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那年寒假回老家的时候,刚好赶上吃冬笋的季节。爷爷挖来一大筐冬笋。看着那肥嘟嘟的竹笋,我欢喜得不得了。我问爷爷从哪里挖的,爷爷说从竹林里挖的。妹妹问爷爷用什么工具挖,爷爷告诉我们:用锄头挖。我问爷爷怎么挖,爷爷说:在竹林里走,如果感觉脚底下有凸出来的地方,不出意外的话,就找到了竹笋。这时候用锄头刨开就可以找到竹笋了。  相似文献   

2.
挖笋     
寒假里,我最喜欢的一件事要数去三姑家挖笋了。那天,我们来到三姑家。我闲着没事干,便找了几把锄头,要堂哥和表哥带我去山上挖笋,他们答应了。三姑家旁边就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我们来到山上,看见一片青翠茂盛的竹林,我们就左一下右一下地挖了起来。我想:笋应该是长在松软的土下面的,因为笋钻出来时会把土钻松。想到这儿,我便在松软的土下面挖了起来。堂哥看见了,说:“这些松软的土是被别人挖过的,你还去挖干吗?”我听了,吐了吐舌头。我一心要抢在哥哥们之前挖到冬笋。果然没过多久,我就找到笋了,我高兴得大喊大叫。堂哥闻声跑来。我得意…  相似文献   

3.
挖冬笋     
吕晨辰  郑燕儿 《作文》2020,(4):20-20
周末,我们来到外婆家。爸爸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到山上挖冬笋。So easy!准备好小锄(chu)头和袋子,我就跟着外公和爸爸上山了。到了山脚下,抬头望去,满山的竹子,风吹着竹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学着外公的样子,这里挖挖,那里刨刨,累得满头大汗。冬笋却像和我玩捉迷藏一样,我怎么都找不到它。我气得扔下锄头,想要放弃。  相似文献   

4.
挖凉薯     
暑假的一天早晨,我和爸爸去挖凉薯。我拿着一把小锄头,就兴冲冲地出发了。来到山上,爸爸先给我做示范。“看起来挖凉薯还很容易嘛!”我一边对爸爸说一边迫不及待地拿起锄头挖了起来。我用左手抓住凉薯的茎,右手拿起锄头就对着凉薯用力挖了下去,谁知,那个凉薯被我挖得稀巴烂了。  相似文献   

5.
势不可使尽     
小时候跟爸爸在田地里翻土,看到那一大片田地,恨不得马上就把地早点翻完,然后就可以休息了,于是手中挥动着锄头,用力地拼命地锄啊锄。当我用手擦拭额头上的汗时,旁边的爸爸,却不紧不慢地锄着。我跟爸爸说,你这样的锄法,要锄到什么时候啊?爸爸说,你别看我锄得不快,可是持久啊,而你也只不过是快一会儿,等一下你就会累得挥不动锄头了。我才不信呢,继续快速地挥动锄头。可过不了多久,我已经累得够  相似文献   

6.
挖冬笋     
!!!!!!!大年初五"阳光明媚"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我们全家到弋阳的太姑婆家!"#年!太姑前种了许多毛竹!我们正走着"爸爸突然喊道们看"这里有一个笋尖一样的东西"可能是春笑着说#$还没到春笋长出来的时候呢!现在笋'如果不把它挖出来"就会$"%在里面!接着太姑婆告诉了我们找冬笋的方法"她说#(如果地下有带$#&'&%(的()!*+"就说明这下面可能有冬笋)&于是"我们"%,-"+太姑婆说的方法去找冬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一处!爸爸赶紧拿.-/头来挖"挖了一会儿真的看见了冬笋"冬笋的根很01%("爸爸'&2了好大的31%"才把冬笋挖了出来!我和姐姐兴4&%地喊道#(好大的冬笋啊…  相似文献   

7.
挖地瓜     
暑假里我回老家帮奶奶干活,还在那儿做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就是挖地瓜。“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我哼着小调,扛着锄头和奶奶高高兴兴地上山挖地瓜。  相似文献   

8.
挖山芋     
我去乡下看奶奶,爸爸为了给我解闷,叫上几个小伙伴和我一起去挖山芋。 来到田里,爸爸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把小铁锹或小锄头,并且给每个人都分配了一块地,爸爸怕我们不会挖,还特地演示了一遍。  相似文献   

9.
三天的创业培训课结束了最后的一堂课。教授微笑着说:最后,请允许我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生长在农村,如果他要有一个好前程,必须读好书,考上大学。可是,他一连参加了两年高考,也没有考上大学。这年的冬天,他跟随父亲上山挖冬笋,父亲告诉他,挖冬笋有一个诀窍,就是顺着竹鞭挖。孩子找到一根竹鞭,顺着鞭往下挖,很快挖满了一篮子竹笋。但猛然发现,他已经足足挖了一百多米,他从来没有想到一根竹鞭可以那么长。父亲说:“竹子就是靠这样发达的根系维系着生命,你看到过山上有竹子枯死吗?”孩子如醍醐灌顶。过了年以后,孩子再次参加了复习,终于考…  相似文献   

10.
挖土豆     
土豆是家乡的特产,每逢夏季来临,土豆就开始成熟了。一天,爸爸对我说:“走,挖土豆去。”于是,我们一家拿着工具,来到了远处山坡上的土豆地。爸爸真不愧是老手,一锄头下去就挖  相似文献   

11.
种戒指     
12月1日童年的一天中午,我从抽屉里拿出一颗妈妈的结婚戒指,从洗手间拿出脸盆,再从柴房取出一把锄头,飞快地从屋里跑出来,找到院子中的一块沙地。用锄头挖了一个深洞,把戒指放入深深的洞内,再把洞用沙子填满。然后用脸盆打一盆水,浇一些水,我祈祷戒指能快点长大,长成一颗有许多戒指的戒指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妈妈的手     
我的妈妈是一个农民,她的手非常勤快,从我记事的时候,就没有看见这双手闲过。我家后院有一块菜地。一有空,妈妈就扛着锄头、拿着铁锹,在地里挖土、除草。她种的莱一年四季全家人都吃不完,有时还拿到街上去卖。妈妈是插秧能手。插秧时,只见秧苗在她的手上快速地翻动,却看不见她的手。一眨眼的工夫,一行行整齐的秧苗就出现在她面前。街坊邻居都说,妈妈的手插秧比插秧机还要快。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的早晨,空气清新,窗户上涂抹了一层温暖的阳光。微风带着湿润的气息,轻柔地唤醒了我。窗外,衣物与搓衣板的摩擦声响起,奶奶一大早便开始洗衣服了。她的左手不灵便,洗起衣服却不显一点笨拙。我赶紧起床,洗洗脸,跟奶奶一起忙活起来。过了一会儿,爷爷肩扛锄头,手握菜籽,大步走向屋后的菜园。我连忙上前接过锄头,跟着爷爷稳健的步伐,随他一同去种菜。刚进入菜园,我便急着去看我种的艾草——还没出苗,想必快了吧。我真希望最近再下一场雨,艾草长出嫩绿的叶片。到达要种菜籽的地方,我照着以前种艾草时挖一排坑的做法干起来。“哈哈!种菜籽哪有这么种的?”说罢,爷爷接过我手中的锄头。  相似文献   

14.
挖鞭笋     
星期天,外公带我上山挖鞭笋。我想这笋长长的横着藏在泥土里,一定很好找,也很好挖,就暗下决心想露一手,省得外公说我只会吃笋不会挖笋。来到外公家的承包山上,我跟在后面,仔细寻找。不一会儿,外公就找到了一株笋,只见他不慌不忙,用锄头小心翼翼地剔去四周的泥土。啊!白嫩嫩的笋芽儿露出来了,外公瞅准位置,使劲一掘,  相似文献   

15.
罗琦雯 《新读写》2013,(6):32-32
奶奶的炒年糕食材也没有什么稀奇,不过是年糕、雪里红、冬笋和肉丝。不过那年糕是奶奶自己打的,雪里红是自家地里种的、奶奶亲手腌制的,冬笋是自家后山挖的,那肉是奶奶在肉铺上精心挑选的。经奶奶巧手烹调端给我的炒年糕,年糕糯、雪里红鲜、冬笋脆,  相似文献   

16.
挖笋记     
下了几场春雨,满山遍野长满了竹笋.人们都带好工具来到山上挖笋,我们也不甘示弱. 一来到竹林,我就开始仔细地搜索竹笋,但是却怎么也找不到.因为竹笋的颜色和山上泥土的颜色差不多,黄黄的带点褐色,而且大笋大多被前面的人挖走了,小的才露出一点儿脑袋,很难被发现.终于我在一棵又高又粗的竹子旁边,发现了一棵毛笋.我赶忙蹲下身子,拿起小锄头,小心翼翼地扒开竹笋边的土.挖了一会,我觉得差不多了,用手一拔,结果一下把笋拔断了.妈妈走过来和我说最好的还在下面呢!于是我又继续挖起来.果真挖出来还有一大截呢.经过这第一次找笋、挖笋,我有了一点经验,找笋也变得容易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临近霜降,这是我们朝阳山沟沟里红薯开挖的季节.山坡上、地洼里,红薯地上的藤儿墨绿中略带些褐色,不时有兔子、黄鼠狼从地沿窜过. 爸爸妈妈都去山那边的县城打工了,家里就剩下七十多岁的奶奶和我.这个双休日,我和奶奶背着竹背篓和锄头,来到屋后山上的红薯地.我割藤,奶奶挖.割好一大片藤,挖好一背篓红薯后,我就往山下送一趟.  相似文献   

18.
挖红薯     
我们来到素质教育基地,进行一次生动有趣的综合劳动实践活动。教育基地的老师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才艺展示、农艺、陶艺……我印象最深的是挖红薯。老师说:“集合,上山挖红薯。”我们带着篮子、扛着小锄头、拿着小铲子直奔红薯地。我们每四人分成一组,有的  相似文献   

19.
北辰鲤 《中学时代》2022,(17):14-15
<正>小时候,我特别喜爱栽种花花草草。院子里的丝瓜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我都观察得一清二楚。妈妈见我观察如此细微,便慷慨地给予我一个光荣的称号——花草观察员。得此称号之后,我更热衷于观察身边的花草,常常忘记吃饭,乐此不疲。前几日,我从山里挖来了一株山茶花幼苗,兴高采烈地将它带回了家。我从房间里拿出一把小锄头,熟练地在花池里挖了一个深深的坑,将山茶花幼苗小心翼翼地放入坑中,盖上新鲜的泥土,这便是它的新家了。  相似文献   

20.
挖竹笋     
到奶奶家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锄头,要爸爸妈妈带我去山上挖竹笋.竹林里,到处是密密麻麻的草丛和石头,没有路,竹子被风吹出的"沙沙"声在我耳边回荡,不时还传来一两声鸟叫.突然,在一株高大粗壮的竹子旁边,我发现了一个已冒出土面许多的粗大的竹笋.没等爸爸妈妈开口,我就兴冲冲地冲了上去,打算把这个好不容易才发现的"宝贝"挖出来,却被爸爸制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