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很多人就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下简称《杜》)写了大量评论文章,作了极为有益的探讨。可是,我觉得有的问题还没有搞得十分清楚,也未见有人就冯梦龙改编《负情侬传》(下简称《负》)为《杜》而深入谈其得失。《负》和《杜》问世于同一时代,在题材、基本情节、主要人物方面均相同。但,一个湮没不传,鲜为人知;一个流传欧亚,脍炙人口。何以如此?笔者觉得,前者是文  相似文献   

2.
《情探》旧名《王魁负桂英》、《活捉王魁》,是京剧、川剧、越剧等许多剧种的保留剧目之一。有的演出全本王魁负桂英,也有的只演出《阳告》、《阴告》、《活捉》这几场。这本是一个古老的剧目。明叶子奇《草木子》说,“俳优戏文,始于《王魁》”;徐渭《南词叙录》说:“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可见这个剧目是南戏最早剧目之一,以后八百多年来,戏文、杂剧、传奇、近代地方戏都有此剧演出。宋官话杂剧有《王魁三乡题》一本,话本有《王魁负心》,戏文有《王俊民休书记》,元柳贯有《王魁传》,杂剧有尚仲贤《海神庙王魁负桂英》,至明代,则有阙名《桂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影视改编获得成功。改编对原著主题思想把握较好,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北宋末梁山农民革命斗争的史实。它的显著特点是:(一)英雄豪气震荡人心。(二)民俗情味浓厚醇郁。(三)悲剧色彩深警人心。不足之处是改编对智谋、计术在梁山革命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认识不足,因而反映在电视中的情节较为薄弱。这是白璧微瑕  相似文献   

4.
朱熹《诗集传》乃集诗经宋学之大成,其书博采众家,且多用文学观点释诗论诗,然朱子为理学集大成者,其解诗仍以义理为核心。笔者认为其义理解诗有得亦有失,呈现出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左传》一书使用联珠数量和种类之多、艺术水平之高都是“史”无前例的。其所取得的杰出艺术成就影响深远,以至在史传散文中形成了积极而广泛地运用联珠的修辞传统。为此,对《左传》联珠格运用情况予以深入研究,无疑将促进我们对《左传》语言艺术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6.
《史记》中"联珠格"大量而普遍的运用,对《史记》文章风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不仅在史学上、文学上,且在修辞学上都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2017年,电影《芳华》刷爆了朋友圈,人们或感慨那一代人的青春,或惋惜剧中人物的命运,或回忆自己逝去的青春等等。本文将原著和电影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大致总结出"内衣事件"、"触摸事件"、"装病事件"这三个主要事件,结合改编中的一些细节来分析电影《芳华》在原著基础上改编的得失。  相似文献   

8.
方方小说《万箭穿心》中女主人公李宝莉的悲剧命运源于人性中的"不平之气"和怨,但"不认命"的性格特点又使其有可能摆脱悲剧命运;同名电影既抓住了小说的精神内核、人物特点,同时又结合电影艺术的特点做了适当的改编,但在一些改编细节处理和演员表演上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9.
借助相关数据之比较、众多种类之列举,具体剖析《左传》对偶运用的艺术特色,以期为其语言风格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元末高明创作的南戏《琵琶记》,在美国被改编为音乐剧《琵琶歌》,于1946年搬上百老汇舞台。此次改编是一次文化疏离的文本重构过程,具体表现为新作与原剧表现作者辞仕、归隐思想和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丰富内涵相疏离,将文本重构为一部具有异域风情的爱情剧。重构中,原剧“情节多破绽”的问题虽有所规避,但又衍化出新的漏洞,造成此次搬演造势很大,但票房并不太理想,亦未获得艺术上的很大成功。《琵琶歌》在百老汇改编和搬演得失的探讨,对进一步理解和推进中国戏曲海外传播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福克斯公司1952年拍摄的影片《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根据美国“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好莱坞当年的编剧们有一套适应观念习惯的编剧法,虽老练但不怎么高明,尽管表达了了原作的主题思想和表现了原作的风貌,但他们将小说中那些精辟的警句和鲜活的情感,外化成一段遭遇和一场悲欢,像珍珠串成项链一样,最后变成一部有头有尾催人落泪的情节剧,这显然还不那么如人意。  相似文献   

12.
元代作家乔吉以唐传奇《柳氏传》为本事,创作了杂剧《金钱记》,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对其本事有了很多细节上的再创造。清代黄文旸在其《曲海总目提要》中对两篇作品细节上的差异做了简要的阐释,但未深入探析其变化原因。当代学者罗斯宁教授在其论文《两个韩翃形象的比较—看市井文化对元杂剧书生形象的影响》中,从宏观上考察韩柳爱情故事是在宋元俗文学蓬勃发展的影响下而发生的变化。文章旨在从微观角度出发,从故事细节的变化入手,结合元代特殊的社会背景和作家乔吉本身来考察其变化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叙事诗不发达,比较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在唐代以前只有《绵》、《生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寥寥可数的几首。到唐代才集中地出现了一批叙事诗,如杜甫的《石壕吏》,元稹的《琵琶歌》、《连昌宫词》,李绅的《悲善才》,刘禹锡的《泰娘歌》等。白居易在叙事诗方面,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故事的完整、描写的细致和抒情气氛的浓厚等方面。他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是其他唐代诗人和以后许多朝代的诗人的叙事诗不能媲美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故事情节虽不复杂,而艺术感染力却很强烈,表现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4.
《雷雨》采用的是“封闭式”结构,巧合情节较多.以血缘关系作为结构的纽带,成功地熔两方的三种悲剧形式的技法于一炉。写侍萍,吸收了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写法;(侍萍重新出现在周公馆.她饭力使女儿免人陷阱却偏偏落人陷阱,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捉弄。)2、写繁漪,吸收了莎士比亚式的“性格悲剧”的写法;(描写“她爱起你像一团火,那样的热烈,恨起你来也像一团火,把你烧毁的”。)  相似文献   

15.
高勇 《文学教育(上)》2009,(14):123-124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历来评价甚高,本文试图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来分析张诗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成就。所谓纵向,是指不同时期同名作品的对比分析,从现存名为〈春江花月夜〉的诗作逐一比照:所谓横向,是指同一时代相似题材的作品,选取卢照邻《明月引》来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雷雨》采用的是“封闭式”结构,巧合情节较多,以血缘关系作为结构的纽带,成功地熔两方的三种悲剧形式的技法于一炉。[1、写侍萍,吸收了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写法;(侍萍重新出现在周公馆,她极力使女儿免入陷阱却偏偏落入陷阱,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捉弄。)2、写繁漪,吸收了莎士比亚式的“性格悲剧”的写法;(描写“她爱起你像一团火,那样的热烈,恨起你来也像一团火,把你烧毁的”。)3、客观上揭示了造成悲剧的原因,并涉及到了社会上的阶级矛盾,则受了易卜生《群鬼》等“社会悲剧”写法的影响],用以反映民族的生活,从而写出了中国现代第一出真…  相似文献   

17.
浅谈《夷坚志》叙事艺术的得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取材、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刻画等方面分析、评价洪迈的笔记小说集《夷坚志》的创作得失,认为它发展了魏晋笔记小说,对《聊斋志异》等明清文言小说有一定影响,但它的艺术成就并没有跨越唐人小说,更远不如《聊斋志异》。然而《夷坚志》不失为中国笔记小说从六朝到清代渐趋成熟的过渡作品。  相似文献   

18.
我初读鲁迅《故乡》时,是在三十多年前,以后在中学任教期间又重读了数十遍,重要段落至今仍能背诵或非常喜欢欣赏这篇佳作。《故乡》发表于一九二一年,那正是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及军阀混战的变乱年代,广大农村颇于破产,农民到了饥饿、死亡的边缘。《故乡》就是这样的农村缩影,小说中的主人公——闰土就是这样的农村农民的典型。作者熟悉农村的情况,和农民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始见于明代宋懋澄的文言小说《负情侬传》,同时代作家冯梦龙辑入《情史》,且在其《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初以白话小说敷衍其事。本文主要通过文本的对比分析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补充对作者的创作视角进行深入挖掘,认为从《负情侬传》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的创作倾向发生了变化:宋懋澄是“借以言志”,冯梦龙是“借以警世”;尽管存在差异,作家不同的创作视角对我们深入理解悲剧发生的原因以及洞悉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对整个晚明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章杏玲 《鸡西大学学报》2015,(4):150-152,156
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一再被改编成电影,充分体现了他幻想小说经久不衰的艺术价值。无论是1959年版抑或2008年和2012年的两部新作品,这三部不同时期的电影,都是基于原著的原则上体现各自的改编特色。三部电影的成功改编都离不开电影导演对原著精髓的挖掘和想象的发挥。同时,在对电影美学充分展现的基础上也不忘把握观众的接受心理,使电影成为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结合,充分体现了电影改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