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步入青春早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快速发展,与异性交往的需求增多,容易出现"早恋"现象。教师和家长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处理异性之间的交往,尽可能从家庭、学校、社区等方面着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成长、良性发展的环境。主要对策包括:家长谨言慎行,为学生做榜样;学校尽力而行,消除男女同学之间的神秘感,营造"无邪"的异性交往场。  相似文献   

2.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随着心理和生理上日益发育成熟、性意识的萌发,都会对异性有好感并产生爱慕之情。有一种与异性同学接近、了解的需要,特别是进入中学阶段后,这种需要更加强烈,这是每个人成长历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人类世界是由男女组成的,学校生活中男女同学相互交往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成人既不能大惊小怪、品头论足、无端指责,更不能人为地加以阻止。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更应坦然处之,一方面应理解这一现象的自然性、合理性。另一方面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给学生必要的、及时的引导,让学生正确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时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青春期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1.随着大众传播的性信息量逐年增多,男女学生两性交往出现公开化、多元化、成人化的倾向。如某校初三女学生临别赠言的主要内容是:最难忘的时候——与未来老公约会时;最想做的事情——找个好老公;最开心的时候——与男朋友在一起。一些学生  相似文献   

4.
一、告诉学生:男女交往是必要的、正常的 学生知道老师是反对早恋的,但是他们把反对早恋与反对男女交往等同起来。在传统的教育中,即使不反对男女交往,但是为了少一点麻烦,也不会帮助学生认识男女交  相似文献   

5.
异性交往是中学生生理成熟的表现,正常的异性交往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家庭、学校、社会的不正确态度常常成为中学生异性交往不正常发展的催化剂。对中学生异性交往常常存在以下一些误解:一、学生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情。其实,读书只是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蓝星 《广西教育》2014,(17):1-1
不久前,徐州新沂市第一中学发布倡议书,禁止男女生在校园内结对散步,在学校餐厅或其他地方结对就餐,同乘一辆自行车,共用一把雨伞等10种行为。此规定一出台,引来国内一片哗然。学校出台以上校规,初衷是为了防止学生早恋。但是,早恋和男女正常交往完全是性质迥异的概念。颁布“男女交往十不准”铁规,虽然会让早恋的学生有所收敛,但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多数学生的情感困惑和正常交往问题。这种仅仅从管理者自身的利益和立场出发,为了自己管理方便和教育轻松,简单处理学生情感问题的行为,实际上是学校情感教育的“懒教”。  相似文献   

7.
90后学生给学校德育带来系列新的思考:学生张扬的个性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冲突常常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途径多样化又使学校的教育作用削弱,男女学生之间的交往要么特别幼稚,要么又过分早熟,正常的交往反倒成了另类。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德育策略,提高德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据四川新闻网报道:为了有效杜绝中学生早恋,成都盐道街中学在新学期制定了一个明确的制度,规定"学生异性之间的文明交往最近距离为80~100厘米,低于50厘米算亲密交往"。对异性之间在公共场所交往距离低于50厘米的,老师会对学生提出批评,情节严重的还要处分。一时间,这则消息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跟帖不计其数,立场和角度不一。一位名叫"sdfg卡卡"的网友说:"看来学校对学生早恋是要动真格的了!"一位名为"忧心未来"的网友说:"回过头来想想,早恋这事情真的没有什么好处。"网友"WO1994"说:"早恋一定要以在‘公众场合低于50厘米交往’的方式为评判标准吗?这好像有些形式化。"  相似文献   

9.
刘鹏 《师道》2015,(2):13
一份"平阴一中2014级男女生文明交往承诺书"在网络上热传。承诺书明文"规定"男女生交往的六大"行为规范",其中包括"男女交往至少保持44厘米以上,严禁抚摸异性头发,禁止给异性拎书包,禁止与异性一起在操场等地逗留"等另类规定。当日,记者联系到山东平阴一中相关负责人了解到,"男女生交往承诺书"一事属实,但属于高一年级背着学校擅自为之的。(见中国经济网)虽然平阴一中的"44厘米规定"并不代表学校,且已被叫停,但其奇葩的"光芒"却显然已经  相似文献   

10.
“90后”学生给学校德育带来系列新的思考:学生张扬的个性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冲突常常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途径多样化又使学校的教育作用削弱,男女学生之间的交往要么特别幼稚,要么又过分早熟,正常的交往反倒成了另类。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德育策略,提高德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贵刊04年第五期刊了游宇明先生所写的《最应该止步的是什么?》一文中提到,在学校女生宿舍门前立“男生止步”的牌子,“阻止的不止是男生,阻止的更是一种现代交际理念,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一种探索有效管理模式的进取精神。”并评论说:“男女同校曾被当作20世纪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对破除封建旧道德,促进妇女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提高,增进男女身心健康大有好处。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历史进入21世纪,经济、政治、文化的开放成为社会主流,男女交往日益显出其必要性的时候,我们一些以传播文明为己任的大学,居然抱着‘男女授受不亲’的封…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8,(5)
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的场所,它是教师耕耘的"责任田",更是学生收获的"庄稼地"。学校要求教师向四十分钟的课堂要质量,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就无任何质量可言。教师面对的不是死板的机器,而是一群活泼、有思想、性格各异的学生,为此,难免在课堂上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如何处理这些意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位女生因到男生寝室会友,被领导发现,报到学校政教处,有被劝退的危险。正巧这名女生的姐姐也在本校学习,为此,她姐姐给我写了一封长信。信中从各个方面讲了妹妹不应该受到劝退的处理。还说:“如果被劝退,妹妹和父母都承受不了这个打击,说不定就此会影响妹妹的一生。”这件事的发生不能不让我重新审视我们的管理,包括对学生恋爱问题的处理。我在想,男女学生的交往既然是天经地义的,在交往中彼此之间有爱慕之情,并表现出多一点的“交往”,难道不正常?如果同学几年,男女生之间连一句话都不说,那才是“危险”的!可是,现在一些学校,男女交往稍…  相似文献   

14.
说到青春期教育,“早恋”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家长和学生往往各执一词。一个中学生认为:男女同学互相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师和家长用不着大惊小怪。针对有些老师激烈反对“早恋”,一发现男女同学交往密切就严厉批评学生的做法,这个学生说,该不该谈恋爱是感情问题,与道德无关。而且,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相信学生能处理好他们的感情,不要过多干涉。一位中学的团委书记说:“早恋”这个词本身就  相似文献   

15.
说到青春期教育,“早恋”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家长和学生往往各执一词。一个中学生认为:男女同学互相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师和家长用不着大惊小怪。针对有些老师激烈反对“早恋”,一发现男女同学交往密切就严厉批评学生的做法,这个学生说,该不该谈恋爱是感情问题,与道德无关。而且,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相信学生能处理好他们的感情,不要过多干涉。一位中学的团委书记说:“早恋”这个词本身就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最初的几年里,由于年轻气盛对于学生的了解不够,加之教学经验不足,所以有些时候在课堂上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时,往往意气用事,常常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是非,结果适得其反,教育效果并不明显,还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几年前在我的课堂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至今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教训深刻。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学校的体育课是男女  相似文献   

17.
青春期的两性交往是学校心理咨询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班主任、父母经常采用的方式是"棒打鸳鸯",但结果往往让处于热恋期的学生感情更加亲密.本案例中,心理老师采用倾听、共情的方法,试图启发当事人思考在交往过程中彼此的个性特点、彼此价值观的差异、男女两性的差异以及成长经历的不同所带来的处世态度与方式的差异,以引导学生明白甜甜蜜蜜不是完整的恋爱,真正的恋爱从第一次吵架开始.恋爱,也是一种人际交往,需要不断学习.  相似文献   

18.
说“得体”     
一个正常的人要做到说话办事基本得体是比较容易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似乎是顺理成章、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是,写文章运用语言要做到得体,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小而言之,得体是用语恰如其分;大而言之,得体是“语言美感中的第一要素”。难怪有些富有经验的作家慨叹:十分得体的语言“实在难以找到”。 事实上,语言得体是作文教学对学生的最起码的要求,同时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很难想象,那些不得体的语言会在表情达意方面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恰恰相反,那些不得体的语言往往会影响人们的交往,贻误人们的工作,甚至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近年来,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制定的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写作的语言要求,除了要规范、连贯以外,特别强调要做到得体。  相似文献   

19.
《华章》2007,(10)
【背景】"男女同学(包括学生干部)商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须在教室、走廊等灯光明亮的地方。当教室、走廊等交谈地方无其他人在场时,不能进行一对一交谈……"7月初,广西宜州市一中出台的《男女同学交往若干规定》,引来学  相似文献   

20.
一、精细化管理,是对现代化学校的深入要求,但不是"事事精细化" 一提到精细化管理,就容易让人想到,把学校中的大小事情,都进行全面的管理;要让学校中的大小事情,都尽可能做到精细的程度.这样理解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片面的.不要说一所学校中的事情,就是家中的事,如果想把什么事情都做到位,也绝对是困难的,很多全日在家的主妇,也难以胜任这项工作.又如,学生把教室打扫到什么程度,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小事,只要教室的清洁程度没有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就没有必要要求学生把教室弄到一尘不染的程度.学校精细化管理,并不是把学校中的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而是尽可能地集中资源,把学校最重要的事情做好.所以精细化管理中的"细",并不是"细枝末节"的意思,而是"细分"的意思,也就是说,把重要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有发展空间的事情、没有发展空间的事情,在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区分开来,从而集中优势资源将其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