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我常对同行说:我们也许不重要,但我们的工作关涉到人未来的幸福,所以特别重要。《一盏一盏的灯》这本书是几十位老师讲述的教育故事。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讲述者,但更多的时候,我是个倾听者,很多老师愿意和我分享他们的快乐。这些故事展示  相似文献   

2.
论叙述性人物的类型及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不仅在叙述中生成,是故事讲述人“讲述”的对象,同时还具有为叙述服务的功能,是在讲故事活动中发挥多种作用的“叙述参与者”。本文即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对具有帮助真正的作者讲述故事等功能性作用、充当故事讲述者的叙述性人物进行论述,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新的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3.
高婷 《父母必读》2022,(12):36-39
<正>这个故事也许可以成为每一个孩子在未来面对压力和困境时的一束光,提醒他们:拿掉面具,做真实的自己,大口呼吸。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过程,我们读的书、看过的风景都是在不断地探寻自我,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光》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勇敢表达,做真实的自己的故事,这也是作者陈希自己的成长故事。她用真诚的笔触创作的这个故事,不仅受到了大家的喜欢,也入围了金风车国际青年插画家大赛,这是全球备受瞩目的原创童书插画大赛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应当从孩子学龄前期起就经常与他们一起交谈、讲述和思考。 1.交谈。要与孩子谈论书中的事和内容,交流各种感受,一起叙述自己的各种活动。交谈时,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让孩子坦率地提各种问题,并给予评价,帮助孩子成为条理清楚、有自信心的交谈者和倾听者。这些活动会有助于孩子阅读和较快地吸收知识。 2.讲述。要给孩子讲述书中的故事、诗歌、童话等,这会大大提高孩子读书的兴趣。同时,还要鼓励孩子给家长讲故事。有些孩子一边装着读书的样子翻  相似文献   

5.
作家创作过程中最独具匠心的营运是用恰当的叙事策略阐释含义深远的主题。《黄昏里的男孩》讲述了一个越界并过度惩罚小偷的故事,小说中故事外叙述者以第三人称人物视角,冷静、客观地描述了一个并不惊心动魄的故事带给人的心灵震撼和对人性的拷问,揭示了小说所蕴含的哲学思索和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6.
《宠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一部力作,讲述了一个黑人母亲在逃亡路上无奈弑婴的故事。作品以多种叙述模式蕴含深刻的主题意义,以灵活的叙述手法和细腻的写作手法重现了黑人奴役史上一个心酸泣血的故事,揭示了黑人妇女遭受的种族歧视和压迫。  相似文献   

7.
<正>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指出:“小说家有三种基本可能性:讲述一个故事,描写一个故事,思考一个故事。”[1]《祝福》是鲁迅的经典小说,在这篇小说中,鲁迅为读者讲述、描写了一个叫祥林嫂的女人的悲惨一生。不论是初到鲁镇时三缄其口地“遮掩”其故事,还是再到鲁镇时滔滔不绝地“讲述”其故事,抑或是作为验证者主动“验证”捐门槛效果的故事、作为质疑者主动“质疑”灵魂有无的故事,祥林嫂是以自己为主角的故事的讲述者、验证者、质疑者。  相似文献   

8.
童年是人生中一段短暂而又宝贵的时光,它需要阅读,需要故事,需要文学。近年来,随着书香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童书阅读愈来愈受到广泛的关注,各种阶梯性童书阅读书目应运而生,童书推广的途径也日益拓宽。但是,静心思忖,在儿童阅读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一,有些教师及家长一味地追求孩子童书阅读的数量,只以“读过”作为评价标准,导致孩子阅读时光追求速度,内容浅尝辄止。  相似文献   

9.
在民间故事讲述活动中,听众自始至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对于故事文本还是对于讲述者,听众的角色和地位都是不容忽视的。在讲述之前,听众以一种先在的审美经验、艺术理解对故事文本和讲述者提出吁求;他带给讲述者精神上的满足并成就讲述者的威望;他的存在促使讲述者确定或调整讲述内容;在讲述过程中,听众的反应将直接影响讲述者的情绪和兴致,同时听众对于民间故事的稳定性、程式性、变异性的产生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说是一种叙事文体。任何小说,都包含着故事及其讲述者两个层次。作者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讲述故事,即他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叙述人以及他如何讲述故事,这是体现叙事文学技巧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它标志着叙事文学发展的水平。中国古代的白话小说,由于受宋代说话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  相似文献   

11.
《石门阵》之所以将一个情节并不复杂的故事讲述得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和高超的叙事技巧是分不开的。其中合理的叙述视角传达了深沉的创作意图,适宜的叙述节奏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灵活的叙述口吻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故事人物。  相似文献   

12.
倾听是实现商务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听的效果好坏决定了商务沟通的成败。然而,倾听并非只是听者单方面的事情。它涉及两个主体——倾听者和讲述者。倾听者的个人生理因素和兴趣、讲述者的个人因素以及倾听的环境等都会对沟通造成一定的影响。倾听者和讲述者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倾听顺利进行,产生更好的沟通效果。  相似文献   

13.
长篇小说的叙事特征在于好故事与说好故事能完美结合,故而叙事方式的技巧与艺术化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龚桂华长篇小说《苦窑》的叙事特征体现为以多维视角的现场开放式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家族间争斗与复仇的故事,表现了复杂多样的人物性格和深刻内在的人性,提供了长篇小说叙事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4.
《已故上校的女儿》作为一篇典型的曼斯菲尔德式的短篇小说,不仅延续了作者前期的写作题材和语言风格,更以典型的无情节写作手法,成为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曼斯菲尔德的《已故上校的女儿》在叙述时间方面运用了时间交替倒叙的手法,有意识地跳出了传统叙事时间;而在叙述视角方面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所不同的是,她更多地灵活采用第三人称外视角和人物有限视角,即有时由处于故事外的叙述者用自己的旁观视角客观冷静地叙事,有时又通过故事中人物的眼光观察和讲述。  相似文献   

15.
所谓叙述视角.讲得通俗一些就是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正如一件雕塑艺术品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效果一样.一件事情或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也会得出差别很大的结论或判断来。文学作品也是如此,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视角,会生发出不同的故事.每个叙述视角(即每个人或角色)讲述的肯定只是与自己相关的重要事情.展示的也自然只是中心事件的一个侧面.但将所有的叙述拼合起来,作品不仅变得完整.而且会获得极大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相似文献   

16.
文本解读: 《平分生命》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年仅十岁的小男孩当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医院却缺少血液时,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作者以系列动作描写来体现孩子的内心变化。赞扬了男孩的勇敢,表现了浓浓的兄妹亲情。  相似文献   

17.
正曹革非(芙蓉区育才小学)一、要讲出文字的丰富。讲述者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和思想,讲出文字的丰富性与感染力,这份力量传递到儿童的心目中将是永恒的。二、不只是讲文字。讲述图画书故事时,一定不能只讲述文字的部分,还要练习用语言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日子,在一所学校参加一个有关教育叙事的研讨活动。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几位老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围绕这几个故事大家来交流、评说、对话。几位老师的讲述生动而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看得出,他们经过了非常认真的准备,对所经历的事情有仔细的审视和深刻的反思,并且写出了书面材料,形成了叙事的文本?可以肯定地说,对于几位故事的撰写者(讲述者)来说,这将是一个十分难忘而重要的经历。这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对于参与者(特别是认真撰写教育故事的教师)的进步和成长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9.
从性别叙事学角度分析英国当代女作家詹妮特·温特森的小说《守望灯塔》的叙事策略。《守望灯塔》采用框式叙述结构讲述了女孩银儿和灯塔建造者巴比·达克两个不同故事。温特森以女性视角叙述银儿自身的故事,以男性宏大视角和女性私密视角交替讲述达克的故事,从而形成两个性别不同的叙述声音,最终女性叙述声音超越了男性叙述声音,实现了性别化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孙启民 《教育文汇》2005,(11):36-38
前些日子,在一所学校参加一个有关教育叙事的研讨活动。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几位老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围绕这几个故事大家来交流、评说、对话。几位老师的讲述生动而耐人寻昧、引入深思。看得出,他们经过了非常认真的准备,对所经历的事情进行仔细的审视和深刻的反思,并且写出了书面材料,形成了叙事的文本。可以肯定地说,对于几位故事的撰写者(讲述者)来说,这将是一个十分难忘而重要的经历。这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对于参与者(特别是认真撰写教育故事的教师)的进步和成长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