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次中科院教育局为研究生组织的专题讲座,不知为什么点到我。也许是认为我在大学呆了20多年,讲课比较擅长。可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讲课或作学术报告是一回事,要跟研究生讲做人修养、成才之道,又是另一回事,因为讲这一问题得讲出点道理来,就需要比较多的素材;另外,我是做具体研究工作的。缺乏政治理论修养,所以对讲这次课很为难。怎么办?想来想去,只能讲一讲我个人的治学经历,所走过的路,然后结合经历的每一阶段,谈点个人的体会和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8年全国“两会”在即,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曹小红正在积极准备大会提案。当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和着力加强的重点。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和大学校长,曹小红深切体会到了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和职责。在提案的准备过程中,加强师德建设,铸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成为她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她认为,教师的品德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而目前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迫切需要全体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将其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以优秀的品德来教育、塑造和感染学生,为科教兴国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4.
过伟兄 :您好 !几年前您提出给中国民间文艺家、民俗学家写评论并附上自述 ,出它一本书。对此 ,我很支持。因为 ,这不仅可以留下有关史料 ,供后人了解 ;而且 ,这是“研究的研究” ,很有利于学术的发展。我们许多人重视外国学术动态 ,而恰恰不重视或有意无意地忽略国内学术的新动态 ,总认为“我不如人”。这是不应该的。您来开个好头 ,实在太好了。但是 ,当您向我提出要我提供材料时 ,我犹豫了。我僻处西南边疆 ,这里的同行较为了解我。北京有一些朋友 ,但在别处知道我的人就几乎屈指可数了。我曾给一些学者写过信 ,多半是不予理睬。像我这样…  相似文献   

5.
张世英 《今日教育》2007,(10S):56-57
黑格尔(G.W.F.HegeZ.1770-1831)1816年10月在海德堡大学讲授哲学史课程的开讲词里说过这样一段话:一段时期以来,人们过多地忙碌于现实利益和日常生活琐事.“阻遏了我们深切地和热诚地去从事哲学工作.分散了我们对于哲学的普遍注意”。现在形势变了,“我们可以希望……除了政治的和其他与日常现实相联系的兴趣之外,科学、自由合理的精神世界也要重新兴盛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作者简介]王力,字了一,北京自修大学顾问,广西博白岐山坡村人。26岁考入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受业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一年后毕业,赴法国巴黎大学专攻实验语音学,1932年获文学博士后回国。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9,(5):103-105
<正>《太原学院学报》编辑部的小岳打来电话,向我约一篇关于治学经验谈的文章,我有些意外,我没有什么治学成就,也没有什么治学经验可谈,怎么写呢?但他坚持说一定要写一篇,篇幅短一点都可以,并且还提出了交稿时间。我颇有些为难,但又盛情难却,只好答应下来。回顾我的学术之路,把我的治学经历写出来,希望能给初学者提供一些借鉴。我的初中、高中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读完的,学习很不正规,因而没有学到  相似文献   

8.
全国训诂学大纲讨论会今天就要结束了。训诂学会陆宗达同志让我来讲话,临时给我出了一个题目,叫“语言工作者应有的修养”,我来不及准备。前些时在北京市语言学会上讲了“我的治学经验”,《光明日报》发了个消息,没有具体内容,我就在这里讲一讲。这和你们出的题目,大体上接近。我从事语言工作几十年了,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我一生治学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八条。第一条,研究语言学要掌握方法论,要懂点唯物辩证法。我常说,研究学问要有方法,有的人一辈子搞不出什么名堂,就是不懂方法论。我认为方法论很重要。我在五十岁以前研  相似文献   

9.
钟志农 《中国教师》2011,(24):22-23
<正>10年前,我申报"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时,已经57周岁了;等到次年评审通过后,又被圈内同行戏称为58岁的"独生子"。很多中青年心理教师常常笑着向我甩出"焦点解决短期咨询"里的一个经典问句  相似文献   

10.
我的童年、少年时期有很多生动有趣的往事,但最让我难忘的是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21年。21个春秋、21载寒暑,7600多个日日夜夜,在我生命历程中画出一条不断探求、寻找创造之梦的轨迹。从读书到工作,我都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并实践着“读书,应该是每一个人的习惯”这句格言。小学的时候,书相当少,偶然看见一本《算术应用题技巧》,爱不释手,于是花2分钱买了一张白纸裁成32开,硬是全部照抄一遍。工作以后,从不多的工资中取出一部分买书或订报刊。每一次出差,买回的东西中书是最多的,不仅有教育方面的,还有哲学、传统文化的书籍,21…  相似文献   

11.
我出生于江苏泰兴市的一个偏僻农村里。我只是依靠祖母,以长以教乃至于成人。十岁不到,日寇来侵。我在1942年考入了泰兴第二中学,听到“七君子”之一的邹韬奋先生对我们讲“怎样生活、怎样打日本鬼子、怎样工作”等。不久,我就参加了新四军。后来我做的是民运工作,就是一方面教儿童、民兵、妇女学文化,另一方面宣传革命真理,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解放区的铁壁铜墙。我由于喜欢看书,更喜欢写点什么,于是又被解放区的《江海导报》特聘为通讯员,每月还发给我2元抗币(解放区印  相似文献   

12.
论胡适治学方法与治学实践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始终注重科学的治学方法。他所总结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是其一生学术研究所遵循的科学方法的积淀和结晶。他所从事的属于整理国故的大量的小说考证、有关《水经注》的考证研究,还有诸如《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戴东原的哲学》、《说儒》等著作,都是他运用这一科学治学方法的实践,而且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一是先打下古典学的基础,以梗读通古书。如在永春求学时期,偏重古,尤其注重韩愈的古,为张恨水、梅光羲等所看出。  相似文献   

14.
我的治学约有六个步骤: 一是先打下古典文学的基础,以便读通古书。如在永春求学时期,偏重古文,尤其注重韩愈的古文,为张恨水、梅光羲等所看出。 二是打下史哲结合的基础。有鉴于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心学的大玄虚而缺少史实;汉代经学、清代考据学的大烦琐而缺乏理论。我在北京求学时期,就开始把史哲结合起来。读书如此,求师交友亦多如此。  相似文献   

15.
务本,我的治学观赤峰市松山区第二小学校长刘晶源一所名校校长,曾经感叹:当校长难!像我这样一个从没登过讲台,没当过一天教师的人,当校长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我这个人,1972年当兵,服役期满后,开始在教育局当司机开车,后来放下方向盘做了教育行政工作。199...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与困惑,真正的问题在于:教师如何把一个个问题转化为一个个成长的契机。刘老师提供了很好的个案。她阅读经典理论,探行于理论与实践的灰色地带,不断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并升华为一种生命需要。这便是她最大的专业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何炳章先生总结了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认为教学要教会学生自学才是真教学,教育要教会学生自育才是真教育,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能够自学自育的人。构建学生自学自育的课堂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8.
作为高考制度恢复后的首届大学毕业生,我有一个信念:要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要靠我们自己.然而,严峻的工作挑战,让我的自尊与信念一次次沦落.面对近70人一班的每一个45分钟课堂,我一个不爱说话的文弱的新老师,有什么本领震慑住那帮"无法无天"的男生?每一次课堂教学的失控,都催生着我逃离教师岗位的念头;而每一次逃离的举动--读《心理学》考研究生,又导致了实践难题与基础理论的碰撞,增长了我科学执教的专业本领.就是这频繁而无奈的循环,竟在不知觉中带我走上了"带着问题学理论、产生智慧去实践"的道路,也正是这条教师专业成长的高效之路,成就了我今日的物理教学专业品质与教育科研功力.  相似文献   

19.
<正>1997年,我师范学校毕业,背上行囊,走进大山,开始清苦的教育生活。临行前,身为乡村教师的母亲送我一本小册子——《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课业后,翻阅中,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深深触动了年轻的我。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要有信仰心"让我至今铭刻在心。因为他心中有爱,有信仰才会把他毕生的心血,无私地贡献给中国的教育事业。我知道我不能成为陶行知式的教育家。但我坚信我能把教师这份职业做好。因为我的心中也有一份信仰,他的力量将引领我去  相似文献   

20.
萧宗六先生是我国教育管理研究领域的泰斗之一。他在学术上的诸多建树对教育管理研究乃至教育决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的治学之道》系列文章,是萧老对几十年“怎么做学问”的体会的总结。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较之治校之法,治学之道更有普遍意义;较之学术理论,治学之道更有长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