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波 《黑河教育》2013,(1):12-1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伟大、神圣的,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师爱,如同一缕和煦的春风,一束灿烂的阳光,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老师的温暖、关心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鼓励其健康成长。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和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  相似文献   

2.
正我的教学生涯已走过了34个春秋,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和连续担任整整30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浅谈师爱的魅力。一、热爱学生,信任学生所谓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即"师魂",是师德的核心;师爱应像慈母,像阳光。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要体现在教育事业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被爱护和诚挚所感动时,就会把自  相似文献   

3.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爱是教育亘古至今不变的主题。教育之爱的核心是学生。爱学生也是师德的灵魂。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一个学生的一篇作文,使我对“师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中也更加感受到它在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分量。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的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方向,对班级的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师爱,作为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关键和核心。师爱的具体表现应是,既要了解、关心和尊重学生,又要从严要求,从而使班主任工作达到更高的层次。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师爱则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爱。一般认为,师爱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所表出来的一种对学生的关心、热爱、尊重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等行为,也有人称之为教育爱。比起人类最本能的一种爱——母爱,师爱则体现为一种社会的、政治的高级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师,"工作想做好,师爱要先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班级如家,家中有爱;班规是绳,约束是爱;教师的信任、课堂教育更是爱。  相似文献   

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给问题学生一缕阳光,让师爱的温情去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是一个老师更高尚的品德。本文主要从关注细节,关爱"问题学生";俯下身子,善于倾听;以诚感人,慎用批评;坦然面对,善于沟通四个方面,阐述一个普通教师关注问题学生的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8.
师爱论     
爱,是人类基本的情绪之一,它是对人或事物表示喜欢时产生的积极情感。爱的产生,是由于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肯定性的体验,它给人以温暖和动力。爱,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教育蕴含的爱就是师爱。师爱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没有师爱也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除了教师和医生的职业之外,未必有其它职业需要如此多的热忱”。他认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给教师的建议》)。热爱学生,这对教师来说,不仅是必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需要,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9.
如何爱学生     
李丽 《广西教育》2008,(16):28-28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心盈注,情感丰赡,是做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爱学生是道德情感,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因此,师爱是“泛爱”,  相似文献   

10.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作为班主任要爱护全体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以细心、恒心、放心、关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用心谱写爱的乐章,让师爱在教育中绽放浓郁的芬芳.  相似文献   

11.
钱春玲 《山东教育》2012,(31):14-15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特别是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问题学生",往往容易被忽视、被冷落,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爱。我们只有放下架子亲近他们,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触动他们的心弦,用师爱  相似文献   

12.
师爱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条件 ,崇高的师爱有着巨大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教育的全部奥秘 ,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师对学生纯真的、自觉的爱 ,能使学生动心、动情 ,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力量。只有爱学生的人 ,学生才真正接受她的教育 ,这是教育的真谛 ,也是我从教二十多年的感悟。一、用爱心感化学生对于小学生来说 ,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爱是打开心灵窗户的金钥匙。要转变后进生 ,唯一的途径是付出更多的爱。他们的感情也很丰富 ,自尊心也很强 ,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寻找微小的发光点 ,加以肯定 ,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尊…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母爱和师爱 ,但师爱又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间的特殊的爱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 :“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因此 ,教师的爱不能停留在内心 ,仅工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 ,而应该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 ,外化成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 ,并用“爱”这把金钥匙去启迪每一个学生的心智。一、面向全体学生 ,施予爱心教师的爱心就是对学生的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师生活中的重要品…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师爱犹如一缕阳光.照亮着学生的心房。教师用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塑造着一个又一个灵魂,包括: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这种爱不同于父母天然的爱,它是人世间至高无上的爱.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人们常把师爱比喻为母爱。母爱是伟大的,但师爱要高于母爱,它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狭隘的个人私情或好恶去对待学生,而应带着祖国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工作岗位上已默默工作了十二个春秋,其中的酸甜苦辣别有一番滋味。下面将做班级工作的一些琐事和感悟与同行交流,希望得到更多的指点,使班级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关心、爱护学生爱,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泛泛流动的,师爱传导需要特殊性,尤其需要保护其自尊心,给以严峻的爱;有心理障碍易受到心理伤害的“差生”,需要细腻的爱;对倔强的学生要给予温暖的爱;对热情、好冲动的学生要给予明是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超过“父爱”、“母爱”,它应该是全面的。既要关心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取得成就的关键。因此,它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条件。(一)要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热爱学生,首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识。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爱满天下”,因此他才能为学生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有了师爱,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才有一条心灵的通道。它像一种魔力,具有神奇的作用,深刻地吸引和感召着学生…  相似文献   

18.
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帮助、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爱之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在教育中,要让后进生深切体会到老师在爱他们,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解决各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力量。有人说,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感觉到这种爱的力量。对学生的热爱,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在教学上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热爱学生。  相似文献   

20.
师爱的效应     
师爱是一种社会的、政治的、高级的情感,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学生的关心、真诚、热情、尊重、理解、信任和严格要求等师德行为。它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有着极其神奇的作用与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高尔基也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由此可见,师爱在教书育人中是何等的重要。教学实践也说明:只有使师生双方彼此相通了,彼此情感交流了,道理的传递,才会畅通无阻,教师的各种教育手段,才会在学生身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