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于不同语言的成篇方式存在差异,翻译中对语篇结构进行某些调整,是译者常常要完成的一种行文操作。本文结合英汉翻译实例,从衔接与连贯、话题结构、行文视角、信息布局及时空顺序等方面,探讨了英汉语篇结构的差异及翻译转换规律。  相似文献   

2.
吴华松 《文教资料》2007,(3):171-172
由于英汉民族思维模式和语言文化的不同,英汉语语篇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对翻译文本进行语篇分析是翻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译者只有处理好不同语言间语篇结构的差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目的语读者。文化的异化和语言的归化是翻译的大趋势,无论是翻译应用文体还是文学体裁的文本,归化法都是处理语篇结构差异的重要手段,归化程度取决于目的语读者的具体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英汉语篇互译为例,从螺旋式与直线形、意合与形合、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等三个方面对英汉语篇在思维方面的差异作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两种不通的语系,因此两者在组句成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这样就造成了英汉语篇逻辑结构上的差异.为此,结合英汉翻译的一些实例,从语篇衔接、语篇连贯、语篇主语话题转换三个方面进行了英汉语篇的逻辑结构对比,并给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中西方逻辑思维模式差异在汉、英语言上的反映及其对翻译的影响。一方面,作从语篇的层面,论述了逻辑思维模式差异对汉英语篇的思路及结构的影响,指出汉语的语主要呈螺旋型结构,英语语篇呈线性结构并探讨了不同的语篇模式对翻译的影响,另一方面,作又进一步讨论了不同的语篇模式中使用的不同的衔接手段对翻译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以英译汉诗的语篇为例,从词义和语篇的层面上探讨了英语与汉语在表现形式上的本色和差异。其一,在语义上,英语词汇具有客观明晰、词丰义微、以多代少的特点,但并不冗余;汉语词汇则有主观概括、词约义富、以少替多的特点,但并不短缺。其二,在语篇上,英语具有衔接严谨、诉诸理性、语篇易长的特点;汉语则连贯紧凑、诉诸意象、语篇易短。正因如此,英诗诗意易于明朗,汉诗诗意易于模糊。认识这两种显著的差异,可以从英汉互译的角度。促进英语学习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韩礼德和哈桑到莱文森,再到维索尔伦,这些语言学家都把指示列为语用学研究范畴里的一个重要内容。指示是英汉两种语言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其运用也有诸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本文就英汉两种语言指示方面的重大差异,对英语教学翻译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语篇分析是刚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旨在从篇章、社会和心理诸多语言环境因素的角度来研究实际交际过程中意义连贯的语言整体。而传统语言学都是以音系、词汇或句法为研究单位,导致了英语初学者在对英语单词的一词多义或具体上下文中的特别意义的解读上几乎无从下手。英语学习者应站在语篇的高度,运用语篇分析的方法来解读英语单词,这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语篇补偿翻译理论,分析了张培基《英译现代散文选》中的译文语篇与原文语篇的差异,从衔接性、连贯性、互文性和信息性几个方面分析了张培基在《英译现代散文选》中所做的语篇补偿。  相似文献   

10.
乔淑霞 《考试周刊》2013,(36):18-18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关。英民族和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英汉在篇章的结构安排上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英汉语篇的互译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调整手段,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1.
陈伟星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64-66,12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真.译者应当有强烈的文化意识,不仅要熟悉两种语言,更应该熟悉两种文化,并在翻译中充分考虑两种文化的差异.全文旨在通过一些典型实例的分析和比较,说明文化差异与词义的理解及对译文的制约,探讨文化差异与翻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典故的定义与类别,探讨了诗词用典的方式,分析了典故的可译性,归纳了典故英译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诗歌翻译的本质就是再现原诗的审美特质和艺术魅力。围绕这一基本原则 ,在对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格律手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着重就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格律转换之相关技巧进行了探讨与归纳  相似文献   

14.
从《匆匆》英译看英汉衔接手段差异及处理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衔接是语篇的基本特征,英汉语篇在具体使用特定衔接方式的倾向性和频率上表现出了较大差异。从散文《匆匆》及其两英译文中的语篇衔接手段的对比发现,汉英翻译中对衔接手段的处理有保留、转换、增补、省略等四种方式;译者需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从中西方思维习惯分析英汉语篇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对比研究方法,根据中西方的思维习惯的不同,分析了英汉语篇的三大差异:形合与意合,直线形与螺旋形,客体意识与主体意识。对英汉语篇差异深层次的认识,能使英语学习者有效避免母语思维的干扰,有助于写作、阅读及翻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理解词义是英汉互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词语的色彩意义虽说不是词义的核心部分,但却是词形所传达出的语义信息,对于理解词义进而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恰当转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词语的色彩意义主要表现在感情、形象、语体、联想、风格和民族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由于英汉两种文化体系在宗教信仰、饮食、地理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凝聚着各自民族文化心理和智慧的谚语必然反映这种差别,为妥贴翻译英式谚语,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从音、词和句三个方面探讨了英国古诗与中国古诗之间的差别并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模糊性既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中国古诗语言模糊性在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各层面都有所体现。语言模糊理论对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把握原诗语言不同层面上的模糊性,同时观照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采取恰当翻译手段,在译入语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诗语言的模糊关。  相似文献   

20.
英汉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仅要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喻义,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从语用的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了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