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进步,伴随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是思想观念更新的大潮翻涌。各行各业的发明创造、工作生产开始围绕着尊重人的个性、发挥人的价值进行,大众传播领域也不例外。这主要体现在电视节目的内容越来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说老百姓说的话,思考老百姓想的事,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电视节目的形式个性化与丰富性相结合,以求达到观众喜闻乐见的欣赏标准。举个例子来说吧,90年代中后期,一种以访谈形式为主要的节目类型兴起了、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报道》、《文化视点》、《东方之子》、《实话实说》、凤凰卫视中文台的《杨澜工作室…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访谈类节目是电视节目中收视率较高的节目类型之一,一般而言,访谈类节目是以访问和谈话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类型,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观众对电视节目类型的选择越来越趋向于高要求、高水准和高品味;尽管电视一些类型的节目收视率每况愈  相似文献   

3.
钟军 《记者摇篮》2010,(7):68-68
说到“访谈节目”,大家耳熟能详的也许有鲁豫的《鲁豫有约》、李咏的《咏乐会》、朱军的《艺术人生》以及湖南台张丹丹的《背后的故事》等等,这些都是有声有影的电视节目,而说到广播的访谈节目,关注的人就不多了。那么广播主持人应如何做好访谈节目,让“广播访谈”也能赢得大家的关注呢?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电视访谈节目发展成为最为流行的电视节目形式之一,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在西方发达国家,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电视访谈节目起步比较晚,且现在发展的还不够成熟。虽然,现在我国从中央电视节目到地方电视台,都拥有自己的访谈节目。访谈节目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提高访谈节目的质量将访谈节目做的出彩显得至关重要了,也成了  相似文献   

5.
访谈型电视节目是以“访问、谈话的形式展开叙述视角,表现鲜明主题”的一种节目形式。访谈形式不仅适用于“新闻深度报道,而且还大量应用于教育性、知识性、服务性节目”(见《电视研究》1994年第10期《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访谈型电视节目在西方国家流行已久,并被称为“话题节目”。著名的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名牌节目《60分钟》中的一些小栏目,法国二台超级电视明星伯纳德·皮沃特主持的《面对面》等。访谈型电视节目在我国大陆出现的时间不长,用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节目出现的时间更短。广东电视台《岭…  相似文献   

6.
徐迅 《视听纵横》2007,(3):61-63
目前,各种方言节目已经成为各地方电视台一种颇为流行的电视节目形式。可以说,只要打开电视屏幕搜索频道,就能看到不同的方言节目,有新闻类的、综艺类的、还有访谈类的。以浙江省为例,就有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温州电视台《百晓讲新闻》、宁波电视台《来发讲啥西》等等。这些方言节目几乎每个在当地电视台的收视率都名列前茅,市场份额也是数一数二。  相似文献   

7.
刘天鹏 《今传媒》2004,(4):34-36
应该说,经过几年的实践,全国以“说新闻”为主要播讲方式的电视新闻节目都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其中尤以北京台《晚间新闻报道》、湖南台《晚间新闻》以及江苏台《南京零距离》为代表。这些节目大都将镜头对;隹百姓生活,以平民化的视角,朴素的人本理念和广大电视观众平等地交流。这些节目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拒绝了以往电视节目贵族化的倾向,用老百姓的语言说老百姓身边的事,  相似文献   

8.
现在,各类电视节目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生活娱乐和消遣的重要渠道和工具。这当中访谈类电视节目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地方电视台创办访谈类节目的并不多见,最近几年才开始尝试这种节目类型。有些电视台虽然受多种外在条件的制约,没设访谈节目,但是在一些重大事件活动和关键节点上,为配合地方政府的新闻宣传也尝试做了一些访谈节目,所做节目播出效果均有一定的社会影响。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地方电视台访谈节目主持  相似文献   

9.
邢士利 《新闻传播》2010,(6):140-140
随着当今社会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传播形式.我国的电视节目类型日新月异.人们对于节目的形式和内容由最初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如今的主动需求.法律访谈类节目是近些年来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电视节目.在主持此类节目时要注意许多问题.这样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收视需求。  相似文献   

10.
李静 《新闻世界》2014,(10):85-86
电视访谈节目是我国电视节目基本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和优化访谈节目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有策划意识、协调意识、文化意识、交流意识,这些要素是访谈类节目走向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王璟 《视听纵横》2009,(4):107-108
做电视节目,少不了要采访形形色色的人,尤其是人物访谈类的节目和故事类节目,所采访的对象不是名人就是有故事的普通人,两者的共通点就是:他们都是有特点的人。  相似文献   

12.
我在编辑制作电视访谈节目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主持人的巧妙提问。而被访嘉宾精彩回答的时候,我都会兴奋得从编辑台前跳起来。做电视节目的人常说:做好的节目,先要能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电视访谈节目中的提问技巧是做好访谈节目的重要一环。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绝大多数信息起源于主持人的提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2015,(4):98
2015年是《企业家说》开播的第三年,从2013至今,该节目累计邀请40余位企业家代表和委员到访。这档高端访谈节目巧妙融合了两会和企业家两个元素,为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打开了新窗口,为企业家畅聊经济热点,与老百姓交流,提供了新平台。《企业家说》立足经济之声频率财经节目平台的优势,作为行业领军人物的嘉宾,以他们强有力的口碑传播助推了《企业家说》,强化了该节目"高端"访谈的定位和品牌,使听众有了收听期待。  相似文献   

14.
郑伟滨 《新闻窗》2011,(6):127-127
近年来访谈类节目大受观众欢迎,绝大多数的访谈类节目,都为电视台带来了不错的收视率。所谓访谈类节目,就是指节目主持人以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近期社会热点为谈话主题,以传播者和受众之间通过电视节目的实时交流为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15.
在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名人的各种言行举动时刻或主动或被动被公布着,名人访谈这一传统电视节目类型失去了原有的热度,需要破旧立新.江西卫视访谈节目《幸福21问》逆向思考,创新性地把名人还原为普通人,以话题为节目灵魂,聚焦每个人都关心的"幸福"话题,由"关注名人故事"转为"如何收获幸福"的大讨论,在访谈形式、融合传播等方面实...  相似文献   

16.
杨丽 《现代传播》2002,(3):68-70
在当今电视屏幕上 ,活跃着一批以名人为主体的演播室访谈节目 ,如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艺术人生》、《朋友》、《对话》、北京电视台《超级访问》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 ,此类访谈节目的初始形态应该来自于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是主持人和嘉宾两者之间的点对点的谈话。随着对电视节目参与性的呼声越来越高 ,人物专访也加入了观众参与的成分 ,形成多点交叉、点对面的新型谈话节目形态。此类访谈节目与一般谈话节目的不同之处在于 ,节目依托于“人物主题”之上 ,而不是依托于某一新闻事件、某一个案或某一话题。对于电视节目来说 ,将具有“…  相似文献   

17.
安铭 《视听界》2012,(3):111-111
近年来,传统的电视访谈节目被不断突破、变形并逐步渗透到各类形态的电视节目之中:新闻访谈节目加入了调侃、戏说、再现元素;民生访谈节目加入了模拟、假设、推理元素;娱乐访谈节目加入了纪实、仿真、演绎元素……其动机和效果不外乎提高收视率,适应观众喜新厌旧的收看心理。  相似文献   

18.
自1985年1月1日央视《经济生活》开播,1997年5月5日央视二套形成以经济节目为特色的格局后,中国的经济(财经)类电视节目逐步走到了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今天。然而,在所有的财经类节目中,除了以直播的形式为观众提供快捷的财经资讯服务外,几乎都以谈话的形式构建财经专栏和深度报道节目,这其中又以通过嘉宾访谈、记者对话、名家专访等畅谈成功人士酸甜苦辣的财经人物访谈居多。这类财经人物访谈节目对制作的要求与其它专题、纪录片有着细微的差别。本文将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人物访谈节目《商界名流》为例,谈谈财经人物访谈技巧。…  相似文献   

19.
国内电视访谈节目品牌经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艳霞  刘琴 《今传媒》2010,(11):34-35
目前电视访谈节目在我国电视节目中发展迅速,受到电视人的青睐。但我国电视访谈节目从业人员品牌经营意识淡薄,如何使一个电视访谈节目能有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从品牌经营的角度分两大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电视访谈节目品牌经营的战略步骤,包括传媒市场调研、确定发展目标和定位、评估自身执行能力、品牌传播和营销推广、品牌战略的持续性、一致性;二是电视访谈节目品牌经营的具体方法,包括节目的包装、节目的内容、开发延伸产品及培养新品牌。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于电视访谈节目的定义有若干。但比较通行的是:主持人和被访人就一定的主题在特定的场景下进行谈话的一种节目形态。大体分为访谈类、聊天类两种。有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的电视节目中,访谈类节目约占节目总量的2/3。虽然我国内地访谈节目的起步较晚,但如果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成熟的业界形态——《东方直播室》的诞生算起,至今已走过了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