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亚娟 《文教资料》2010,(34):116-117
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的过程,又是学生学的过程,正确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及学生的角色和地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刘亚利 《教师》2010,(13):53-55
课堂教与学的研究和实践对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非常重要。许多教育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也积累了很好的实践经验,倡导“对话教学、理解教学和反思教学”三种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一些一线教师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没有取得满意的成绩,在“教”和“学”两方面改革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教学原则,是经过中外教育实践证明了的教育理论。“因教而学”则是近年来提出的学习理论,但其理论原理也是不容置疑的。他们的根本目的都是在于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使不同资源、不同秉赋,不同性格的人都得到发展。他们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为因果的;不同的是,研究的角度不同,着眼点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前.我让学生进行了学习准备,引导问题如下:1.写出关于小数性质的三个发现:2.提出关于小数性质的三个问题。课始,我先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准备情况。每组组长除了组织大家介绍自己的发现以及解决同组成员所提的问题.还在讨论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有意义的发现和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在学校中。和谐教育的重点是和谐教学。适应、协调、促进发展.即和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即教学。什么是“和谐教学”呢?教师以“和谐的方式”.让学生主动、生动、健康地得到“和谐的发展”.即是“和谐教学”。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从信息论的角度说,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整合,是一种动态,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教”、“学”因素所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在“和谐”的教学中,师生交往、互动、相互交流、流通、相互启发、补充以达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调整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巧妙地生成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更多的采用灌输式教读法,使得文言文教学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本文主要从洋思中学所提倡的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个角度来探讨与"灌输式"文言文教学的差异。笔者试图找出每一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建议,兼容并收,使之更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郜敏 《考试周刊》2014,(46):43-44
要让语文教育获得丰硕成果,就必须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两个基本点,重新定位教与学,收复语文失地。要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要优化情趣教学,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带着兴趣学。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教师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创造性地优化语文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实施,我们的教学观念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与学生"学",那么,在当代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来对待"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呢?本文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11.
林晓 《广西教育》2012,(33):62-63
生本理念下的“先学后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所谓“先学”,就是在教师未开讲、未引导、未明确相关内容之前,学生就主动、自觉地进行相关问题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学习,力争通过个人的力量独立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感受到了素质教育视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深远意义。必须改变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主要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主动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有意识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constra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pipet)提出的。他认为儿童是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是相互影响、促进以及推动的,由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两者的统一是非常关键的。但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仍未满足新课标的要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高中化学中的"教"和"学"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能对化学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高校的主要任务之首是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教"与"学"。高校的"教"与"学"分为三个层次:校级层次、院级层次和教师级层次。不同的层次,"教"与"学"的内涵是不同的,怎么搞好三级层次的"教"与"学",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初中数学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随着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教学发展的整体趋势,初中数学教育也要迎合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及相关目标,以新课程为背景进行具体教学。要想把握好初中新课程的具体要求,需要教师注重"教"与"学"两个环节。简要分析了初中新课程条件下数学教育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提高综合能力,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关键。没有教师教师"教"的主导,就没有学生"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决定着学生的"学"。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学生,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好体现。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中,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所占用的时间比最少要达到1︰2。为了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还要优化教师的"问"、鼓励学生的"问"。要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就要优化学生的"练"。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会一改往日容颜。  相似文献   

18.
赵刚 《考试周刊》2011,(42):171-171
新课程改革以来,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大多数的教师已经认识到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从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得"。观念的改变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但是如何让学生摆脱对老师"讲授"的依赖,培养其"自得"的意识,就要让"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讨论了“教学生会学”的含义、意义和方法,并举出数例子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王涛 《湖北教育》2010,(4):49-49
正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品质,促进教学的内涵发展,实现"教"与"学"的无缝对接,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