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生”是“儿童”众多社会角色的一种,“学生文化”不同于“儿童文化”。我们在学校中见到的“学生”往往是“单向度”的儿童,是“教育对象”或者“教育主体”,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对“学生”认识不足,更缺少对完整的教育对象“儿童”的认识。将儿童科学引入教师教育课程是向“儿童发展本位”的教育原点的回归,也是我国未来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将儿童科学贯穿到教师教育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作为典型的“儿童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2.
杨四耕 《教育》2014,(29):1
教育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他的学生柏拉图说:教育非它,乃心灵转换。归根结底,教育是影响儿童精神成长、温暖儿童心灵的事业。教育就是要用全部的心灵让儿童温暖地成长。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激情点燃激情,用爱心浇灌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这就是教育的追求。我们期待每一位教师拥有这样的情怀:做一个内心温暖的人。这不只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美好社会的信念。我们也不只是在推行自己的教育理念,而且是在推行一种美好社会的信念。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特色发展”是教育界炙手可热和被广为悦纳的两个词.也是备受关注的主题。什么是学校特色发展.如何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是每一位校长和教育人共同面对的话题,人们不仅期待校长具有深刻的教育思想.还要具有实践者的勇气。笔者从三个层面阐述对“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解、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教师这个职业。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作为一个教育人的身份,然后才是一名学科教师;基于教师职业的特殊使命,教师之爱应是一种复杂的艺术之爱。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常以“成人立场”来从事教育。教育者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用成人的思维思考儿童,想当然地要给儿童什么,希望儿童按照成人的意愿去做,把儿童仅仅视为教育的对象,忽视了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儿童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其实,每一个儿童,哪怕是教师眼中的“差生”,都是独立的、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生命价值的活生生的个体。“任何人都具有为生存、成长和促进自身发展的各种需求”“,只要提供了适当的环境,这种倾向便会显现出来,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我们的教育应该确立“儿童立场”,要了解每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成长需求,…  相似文献   

6.
新教育实验“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段阅读研究,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为每一位儿童寻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在接下来做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项目(以日常教育教学为核心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俗称“三专”项目)中,专业阅读的目标也是“为每一位教师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  相似文献   

7.
周增为 《上海教育》2022,(33):22-23
<正>“活教育”思想是站在儿童立场上的教育理解,包含了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在理解之上的教学指引以及作为教学规范的应用推广。学习“活教育”思想,可以从三个基本维度出发:第一,什么是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第二,什么是教师应有的能力;第三,什么是教育应有的成效。什么是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是“活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学的核心。教师需要知道儿童怎样,才能设计符合儿童需要的学习环境和过程。“知道儿童怎样”,是遵循规律的前提,也是教师所需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8.
读郭道胜老师的《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书,深感追求“教育,应让阳光洒满大地,让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跳跃,让美好永驻人间”的境界,应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而追求这种境界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正如郭老师所说:“儿童的名字叫什么,儿童的名字叫未来,儿童的名字叫发展……”让学生获得发展成长,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灰色儿童”,是小学班级普遍存在的群体:他们行为特征的“孤独”,对自我认识的不够深刻,来自班集体氛围和教师人格素质的影响,决定了“灰色儿童”的存在比例和角色定位。面对这批特殊的群体,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不可忽略他们的“生命存在”,教育的回应就是要求对“灰色儿童”建立主体意识,呼唤爱的教育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使“灰色儿童”回归到教师的视野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世博会被誉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运会”,人们期待上海世博会能给城市、区域、国家的经济、文化乃至社会文明的发展,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强劲的拉动力。这些期待无可厚非,但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世博会与教育的关系,世博会之于教育意味着什么,教育在世博会中应该有什么作为。这些问题凝聚成一个问题:我们对世博会的教育期待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六一儿童节,是全社会都十分重视的节日。每到“六一”,全国各地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儿童少年联欢活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团体都组织多种形式的为儿童“送温暖”、“送关爱”活动。作为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作为孩子的家长,在儿童这一盛大的节日里,我们应该有更深刻的思考:教育应为儿童做些什么?儿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如何给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  相似文献   

13.
当下,儿童“被成人化”已使儿童世界处在危险边缘,而儿童立场的缺失则使教育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儿童立场的确立是教育的根本旨归和出发点。要使儿童的灵魂转向,教育者的灵魂应当先于儿童转向。要正视儿童世界的存在,实现教育思想和行为的转变:教师要做长大的儿童,要保护童心,要积极面对成人和儿童世界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的重要他人,是学生心中的道德模范。教师公正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师伦理,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并评价每一位学生,促进其健康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不公正事件总在发生,但常常转瞬即逝,易被人忽视。研究从叙述两个真实而具体的故事出发,梳理并探究教师出现不公正行为的四点原因:落后的儿童观、教育中的性别差异、消极的刻板印象和被放大的教师权威。在此基础上,期待教师能够领悟教育作为一门慢的艺术的重要性,尤其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应同样尊重其为独立且平等的个体,理性反思应如何公正地对待与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一、教育困境:教师怀有“过度(模糊)教育的越界风险恐慌” 在小学里,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特殊儿童。有的家长事先照会教师“我孩子比较脆弱,自尊心特别强.不能公开批评的”;更多的是孩子的行动介绍,他们有的公开叫喊“我有病”“我有多动症,星期天到上海去看医生”,有的威胁教师“别逼我做作业,要我做作业我就自杀”,有的以沉默、咆哮、破坏公物相对抗,我行我素,拒绝沟通。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都感到头疼。  相似文献   

16.
沈雁 《湖南教育》2005,(20):44-44
苏霍姆林斯基毕生提倡爱孩子,他说:“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儿童观与教育行为之间是相互构建、相互生成的。不同的儿童观决定了儿童哲学教育的不同理念和路径,儿童观的确立,在中外都经历了从单一平面到多面立体、从简单对立到复杂多元、从客位视点到主位立场的演变。儿童哲学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国家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的关注,我国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让儿童哲学不仅作为一门课程而独立存在,而且作为理念和方法向更多的学科课程乃至课外校外活动拓展延伸。儿童是属于未来的,也是体验和见证当下的;儿童哲学要面对的未来社会和未来学习是值得期待的;未来的儿童哲学教育,将走向对“人”与“智慧”的兼爱,走向哲学与学科及生活的融合,走向时时处处、人人可学的“大众哲学”。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内核,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的头号工程。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翔安第一小学以“追光教育”为学校核心文化,以培养“追光明师”为学校重要使命,构建“光明”教研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实践路径,即铸造师魂师心,尊重儿童,争做“四有”好老师;明晰成长路径,赏识儿童,力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具有儿童发展眼光,成就儿童,坚持“四个相统一”,提升教师价值观念,夯实教师专业素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相似文献   

19.
巴格莱的儿童中心观——对《教育与新人》的另类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瑞文 《考试周刊》2009,(43):23-25
要素主义是现代西方最重要的教育流派之一,它强调对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共同要素的继承和发扬。在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问题上.要素主义给人的印象就是倡导“教师中心观”。本文作者通过对要素主义教育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巴格莱的著作《教育与新人》的分析得出,巴格莱其实更倾向于“儿童中心观”.认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相似文献   

20.
作者针对近几年新疆南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农村学前儿童民汉双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从多个层面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来自六个方面:一是基层教育系统及农村小学管理层幼儿教育教学经验的缺失;二是学前双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模糊性;三是“学前双语班教师”幼儿教育教学的经验匮乏和任职心理准备不足;四是有关政策的“临时性”特点的影响;五是学前双语班“1:40”的师生配备比例的沉重负荷;六是幼儿家长对学前双语教育教学的低位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