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问答法"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长期以来,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束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使得惯用的"问答法"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课堂上,尽管教师激情洋溢,振振有词,学生却常常是启而不发,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仅个性受到压抑,而且也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要改变这种不和谐的课堂气氛,必须从更新观念,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入手,赋予"问答法"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提问教学法,古已有之。过去叫“问答法”,或者叫“谈话法”,往往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应付。现代的提问教学法,与传统的问答法有本质的区别。现代提问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老师,或者学生之间互问,形成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采用“问答法”的历史是很长久的。《论语》中关于《公西华侍座》的记述和《学记》中关于“问答”原则的阐明,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到了中世纪末期,在课堂教学制度产生之后,“问答法”成了最经常、最普通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训练学生连贯而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检查学生听课质量,语文教师也经常采取提出问题,让学生  相似文献   

4.
问答法是中小学课堂上常用的方法。多年来,人们习惯于把问答法单纯地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而且往往把它和启发式混为一谈,似乎启发式=问答式=教师问学生答。我认为这是不够正确的。 启发式可以看作一项教学原则,问答法却是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式不限于问答法;问答法也不一定都有启发性。至于把问答法单纯地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则与五十年  相似文献   

5.
灌输与启发     
我们教师常用“启发式”、“问答法”,可是有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启”而不“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在灌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用辩证法来教育学生。“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平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新课标指导下教师的一贯理念。遗憾的是,根深蒂固的教师中心论常常左右我们陷入以下三个误区: 才脱狼窝,又入虎口——误区之一:“问答法”主宰课堂。“问答法”往往容易被贴上“启发式”的标签,误入乱“启”乱“发”或“启”而不“发”的歧途。君不见,许多课堂成了简单的“问答课”: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虽然谈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问题,但实质上却涉及到启发式教授法。我们希望教师同志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启发式教授法,不要把启发式教授法局限在“问答法”或“谈话法”上。  相似文献   

9.
苏格拉底式问答法运用在教学上被称为启发法或产婆术,具有提问简单、指向明确、被提问者能够提供答案、单纯提问但不暗示提问者观点等优点。教师将苏格拉底式问答法作为一种对话式教学手段引入教学,让学生在特定问题情境下对事物及自我进行反思与批判。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三课《鸿门宴》教学为例,教师结合苏格拉底式问答法,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文本,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0.
吉彩娥 《考试周刊》2010,(28):52-52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而学生互动则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课堂主要是由教师主宰的世界。在教学方法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充斥着语文教坛。即使有的老师开始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诱导,也只不过是打着启发式、讨论式招牌的“问答法”在课堂中无限制地膨胀,在课堂上,一问一答,热热闹闹,一连串毫无启发性的提问,把学生向老师事先设计好的结论上赶。  相似文献   

11.
陈雪丽 《考试周刊》2010,(8):113-114
高职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和商务英语强调在商务环境下对英语的应用的特点决定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课堂中需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法、问答法、情境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等来培养学生英语沟通能力、业务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产品定位”单元的教学组织为例,展示了以上所述各种教学方法在一个商务英语教学单元中的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思惟能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界线之一。人因为具有思惟能力,因而可以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能改造世界。人因为具有思惟能力,因而可以认识“我”与“非我”,认识人我关系和物我关系,从而能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定向。因此,从古以来,人们都重视思惟能力的培养。希腊的苏格拉底用辩证法(主要是启发问答法)来教育学生。我国的孔子认为,学习知识和发展思惟能力是同等重要的,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代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宋晓华 《甘肃教育》2011,(10):69-69
一、加强指导。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 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课本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且难度较大,学生有时“钻”进去,“跳”不出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既要“扶”又要“放”,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思考,掌握知识。(一)以回答问题的方式,引出新课内容,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条理性。如,教学“方程的概念”时,  相似文献   

14.
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已经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就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来说,那种教师“串讲法”和“问答法”是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的。一年来,我们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提问法(问答法)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辨难,从而培养学生能力,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方法师生的双边活动能得到充分发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避免教师填鸭式、灌注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的良好品质,并且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获  相似文献   

16.
活动教学的方方面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动教学的由来和发展活动教学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活动教学的积极倡导者、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教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他认为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就是一种活动教学。因为“问答法”的基本精神“是以学生自己的积极性而不是以学生...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师生间的“固化”状态常常会自然或不自然地表现出来:一方面教师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学生不但不接受,反而产生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却时刻在呼唤老师的理解。这种“固化”是德育工作中的一种负现象,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会造成一种压力。论其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教师的方法欠妥,选择的教育时机不够适当,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不够了解;二是学生误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不理解教师的教育思路。如何改变这种“固化”状态,以期德育的正效应,笔者在学校德育中引入心理相对论,取得了很好教育效果。  …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学式教法的核心是“导”,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指点下,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能力。“导”的目的在于“学”,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导”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而“导”不仅难度大,而且“导”的方法也需要灵活多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国外有些语言教学专家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交际活动的需要.把课堂交际活动分成三种类型:问答法(questions and answers):讨论与决策法(discussions and decisions)和故事和场景法(sLories and scenes)。“问答法”是通过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进行的课堂交际活动.但它不仅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应该是社会交际活动在课堂上的再现.包括人们在获取信息时的大部分活动。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途径有许多,其中一条捷径就是运用诱导术。在《论语》中,颜渊称道孔子的教学方法便是“夫子循循善诱人”。教师在教学中,能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冲破定势的束缚,展开奇思异想,从而实现创新的目的。 一、设计严密的问答,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欧洲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常用“问答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