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现代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应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过程,既有教师教的动态活动,也有学生学的动态行为。从教学目的来说,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教的动态活动要围绕学生学的动态行为来进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直  相似文献   

2.
按照现代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应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过程,既有教师教的动态活动,也有学生学的动态行为。从教学目的来说,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教的动态活动要围绕学生学的动态行为来进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直接反映出教学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周志亮 《广西教育》2011,(23):34-35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能发挥作用。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呢?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好”是为了促进“学好”。在相当程度上,教师“教”得怎样是以学生“学”得怎样为检验的。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因为,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指教师传授知识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学生的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而教师教则是为了学生学,以学为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6.
教育构建学认为,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互融共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的“教”只有与学生的“学”密切配合,同频共振,才能实现“教学相长”、“教学合一”.教育实践学认为,教师有效教学活动的实施,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深入的学习探知.同样如此,学生的高效学习活动,是为了推动教师深刻的教学活动.笔者发现,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将教师的“教”作为主要活动,忽视“学”进程的引导和指导,学生的“学”经常游离于教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施教的目的和任务,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当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才可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的活动。课堂上一切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材、教师转,先教后学的教学机制,使得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这种传统教育造就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下丧失了学的独立性和独立品格,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离开其一都不能称之为教学。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这是课改所需,更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广大教师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几年来,我从听到、观到的上千个课例中看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演绎着不同的故事,变幻着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论告诉我们,“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活动的过程,它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活动行为。“学”是“教”的目的与归宿,“学”制约着“教”的目标和进程,促进着“教”的提高,衡量着“教”的效果,“教”必须以“学”为基础和前提。但是,不少人却单纯地...  相似文献   

11.
王垠 《成才之路》2013,(15):41-41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教师无法包办代替。《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也就是说,"教"是为了"学"而存在,是为了"学"而服务的。否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违背了根本的宗旨。纵观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多“动”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是为了应用,为了今天和明天的应用。教学应以“学”为主。学生不愿学,教师得教学生愿学;学生不会学,教师得教学生会学;学生学得不好,教师得教学生学好:教师的一切“教”的活动,都得适应“学”的实际,“学”的需要。一言以蔽之:以“学”为中心,为“学”服务。谁真正明白这一点,谁就会放手让学生“学”。只有真正放手让学生“学”,才谈得上教学过程真正以“学”为主。不妨看看四十五分钟内的课堂。该让学生熟读的课文,学生往往得不到熟读的机会;应让学生反  相似文献   

13.
陈萍 《班主任》2002,(5):15-15
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把“学生不配合”挂在嘴边:一堂课上砸了,分析原因——学生不配合;一次活动开展得不理想,总结教训——学生不配合。由此,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学生配合教师,还是教师配合学生?教与学到底谁服从谁、谁服务于谁?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是第一性的,学决定了教;教是第二性的,教师要教学生学会、会学,教是为了学。在解决学生由不  相似文献   

14.
唐志刚 《贵州教育》2005,(20):38-39
教学活动从来就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无非是一种传递和转移知识的手段,最终目的仍落在学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学设施越来越先进,教学手段日益多样化,供教师选择的模式越来越多。但无论模式再多,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方面的活动,即教学互动。在教和学这一活动中,教师的教无疑是主导,学生处于从属地位,但学生是教师教的目的,教学双方最终能否达成共识,收到教的预期效果,是整个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课堂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好比生产商),能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踊跃购买生产商研制的产…  相似文献   

15.
佟贞 《四川教育》2014,(5):32-32
课堂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教与学是课堂活动中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学离不开教,教不能替代学.在英语课堂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粗放,缺少含金量.  相似文献   

16.
教学活动的条件—目的性活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客体关系范畴具有特定的含义和功能,它只适宜于用来描述教学活动中的部分关系,而不能描述教学活动中全部关系,尤其是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教和学之间的关系结构比较适宜于用“条件性活动”与“目的性活动”之间的关系范畴去描述和概括,教师教是学生有效地学的条件性活动,学生有效地学是教师教的目的性活动。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条件—目的性活动结构。  相似文献   

17.
程琼芬 《考试周刊》2011,(42):58-59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师生互动是老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它最终的目的是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提高,那么我们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互动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18.
课堂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双向协调活动,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和"学"的互动过程。此教学过程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勇于尝试,而教师的职责在于深层次的引导。在课堂案例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是内因,是活动变化的根据;教师的"教"是外因,是活动变化的条件,教师的  相似文献   

19.
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用自己“教的活动”取代学生“学的活动”,是当前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这种倾向下的教学设计普遍存在着着眼于“教师的教”而较少顾及“学生的学”,从教法入手而因于教学内容的双重扭曲.导致了教学中两种奇怪的现象:“教的活动”比较有结构,相对完整,而“学的活动”则非常零散,没有结构;“教的活动”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多样,而“学的活动”却非常机械,呆板单调。新课程呼唤“学的活动”丰富多样,呼唤“学的活动”完整而有结构,应把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教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的活动”教学环节就是对学生“学的活动”的组织.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  相似文献   

20.
正"课堂氛围"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共同营造并感受到的一种软环境,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之中,这样的课堂氛围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变教为学"主旨是把教师"教"的活动为主的教学,改变为以学生"学"的活动为主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