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庙,又称文庙或学宫。孔子去世之翌年(公元前478年),鲁国就在他的故宅内建庙,此后,很多地方也建有孔庙或孔子庙。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孔庙改称文宣王庙。明永乐八年(1410年)诏命全国都称文庙,与祀关羽岳飞的武庙并立。明清时因掌管祭孔和教育生员的教谕(学宦名称)设署于文庙,故又称为学宫。民国时,曾通令各地学宫、文庙一律称为孔子庙。唐贞观四年(630年)诏令各州县都要建立孔庙,一直沿传  相似文献   

2.
明代辽东都司虽地处边塞,但在全国教育体系逐步完善的同时,辽东的教育机构也得以建立和发展起来。本文通过梳理史料,介绍了辽东都司教育体系的确立、管理和生员举业等情况,以期勾勒出明代辽东都司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说明与中原相比,辽东教育虽然落后,但与前代相比却有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3.
一、推广普通话是时代的要求1 推广普通话是历史的使命。我国早在元朝时 ,就推行“中原音” ,规定学校要教“中原音” ,即使蒙族儿童在学校也要讲中原音 ,否则就要挨板子 ,可见当时就已很重视语言的规范化了。据传 ,太祖朱元璋宽赦了一个描写宫廷生活的人 ,就是因为此人所写的诗韵符合“标准音”。清朝也有“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之规定。辛亥革命以后语言统一才逐步走上了科学轨道 ,新中国的建立 ,为语言的统一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国家的统一 ,党和政府的重视 ,使得“推广普通话”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然而 ,复杂的方言…  相似文献   

4.
"稷下学宫"对我国古代的文化、学术及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独具特色的管理之道促进了学宫的繁荣发展,对现代高校建设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宗旨在于通过对比研究,揭示东北兴起的魏、辽、金、元与清朝各个少数民族政权,奉行崇儒重道及其差别。认为各个民族政权在兴起前后,如不具有相当程度认同中原传统文化是不可能成功进入中原并占住脚跟的;理解和认同中原传统文化的水平与王朝在中原统治时间长短有关;清朝满洲贵族将历朝崇儒重道做到极致,甚至超越中原帝王。  相似文献   

6.
稷下学宫特色管理对当今高校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稷下学宫”对我国古代的文化、学术及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独具特色的管理之道促进了学宫的繁荣发展,对现代高校建设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代的地方教官既包括学政,也包括府州县学的儒学教官。他们在清代的教育体系中担负着教育和教化生员的责任。但是,学政忙于岁科考试,而儒学教官也因生员散居各地并不在学宫中施行教学。那么,清代地方教官如何施教呢?从清代教官的实际活动看,有的著书立说,有的编印书籍,有的创建书院,有的惩恶劝善,通过对生员的劝谕与惩戒进行管理和约束。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6,(10):15-21
学宫是唐代以后官办的教育机构,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完善。兴宁学宫至少建立于宋代,历经明清时期官民的不断修葺,一直保存至今。兴宁学宫起初主要由官府主办,清代以后民间力量逐渐介入,显示王朝教化在基层社会得到贯彻。学宫建设以及学额的增加,使重教得以普及,其中学田多由社会力量捐助,形成客家"耕读传家"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9.
清朝(鸦片战争前)社学已经相当普及,本文以中原官学为基础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初探:社学分布状况、教学内容与方法、社学的管理、社学还具有社会执法的作用、官办社学教育名人。对当前中小学普及和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崇明县学宫     
《上海教育》2009,(3):53
崇明县学宫位于崇明县城东南角,现址又称崇明县博物馆,该馆充分展现了崇明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具有很强的人文教育价值。崇明学宫始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又名“孔庙”“文庙”,原由孔庙、儒学、书院三个部分组成。在崇明,它既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旧时官办的地方学府。学宫占地面积23.21亩,是整个上海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孔庙。  相似文献   

11.
初中学生的教育要多管齐下,作为新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年段的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军训、月考、手机管理等。作为一位初中年段的管理者,特别是面对城乡结合部初一新生里面外地学生生员较多,而学生家长本身学历不是很高又很忙的情况下,加强对初一新生的入学教育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之友》2014,(9):29-29
中国有句古话:“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其中“入泮宫”指的就是在州县考试中中了秀才的童生们入学做生员时举行的入学典礼。 在古代,“泮”就是指学校。春秋前期,鲁僖公为了兴学幕士,在鲁国都城的泮水岸边,筑起了规模宏大的泮宫。这是周代诸侯国中最早的学宫,相传孔子常带弟子游泮。以后各诸侯国争相仿效,也在国内修筑泮宫,开凿泮池。从此,泮宫就成了诸侯国大学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3.
清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时期对漠南蒙古的关系和政策,在清朝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关系和政策导致了漠南蒙古臣服于清朝,成为它的北部屏障和直接借助的力量,保证了清朝一六四四年的顺利入关和进占中原,从而使中国历史进入清朝统治时期,其次,它为有清一代的民族统治政策奠定了基础,为统治各族人民提供了经验,对清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拟就清太祖、太宗时期对漠南蒙古的关系和政策,试加分析。  相似文献   

14.
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治国安邦的神圣准则和重要依据,作为清朝统治阶级的满人,亦非常重视学习儒学经典及广用儒臣.上至皇室诸王,下至八旗生员,经学专才辈出,撰有多部经学论著.涉猎范围遍及《五经》《四书》等,而尤以对易学的广研精索及理学的体察践求为著.满人对经学的崇尚与翻译引致小学的昌大繁盛,其中对满文的辨析考释又让他们尤为热衷.学风上趋兼采,重实证,则颇现朴学思潮之波及.  相似文献   

15.
《莆田学院学报》2022,(1):97-102
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疏理有关明朝教育腐败和治理措施的研究文献,分析明朝教育腐败和治理状况。研究表明:明朝的教育腐败主要表现在官学领域;其主要原因是战争导致国家财政拮据、功名的诱惑驱使士子不择手段、统治者利用八股文禁锢思想、官吏凭借职权弄虚作假、党羽之争败坏教育风气和教育体制自身的缺陷;教育腐败导致生员泛滥、士风败坏、朋党之争加剧、教育空疏、读书人思想僵化、社会进步受阻;明朝采取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严格考试审核程序、谨慎选拔提学官、淘汰不合格生员、施行教育监察职能等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6.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对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事关人民福祉。文章在阐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概况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独立学院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互促进的关系,探讨了独立学院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服务功能:一是以学科建设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二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是提高教育质量,四是加强校企结合,五是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7.
陈开作 《文教资料》2005,(22):60-61
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新认识,面时中等职业学校生员质量不断下降的困境,提出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的方案,为中职数学教学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对技术人才的不断需求,职校的生员大量增加,这就给职校教学带来很大压力,正因如此职校呼吁小班化教育。  相似文献   

19.
碣石学宫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术中心,后世学者往往将它与稷下学宫相提并论。以稷下学宫为参照,对碣石学宫学术中心产生的文化环境、产生原因、人员构成、作用、结局及对后世文化的影响等进行考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这个学术中心的性质和特点,并可以了解燕齐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及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带有政府行为的旨在发展生产,增强国力的西部开发,西晋时期已成一定规模,唐宋和元朝时期得到进一步加强;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康熙到乾隆统治时期,对中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开发达到了顶峰,成为我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王朝对西部大开发的里程碑.由此,西部农业、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封建经济一派繁荣,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促进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与中原经济、文化的大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