之称,战略地位十分显要.1936年10月,国民党航空委员会决定,将原拟定的洪江机场裁撤,改迁芷江,飞行场长由曾绍裘充任,16日起,在芷江白衣巷5号正式开始办公.  相似文献   

2.
“八年烽火起芦沟,一纸降书落芷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4月17日,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首次对外公布日本在芷江投降的一组彩色照片,这些照片是由当年美国飞虎队驻军芷江的通讯兵约瑟夫·德特意拍摄.  相似文献   

3.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武汉沦陷前夕,航空第九总站与航空第二飞机修理工厂迁往芷江.不久,长沙大火,又有一些国民党中央机关陆续迁到芷江.  相似文献   

4.
清末"湘水校经堂"力倡教学内容服务于社会实践而闻名全国,另一所与之完全类似的书院--"沅水校经堂",因其僻处湘西边远之地的沅州(即今芷江),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法院宣判:撤销县档案局的"1号通告" 2000年4月12日上午9点,举世闻名的抗战受降历史名城芷江,一起震惊全国的首例档案行政诉讼案,在县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正式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21日,侵华日军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遵命赴湖南芷江请降,至8月23日,芷江受降会商历时三天,日降使交出了侵华日军兵力部署图,接受了载有命令侵华日军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中国军队不待9月9日侵华日军在投降书上签字,就已根据在芷江先后送达侵华日军、侵华日军业已表示遵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接着,日本驻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大将,致电重庆国民党政府,询问投降手续。蒋介石派他的参谋总长何应钦飞往湖南芷江,并把陆军总司令部立即迁设芷江,到芷江进行洽降事宜。因为那里是抗战中的一大空军基地,又是一个湘西内地的小城,便于保密。笔者那时任重庆中央日报记者,8月21日从内部获知何应钦  相似文献   

8.
芷江鸭又曰紫姜鸭或仔姜鸭,自元朝以来,就是芷江侗民在中秋节、重阳节必做必吃的传统食俗。  相似文献   

9.
雄伟壮观的侗乡"龙津风雨桥"原为芷江"龙津桥",座落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城中,她横跨(舞)水河之上,连接东西两岸.桥长252m,比久负盛名的广西三江"程阳桥"还长185m.所以世人称之为风雨桥之最,是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侗乡风雨桥",并被收录世界吉尼斯记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惟一全面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盟国空军援华抗战历史的“飞虎队纪念馆”,坐落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机场北侧,是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的重要展区之一,由修建于1943年的中美空军指挥塔、中美空军俱乐部以及奠基石、中美苏三国空军纪念碑、新建成的展览馆、和平友谊林等组成。该馆所展示的1000余件抗战档案与实物,均为首次在芷江向世人亮相。  相似文献   

11.
在芷江“飞虎队纪念馆”内,记载着一位抗战时期著名的芷江中美空军陈纳德“飞虎队”中的空军英雄,他就是号称“云天鹰”的中国飞行员卢誉标. 1944年4月,旅居新加坡的爱国华侨青年卢誉标闻知日寇蹂躏中国大地屠杀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怀着对祖国的深爱、对日寇侵华残杀我中华儿女、掠夺我国家财富暴行的切齿仇恨,他毅然归国,报名参加空军,投入抗日洪流,参加盟军东方战略空军的飞行大队,来到湖南芷江机场担任第五大队十七中队中国空军飞行员.  相似文献   

12.
“芷江鸭”又日“紫姜鸭”或“仔姜鸭”,自元朝以来,就是芷江侗民在“中秋节”、“重阳节”必做必吃的传统食俗。  相似文献   

13.
芷江是湖南西部的一座宁静秀丽的古城。明山叠翠、秀水拖蓝、龙津春浪、雁塔秋风、谯楼月朗、景星庆云、七里桥松等八大名景,点缀在古城内外,使这座古城更加绚丽多姿。在抗日战争时期,芷江曾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飞机上百次狂轰滥炸,致使这座美丽的古城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据统计,从1938年11月8日至1945年2月,破坏极为严重的轰炸就有38次。日军出动飞机513架次,投弹4731枚,炸死445人,伤393人,伤亡人数占芷江城当时总人口约8000人的12%(不包括沦陷区来芷暂住的人数),炸毁、焚烧房屋3756栋。  相似文献   

14.
雄伟壮观的侗乡“龙津风雨桥”原为芷江“龙津桥”,座落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城中,她横跨(氵舞)水河之上,连接东西两岸。桥长252m,比久负盛名的广西三江“程阳桥”还长185m。所以世人称之为风雨桥之最,是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侗乡风雨桥”,并被收录世界吉尼斯记录。 芷江“龙津桥”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九年(1591)。  相似文献   

15.
杨颖 《今传媒》2024,(4):113-11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对芷江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进行调研发现,芷江县利用历史、民俗、生态文化资源优势,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和平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生态示范县,但也存在相关主体对芷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认识不够导致城市建设出现同质化现象、对芷江文化资源的专业化整合不足导致文化资源难以形成集聚效应等问题。基于此,从宏观布局和实践创新两个角度提出应对建议,旨在为同类型特色县镇进行文旅产业融合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谢士炎,湖南衡山人。黄埔军校长沙三分校第六期毕业生。1937年考入陆军大学,毕业后一路荣迁,官至军参谋长。抗战时期因战功卓著曾获云麾勋章,饮誉军界,被称为"武状元"。1945年日本投降后,谢士炎参与芷江洽降工作,任武汉前进指挥所主任,负责接收日伪部队。因严于职守,抵制军统特务发国难财,遭受诬陷,被蒋介石革职查办,关押数月。获释后对国民党的贪污腐化有了切身认识。1946年,谢士炎赴北平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任长官部高参,后任军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中,曾有一位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美国将军,自抗战开始从美国飞来中国后,整整八年,他以芷江机场为基地率领"飞虎队"和中国军人并肩战斗.用飞机和炸弹抗击日本好战分子的侵略行径,在中国空军战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记载.为惩罚日本战犯,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应有贡献.他先后被中国政府授予空军上校、准将、少将军衔,被世人誉为"空中飞虎将军".他就是克莱尔·李·陈纳德.  相似文献   

18.
1945年的初秋时节,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总部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到湖南芷江接洽投降,随后由侵华元凶冈村宁次在南京签字投降。这段有关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遭到失败的历史纪录,至今回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9.
蒋国经 《湖南档案》2011,(11):17-20
上世纪的二十年代初,在湖南芷江侗乡这个古老的小镇有一位传奇的女性,她毕业于桃源师范,1922年经刘少奇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出色完成党组织的各项任务。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有幸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米贝乡(1956年后划归新晃侗族自治县管辖)一蒲姓村民家中,发现了一件158年前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刊刻印制、由时任芷江县(1986年9月改为芷江侗族自治县)知县谢廷荣撰文公示的官府正式公告(见图一),其内容为谢知县诠释清世祖顺治皇帝亲拟颁布的《劝善要言》六条谕训.经蒲姓村民同意,笔者特将该件暂存于芷江档案馆、具有重大历史研究价值的档案原件向读者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