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意识形态分析是传播批判学派中的重要一支力量。在广告传播理论的批判研究领域,一直缺少一种整合性的研究构想和研究方法,而意识形态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研究现代广告的视角,同时也为广告的社会文化批判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华 《新闻界》2007,(5):56-57
本文搜集整理已有文献,清晰地界定了三个基本概念:批判、批判理论和传播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4,(23)
非言语传播符号是传播符号的一类,同样具有符号的意指关系,其表意机制包括独立表意,互文表意和隐喻表意。非言语传播不仅是传递事物的表面现象,同样可以传递丰富的深层次内涵,具有理性特征。鉴于此,尼尔·波兹曼批判视觉传播的肤浅和非理性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高洋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8(3):41-44,26
系统论述了谢拉对传统书目理论的三大批判,即方法论上由微观转向宏观;认识论上由技术转向管理;实践论上由主题转向分类。  相似文献   

5.
罗瑞芬  余亭 《新闻世界》2013,(6):315-316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该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控制性和虚伪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艺术从高雅走向平庸,从精英走向大众,这一过程中,艺术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丧失,沦为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欺骗性的宣传来进行意识形态灌输的工具。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反思,对于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的本质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21,(4):28-36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为认识与批判现代社会加速现象提供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方法论。因此,该文在梳理社会加速研究的理论嬗变基础之上,试图将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引入我国新闻学研究领域,并对当下新闻加速背景下新闻工作者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反思。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引介不仅为新闻加速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而且弥补了对新闻工作者加速困境缺少关注的空白点。  相似文献   

7.
周雯雯 《大观周刊》2012,(20):15-15
马克思的一生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思的哲学是批判的哲学,又是超越了批判的哲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精神动力,失去了批判精神,就等于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批判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再此种过程中理解其变革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从电视批判理论中的读导向理论角度出发,来分析观众与电视广告之间是如何进行互动的,指出“诠释社群”对观众影响形成观众与广告在观念上的互动,观众通过对广告的默许,顺从与交战产生在意图上的互动,表明观念如何在互动中填补广告中所遗留的空隙及广告与观众如何运用好莱坞模式与修辞式进行互动。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的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媒介批评理论中,意识形态理论以其强烈的批判性又被称之为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在过去两个世纪内,在西方的媒介及其文化批判领域,随着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内涵的不同阐释,先后形成了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全球主义以及后现代学派等四种媒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0.
自从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批判理论以来,批判理论作为一种与经验学派相对立的理论类型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影响很大,并在不同国家生根发芽,并形成了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多种流派和研究取向,促进了人们对于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样化反思。而这个对话则考察传媒批判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并思考传媒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晶 《新闻春秋》2023,(6):33-42
马克思恩格斯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进行批判,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空间传播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意涵是披露资本主义利用社会交往形塑空间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利用社会舆论巩固空间权力,进而揭示资本增殖、媒介技术加持、权力垄断等实质,最终导出以限制空间资本增殖、倡导空间理性对话、平衡空间资源分配作为实现空间传播正义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13.
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及其对批判学派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批判学派的学术资源中 ,话语理论 (TheoriesofDiscourse)向为欧洲传播学界所倚重 ,而在话语理论的形成过程中 ,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又是首屈一指的先驱。他的交往与对话学说、“超语言学”理论以及意识形态话语观等一整套话语理论 ,为人们批判性地解剖各种传播活动的深层机制、社会情态、历史渊源等 ,无不提供了朴实而新颖的视角 ,留下了自然而深长的启迪 ,并事实上开启了当今福柯“话语 /权力”的著名思路。  相似文献   

14.
剖析书目情报理论——对书目情报理论的理性批判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书目情报服务的组织与管理》一书中所提出的书目情报概念及其有关理论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讨论、质疑与批判.  相似文献   

15.
姜恬 《新闻世界》2011,(5):83-84
涵化理论自问世以来饱受学界的批判与质疑,本文引用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对各种批判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同时,本文对部分批判研究展开了辩驳与再批判,指出它们存在的根源在于对原理论的误读。最后,文章指出对涵化理论的研究应该跳出马莱茨克模式,走上新的、积极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从传播政治经济学和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新时期以来几位重要的电视纪录片创作者关于纪录片的理念与操作的变化,意在找到纪录片美学演变与社会思潮之间的勾连。  相似文献   

17.
前言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以下简称IC)是一种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的新型服务模式,自1992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出现以来,备受图书馆界乃至整个图情档界的关注.公共档案馆作为一种公共信息服务机构.其根本特征是全方位向社会提供服务,使其馆藏档案资源为全体公民所共享.近些年我国公共档案馆在建设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档案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公共档案馆"的性能,但对于大多数档案馆,仍然存在公众服务意识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缓、馆藏内容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因此,以提供档案给社会利用为特色和重要特征的公共档案馆在服务创新方面有必要融入IC这种新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8.
2004年3月,笔者对刘建明教授进行了采访。这次采访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如何看待中国传媒和他提出的对中国传媒的批判理论。这位学者早在多年以前,就对中国今天社会及媒体提出令人瞩目的分析与预测,批判成果卓著。他的学说远远超越新闻学本身,对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出批判性的思考,成为中国媒介批判理论的引航者。  相似文献   

19.
“空间”是一种物质存在形式,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赋予了“空间”生命活力,提出“空间”具有生产性和社会性,其“空间生产”理念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基于此,本文从空间生产视角出发阐述了图书馆空间的变迁,并从功能空间转变和空间特性转变分析了图书馆空间的转型,进而探讨了一直伴随着图书馆“空间生产”的空间服务转型。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息的三个空间理论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信息理论界,尤其是未来军事信息界的研究人员自如年代初起进行的一系列信息理论的研究十分引人注目。本文就其中基于信息的三个空间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三个空间之间的关系和比较等内容作了要点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