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教育》2012,(17):56
1983年,邓小平在北京景山学校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吕型伟率先响应并发起了关于"三个面向"的讨论,进而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对"三个面向"的大讨论。"三个面向"既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场革命,也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战略指导思想。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中国教育仍面临诸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教育的内涵发展、转型发展,我们有必要再次聚焦"三个面向",尝试厘清三十年后我们所要面对的现代化,所要面对的世界和未来,在我们纪念吕老之时,更是我们面对现实,再作思考,重新出发之时——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2012,(27):13
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北京景山学校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吕型伟先生在上海率先响应,并发起了关于"三个面向"的讨论,进而在全国掀起了对"三个面向"的大讨论。"三个面向"既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场革命,也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战略指导思想。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中国教育仍面临诸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教育的内涵发展、转型发展,我们有必要再次聚焦"三个面向",尝试厘清三十年后我们教育所要面对的现代化,所要面对的世界和未来。在我们纪念吕老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2012,(18):13
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北京景山学校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吕型伟先生在上海率先响应,并发起了关于"三个面向"的讨论,进而在全国掀起了对"三个面向"的大讨论。"三个面向"既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场革命,也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战略指导思想。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中国教育仍面临诸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教育的内涵发展、转型发展,我们有必要再次聚焦"三个面向",尝试厘清三十年后我们教育所要面对的现代化,所要面对的世界和未来。在我们纪念吕老  相似文献   

4.
于漪 《上海教育》2012,(27):14-15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1983年10月1日为景山学校题的词。这一题词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了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三个面向"的价值与意义非比寻常今日再次讨论"三个面向",更是深切体会到其价值与意义的非比寻常。尤其是经过近三十年波澜壮阔的教育实践,更显现其思想光芒。"三个面向",首先是教  相似文献   

5.
于漪 《上海教育》2012,(18):14-15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1983年10月1日为景山学校题的词。这一题词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了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三个面向"的价值与意义非比寻常今日再次讨论"三个面向",更是深切体会到其价值与意义的非比寻常。尤其是经过近三十年波澜壮阔的教育实践,更显现其思想光芒。"三个面向",首先是教  相似文献   

6.
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此,"三个面向"成为指导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根本性方针.2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在准备着迎接2008年的奥运盛典.  相似文献   

7.
一、21世纪教学模式建构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是我们建构21世纪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也是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和总要求。"三个面向"是个有机的整体,其核心  相似文献   

8.
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如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存在形态、运作模式和社会支持系统,同时也赋予了"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和内在逻辑。首先,要深化有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认识,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指硬件设施现代化,更强调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其次,有必要从"全球胜任力"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教育要"面向世界"的认识,深入思考如何真正利用国际化的力量推进我国教育的发展。第三,要提高对教育要"面向未来"重要性的认识,特别关注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结构的需求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即从碎片化的知识转向了思维方式和核心素养。第四,在教育实践工作中,有必要进一步强调"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一体性,而不是简单地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等同于"教育现代化"的工作,教育要"面向世界"等同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工作。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教育现代化有条件也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过程也恰恰正是中国发展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各家对其大义宗旨阐发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活跃了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空气.然而,我国教育究竟要面向什么样的现代化?教育本身应当怎样调整服务方向?"面向现代化"与我国古代教育特别是儒家教育有何关系?这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史研究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说,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中国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它应当有自己独特的模式,独特的实质内容和独特的精神风貌.所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不是面向西化,而是面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以实现中国现代化为目的的教育,对待中国古代传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我国教育的发展纳入了党的总体战略的轨道.就是说,中国的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社会需要能够搞现代化的人,教育必须面对这个现实,适应这个要求.现在中、小学教育都要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进行改革,我们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也非进行改革不可. 问题在哪里昵?这要从我们教育行政机关的职  相似文献   

11.
对发展研究生教育的两点思考吴世明面对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挑战,面对国内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形势,党和政府及时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个重要文献。教育要“三个面向”,要加快改革和发展,要开创新局...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本文从教育国际化大趋势出发,围绕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教育必须首先面向信息化、面向世界的中国教育必须首先面向WTO、面向未来的中国教育必须首先面向知识经济等问题,对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时代内涵与本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对该校所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鞭策、要求和指示,也是他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形势,对教育工作作出的深刻论断。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发表以后,《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研究》、《人民教育》等数十种报刊陆续刊登了有关学习与讨论的文章,在全国掀起了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探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之路的热潮。18年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思想得…  相似文献   

14.
黄玉峰 《上海教育》2012,(27):18-2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三个面向",是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年后,这句话被收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成了一句流行全国的教育口号。"文革"刚刚结束的那一段时期,思想界空前活跃,当时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思考中国的未来之路。大家得到共识的一点是,要振兴民族先要振兴教育,教育是一个民族思想的载体和人才储备库。邓小平在这个时候为景山学校题词,是顺应时势。"三个面向"所讲的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正是当时追求解放,挣脱束缚,睁眼看世界的  相似文献   

15.
黄玉峰 《上海教育》2012,(18):18-2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三个面向",是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年后,这句话被收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成了一句流行全国的教育口号。"文革"刚刚结束的那一段时期,思想界空前活跃,当时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思考中国的未来之路。大家得到共识的一点是,要振兴民族先要振兴教育,教育是一个民族思想的载体和人才储备库。邓小平在这个时候为景山学校题词,是顺应时势。"三个面向"所讲的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正是当时追求解放,挣脱束缚,睁眼看世界的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中南高师历史教学法会议在衡阳召开。讨论主要围绕四个问题进行:1.对“三个面向”的理解;2.它给教育提出了什么新要求;3.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如何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4.在对比实验中逐步建立中国式的历史教学体系。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者的理解,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是统一的整体。至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家认为:(1)“现代化”就是教育要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要为现代化服务;(2)“世界”就是教育的质量,要用世界的高水平来衡量,教育的改革要注意世界的新动向;(3)“未来”就是教育工作的周期比较长,要为未来的发展准备人才。同志们深切感到,“三个面向”对我们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83年10月,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欣然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光辉题词,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邓小平关于教育发展和改革总体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5年来,我们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这一战略思想过程中,初步把教育转到“三个面向”轨道上来,开创了基础教育的新天地。坚持“三个面向”,必须构建真正体现“三个面向”要求的课程体系。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学,教学活动的媒体是课程,构建适应“三个面向”要求的课程体系,是向“三个面向”转变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我们未来教育建设的方向。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办的中国电大,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辉煌的成就,实质上就是实践三个面向的结果。在向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过程中,电大教育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面向方针。三个面向对电大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向现代化是电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面向世界是电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面向未来是电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10周年。“三个面向”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深刻领会“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时代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归根到底是要面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深刻改变着我们生存的世界现实中,邓小平高瞻远瞩地看到了教育在当今时代对安邦兴国、世界的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他在经历文化大革命之后,一复出就主动提出负责主管我国教育工作。1983年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高度概括了当今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航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