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师》2013,(9):9
<正>编者按:不知大家注意到与否,许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存在这样的一个认识逻辑:要上一所好幼儿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上一所好小学、好初中,将来才能考上重点高中;要上一所重点高中,将来才能考上好大学,以后才能找到好工作。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看看当今诸多稍好一些的单位,在录用人员  相似文献   

2.
李立本 《成才之路》2009,(35):80-80
我国的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目前,社会和政府对待教育的问题上有很大的差异。对广大学生和家长来说,孩子能考上学(初中要考重点高中,高中要考好大学)是普遍的共同的愿望.鉴于这种情况,学校领导、老师必须要迎合社会的这种需求,不得不追求升学率,否则学校的信誉和名声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政府教育部门虽然不断强调素质教育,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衡量学生素质优劣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上一所好的小学,然后再上一所好的初中和高中,进而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是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憧憬的“三部曲”。为了要唱好这“三部曲”,不少家长从孩子上小学起,就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进名校。为上名校不惜一切代价,值吗?名校真的适合每个孩子去读吗?学生又如何看待家长为他们选择名校……  相似文献   

4.
黄家国 《教育文汇》2009,(11):52-53
都说天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盼自己的子女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工作。你看,许多县城的家长纷纷把孩子转到省、市示范高中读书,节假日里还陪同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许多农村的父母则千方百计把孩子转到城里来读书,并租间房子一门心思陪孩子读书。其实,孩子总是千差万别的,不一定都去挤高考“独木桥”;  相似文献   

5.
综观今天的儿童教育,存在着两种迥然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一种是"明天"教育观,一种是"今天"教育观. 所谓"明天"教育观,是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未来,今天所受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收获.例如,当孩子不认真学习时,很多家长都习惯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孩子--"今天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考上好大学.""今天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找个好工作."类似这样的话语,其实就是一种"明天"教育观的体现.正如斯宾塞所言,教育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为了明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去接受那些对其未来发展最有价值的知识,今天教育的成功与否有赖于明天生活的检验.在这种教育观下,儿童一辈子似乎都是在为了所谓"明天的彩排".  相似文献   

6.
上一所好的小学,然后再上一所好的初中和高中,进而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是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憧憬的“三部曲”。为了要唱好这“三部曲”,不少家长从孩子上小学起,就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进名校。为上名校不惜一切代价,值吗?名校真的适合每个孩子去读吗?学生又如何看待家长为他们选择名校……[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叶秀萍 《福建教育》2022,(36):10-11
<正>“人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我看来,中国孩子大都没有起跑线!”有一日,我的女儿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女儿表示,从小到大,她都将“考上一所好高中、好大学”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可到高考填报志愿时,才惊觉不知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只好随大流就读了热门的金融专业。虽然现在供职于知名的投资银行,拿着不菲的薪资,可她总是对这份职业缺乏一种“认同感”。女儿的心声深深触动了我,  相似文献   

8.
选择孩子高中就读的学校对孩子的高中学业成功与否非常关键,重点中学并不是对所有的孩子都有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让孩子努力挤进重点中学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和学业水平,选择一所适合孩子的中学,才能使孩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导刊》2006,(5):63-63
“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的话。近日,天津市妇联等部门举办的“母亲教育与和谐社会论坛”上,来自各地的专家提出:不能忽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特别是孩子们的母亲,要用自己的爱,教育孩子“从善如流”,让孩子从小培养博爱、同情、宽容等品德。专家提出:成人在生活中往往会给孩子灌输“社会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如何勾心斗角”等。家长的本意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别上当”。可是,这种教育要把握好尺度。在成人偏颇甚至错误的引导下,孩子心中善良的…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暑假里的一则消息,让人震惊。安徽一考生中考考了523分,没能考上当地的重点高中。母亲在查询了孩子的中考成绩之后,感到很是失望,由于平时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而且孩子平时的考试成绩很优异,家长以为孩子能够考上重点高中,却没有想到孩子考砸了。孩子曾经因为成绩优异而获得了许多奖状,家长都把奖状贴到了墙上,失望的母亲,感到脸上无光,崩溃了,把孩子的奖状一张张从墙上撕了下来,这一幕让人看后感到揪心。  相似文献   

11.
一个深秋的午后,秋日的余晖把校园中的一排银杏树涂染成斑驳的金黄色,在图书馆的浓浓书香中,高一&#183;一班举行了一个仪式——“与书籍相约”。这是每一届学生都要进行的仪式。语文科代表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女孩子,在走上图书馆的台阶前,我问她:“你们上高中之前读的课外书多吗?”“我的妈妈和原来的班主任不许我们读课外书,他们说那些东西对分数没有用;他们让我们学好数理化和外语,这样将来才能考上好大学。”从她惴惴的神情和吞吞吐吐的话语中,她在诉说着一个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今天的教育过于区分“有用”和“无用”了,于是教育义无返顾地走向了偏颇。  相似文献   

12.
面对孩子“千军万马争过高考独木桥”带给孩子及家长的双重压力 ,倾听着日趋高涨的素质教育的呼声 ,如何培养教育孩子 ,则成为家长首当其冲的艰巨任务和重要责任。对此 ,我就家庭教育谈点儿看法。一、分数并不意味着一切一个日本人曾批评中国家长说 ,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只会说三句话“听老师的话”、“上课认真听讲”、“好好完成作业 ,争取考上大学” ,从孩子上幼儿园一直学到中学毕业 ,甚至上大学。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及就业压力 ,导致学生及家长“唯分必争”的无奈之举 ,使孩子置身于“分 ,分 ,分 ,学生的命根”的应试教育之中 ,而…  相似文献   

13.
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高中教育将来能上个理想的好大学,出国读高中也是考虑中的方案之一。社会上对低龄化留学现象讨论比较多,各种观点都有,影响着一些家长的想法。这是一个值得和各位家长、同学认真探讨的话题。优秀的学生应该出国留学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把父亲分为“孩子之父”和“人之父”两大类。“孩子之父”是“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好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这种家长,先生斥之为“制造孩子的家伙”,因此称为“孩子之父”。第二类是“人之父”,这种家长“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三字经》里也说过:“养不教父之过。”可见,教育好子女是我们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5.
当前有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大学,纷纷选择让孩子学习美术音乐等特长,从其他方面入手,弱化文化课成绩在高考中所占比例,从而增加考上大学,尤其是考上重点大学的几率。就美术特长生而言,大部分的美术特长生的专业成绩都能够达到高考线以上,只要文化成绩再加把劲就能够上好的大学。然而,这其中有不少同学被英语拖了后腿,从而影响了其高考的结果。而本文主要针对如何高中美术特长生的英语成绩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以此来帮助高中英语教师在美术特长班的教学能够更好的进行,最终帮助到美术生,使其能够不被英语拖后腿,考上理想的大学。  相似文献   

16.
大家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怎样才算真正的爱?有的父母每天逼着孩子学习.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使他将来能考上好的大学,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过幸福的生活。可是孩子不理解,他需要的是现在生活的幸福。有的老师给学生布置很多的作业,说是“为你好,将来能考上好的学校”。有的老师因为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就动手打学生,受到批评还觉得很委屈,  相似文献   

17.
《家庭与家教》2004,(3):4-9
随着春天到来,中考的紧张步伐也不期而至。中考,不仅仅是考学生,更是考家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面对中考,家长的压力比孩子更大。中考是孩子所面临的第一道人生选择关口,它是一种分流考试,对于不上普高的孩子来说,中考意味着他的工作定向、人生定向,这是他人生中一件大事;而对上普高的学生来讲,考上一所重点高中,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大学的门槛。而在现实生活中,考上好高中甚至比考上好大学都难。在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往往就郡么几步,中考无疑是很关键的一步。家长深知中考的重要性,普遍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而参加中考的孩子大多不过十五六岁,对中考和自己的一生有什么关系并无认识。家长无形中会把自己的压力转嫁给孩子,有的则直接对孩子施加压力。结果事与愿违。这一期,我们就中考这个绕不开的家教大事,请专家和资深的中学教师为家长们把把脉,他们的提醒与建议,还有几十年的经验之谈,一定能给家长与孩子一些共同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分享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每个人将来都要走入社会,无论是在生活中、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要与人交往,与人交往中就会有分享存在,小的方面说合不合群的问题,大的方面说能不能在一个单位工作的问题,让家长从真正意义上明白从小就要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对于刚刚走出家门的孩子来说,和别人分享确实非常困难,但只要我们家园积极配合,达成一致,共同教育,孩子还是可以学会与人分享的.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教育》2005,(10):49-50
“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的话。大人的本意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可是,这种教育要把握好尺度,如果在成人偏颇、过激甚至错误的引导下,孩子心理中善良的成分会越来越少。在一些家长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实际上,没有善良之心的孩子也不可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开展艺术教育难,重点高中则更难,一级重点高中要创建有艺术特色的高中教育更是难上难。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学校怕、老师怕、家长怕、学生怕。因为弹琴、唱歌、跳舞、画画要挤占考试科目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影响高考升学。这一害怕情绪具有宽广的社会支持面。然而,宁波李惠利中学在推进新课改中,能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创建了一所具有艺术教育特色的重点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