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子说:我是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对他们"紧"了,平时上课根本没有几个人回答问题,对他们"松"了,他们就骑到我头上来了.郁闷啊……  相似文献   

2.
最近,男孩子们经常会带一些数码宝贝卡片、粘粘纸等小玩意到幼儿园里来.一下课,几个人便凑在一起大呼小叫玩得不亦乐乎,有的甚至连上课、午休的时候也不闲着.尽管我多次强调上课、睡觉时不能玩,可有的孩子就是管不住自己.为了活动的有序进行,我常常把他们这些"宝贝"收起来束之高阁.嘴上说过后就还给他们,可事实上几乎没有算数过.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就是"班妈",这是我刚踏上讲台时听一位老教师说的.说得一点也没有错,班主任总是像妈妈一样爱护着孩子们,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这个工作,早自修我带领孩子们诵读古诗和名人名言,教育他们要好学:中午领着孩子们去食堂,教育他们要爱惜粮食,把碗中饭菜吃光;放学前教育孩子们保持教室的整洁,让他们把地上的纸捡起来再排队回家.我无时无刻不在照看着他们,孩子们整天见得多的人也是班主任,所以他们对我也是特别亲.  相似文献   

4.
吴非 《语文新圃》2007,(2):45-46
学生寄贺卡来,依着旧例,说了些美好的话,我理解他们的一片真心,但是对他们花费精力来表达心意感到没有必要.我一向认为,中国人逢场作戏地说点恭维话,即使是种客套,也是为图个吉利,于人于己,都说得过去.不在意别人是否领情,只怕礼数不到,这是一种谨慎的为人,无可厚非.但是也因此就有了令人不堪的繁文缛节,让人感到活得真累.比如这送贺卡,纯粹已经是个形式,况且贺卡上面印的那些祝辞,也免不了一片虚情假意,教师节那天,刚入学十天的学生送来贺卡,上面写的竟也是"师恩难忘".……  相似文献   

5.
我的一些学生也有QQ号,他们偶尔也会上网聊天,但我却很少训斥他们.我知道一味控制与批评他们是没有多大实效的.于是我就干脆"放纵"他们,把他们加为我的QQ好友.  相似文献   

6.
课堂上学生请假上厕所似乎是非常平常的事,就是老师在上课时间也会有肚子不争气的时候,这些小事也根本没有哪个人会在意.然而,刚上课几分钟,学生就和老师说:我请假上厕所.  相似文献   

7.
老师,我是吴希敏.我想说件事,我想留宿.我真的不想回家,而且也不想看到他们.我觉得我快要变成谭一艺了,很想驳回他们,然后再离家出走.看到他们很凶地说着我,眨眼就去和弟弟玩了,要是那个是我就好了,小时候我都没有被他们这样宠过.  相似文献   

8.
日期:2008年11月25日发件人:xxweini@sohu.com主题:为什么他们都讨厌我收件人:xyfqs2004@yahoo.com.cn我是一个初三的学生,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了。我最大的烦恼就是身边人总是说我笨,说我傻,说我没有别的孩子那么聪明那么有才华,还说我的脑袋里装的全是土。一听到这些话,我就觉得活着很没意思。为什么他们都讨厌我,都瞧不起我?为什么我就得受他们的嘲笑和批评?难道我真的是一个没有用的人吗?我真的很希望身边的人能够改变对我的态度,能够关怀我、鼓励我。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从来不向别人示弱。在学校没有人敢惹我,说我的不是,他们都知道我不好惹,就算我有什么做得不对,也没有人敢说;在家里我是小公主,我说什么爸妈就得干什么,他们如果批评我,我就会觉得他们不爱我,然后跟他们大闹一场,爸妈心疼我,就不会再说我。  相似文献   

10.
一谈到写作,那是很多学生心中"永远的痛",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比凑字数还难的事情了.曾经有学生很夸张地告诉我,在考试的时候,作文题目他足足看了半个小时,而在下笔写的时候只想用1、2、3、4直到800的数字把那些方格全填满.更不要说平时的作文课了,能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每个班里也就四五个人,个人的风格也比较固定,这就是每个班里硕果仅存的"才子"了.  相似文献   

11.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他们本人(不教书的理论家除外),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包括我自己。为什么把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我何尝不是这样想!“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这是很可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有一天,8岁的女儿看到电视里谈关于隐私的话题,就问我什么叫"隐私".我说:"就是不能对别人讲的个人秘密."她问我:"你有没有隐私?"我说应该有吧.她又问:"我爸爸有没有?"我说也应该有吧.女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2005,(Z1)
今天真没面子 上学起不来,放假睡不着,你说奇怪不奇怪?今天我早早起了床,家里一点声音也没有。爸爸妈妈说初五不出门,要睡个赖觉。不管他们,我吃了个面包,喝了一杯牛奶,就拿起最新版的《拳皇2000》直奔楼上,去找好朋友郑言玩。  相似文献   

14.
"孙老师,您的书让我走出了最黑暗的时刻。我买了三本,一本送给我的爸爸,一本送给我的班主任老师,一本留给我自己。他们看了,都哭了。他们说他们错了。您说,教育家眼里没有差生。有这一句话就够了。我们不需要谁来可怜挽救,我们自己会努力……"  相似文献   

15.
门外话     
我的父母是中学语文老师,在辽南一个县城工作了大半辈子.我也是在师范学院中文系读过书的人,但抱歉的是没有在中学任教的经验.不过,从我父母的一些故事里,知道语文教育是件不易的事,其问的规律什么的,他们好像也没有说清楚.只是觉得,教语文的人,应当会写文章,至少是写像一点模样的文章,否则就有点隔膜.雾里看花,门外闲谈,把文章八股化,那就没有出息了.  相似文献   

16.
被骗的善心     
《高中生之友》2011,(6):43-43
卓玛: 昨晚回校路上。两个人叫住我,说他们从外地来。钱丢了,好几天没吃饭了,让我给他们买吃的。开始我也怀疑.可看到他们无助的表情。想到天色已晚。我不帮一下就太冷漠了。当时附近没有卖吃的地方,那个男的就说让我把钱给他们.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有位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人问苏格拉底:"怎样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看,才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呢?"苏便问他:"你说一个干净人,一个脏人,他们谁需要洗澡呢?"那人说:"肯定是脏人."苏说:"错了,是干净人要洗,脏人不习惯洗澡,而干净人习惯洗澡.现在你再说他们谁要洗澡呢?"那人说:"是干净人."苏说:"也错了,是脏人要洗澡,他很脏,有必要洗,而干净人没有必要洗.现在你知道谁要洗澡了吧."那人回答:"是脏人."苏说:"你又错了,他们都要洗,干净人习惯洗澡,而脏  相似文献   

18.
我写下水文已经很多年了.大约是从2006年起,那会我甚至不知道何为"下水文",但朦朦胧胧,完全凭着感觉也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只是实话说,除了锻炼了我个人的应考作文能力外,对学生的改变微乎其微,以至于现在,就作文教学,我早已不复当时的热情.没有人要求,也没有人认为是必须,为什么还做,甚至还坚持做?我觉得,说到底,是因为热...  相似文献   

19.
有人爱在"背后"说人坏话,我们就说这个人"嘴坏";有人说话专拣人不爱听的说,我们就说这个人"嘴欠";有人说话总是不饶人,我们就说他"嘴刁";有人终日思谋着吃香喝辣,一听有人请吃,眼就瞪得老大,我们就说他"嘴馋".上述诸类,我们见得多了,甚至我们身边现在就有.有时,我们为表述心中气闷,常常把他们的"脸"也捎上,让"脸"和"嘴"并排立着,组成"嘴脸",结果,近墨者黑,再好端端的一张脸,也不再有美丽可言.  相似文献   

20.
"画"与"说"     
在许多美术活动中,总是教师先说,然后幼儿按要求去画.这无疑对幼儿掌握绘画的技能与方法是有利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幼儿往往以老师说的和示范为标准进行单纯的模仿,即便鼓励他们去想象,也无非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添画,这显然会限制幼儿的想象.幼儿评画的时候也往往没有积极性,总是围绕老师的构思进行评画,因为这不是他们自己的画,没有自己的构思.天长日久,幼儿对绘画就会失去应有的兴趣,只是为完成画画而去画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