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一、教学分析课标解读:新课程标准对应本节内容要求:能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能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作用;学生能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印度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教学重点: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工业中心及分布。教学难点:分析粮食作物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工业中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二、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星球版七年级下册“东南亚”和“中东”的复习课为例,巧妙运用情境教学、活动教学、“问题式教学”、地图辅助教学,在初中地理复习课中渗透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构建思维、提升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学分析课标要求: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模式。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  相似文献   

4.
区域是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主要载体,选取小尺度区域下某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地的典型特征,用整体性思想分析其他地理要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  相似文献   

5.
“区域认知”不仅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地理核心素养之一,也是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因此,区域认知是高考地理试题中重点考查的核心素养之一。在高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区域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可可托海的前世今生”为教学案例,从设计背景、地域特色挖掘、认知冲突创设、要素综合与时空综合等方面探讨提高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中地理教学"人地观念"培养与渗透研究,围绕两点:实现新课程教学要求,丰富教学活动阐述人地观念在高中地理中渗透的意义。基于此,对高中地理教学"人地观念"培养与渗透策略,分为三点进行分析:教学过程渗透人地观念,提升学生生存能力;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多角度分析问题,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构建了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情境教学路径,并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节为例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具身情境中的角色扮演、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行为模拟等身体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参与课堂学习,逐渐达成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人文地理时代性强、内涵丰富,特别是地理必修二新教材修订后,在教学中出现了新概念、新理念、新观点,教师短时间内难以准确把握。基于此,文章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两山文化发源地浙江安吉余村为案例,通过设计乡村土地利用调查、功能区布局、合理规划等环节及问题链,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为例,利用图释自然环境、图析人地关系、图解区际联系串联教学重难点内容,通过小小图解员、小小规划师、小小投资商三大活动设计,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强化人地协调观。  相似文献   

10.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四个要素。试图面面俱到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往往并不现实。"人地协调观念",对其他三个要素的落地具有一定的统领作用,应当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的第一要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可以比较轻松地捕捉到培养学生人际协调观念的契机的。而只要捕捉到了这一契机,就可以形成比较清晰的人体协调观念培养途径。培养人地协调观可从三个角度入手,人地协调观念作为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的一个素养,可以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有一个高屋建瓴的视角,从而引领学生更好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建构,进而保证核心素养的落地。  相似文献   

11.
吕新美 《地理教育》2014,(11):17-18
正商务版八年级地理新教材内容主要是中国地理。山东省平原县第二中学王静教师曾打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中国地理就像一块甜美的蛋糕,八年级上册学习是"做蛋糕"──政区、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农业、工业、交通、文化等内容层层铺垫;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区域差异"是"切蛋糕"──划分四大地理区域;分区学习即"品蛋糕"──四大地理区域差异明显。三部曲中,"做蛋糕"是基础,"切蛋糕"是关键,"品蛋糕"是目的,笔者深以为然。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从  相似文献   

12.
王畅 《地理教育》2020,(4):18-20
该课例从法国的美食文化开始,创设情境,将法国的自然环境、产业发展和旅游文化等串联起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建知识体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尝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相似文献   

13.
韩硕 《地理教育》2013,(6):22-23
一、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下本节内容要求:能够列举电子地图、遥感技术等现代技术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实例。本节课教材内容较少,为了让学生有本可依,因此编写了学生上课使用的"学习材料"。"学习材料"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认识电子地图,这部分内容介绍什么是电子地图以及电子地图的分类。由于电子地图的知识专业性较强,这方面的一些专业术语比较难以理解,编写"学习材料"时,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15.
地理教师要给学生装上"地理的头脑",教会他们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来看待世界,培养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等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人口道德、资源道德和环境道德意识,树立科学地、理性地选择、安排生产和生活的社会理念.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师要给学生装上"地理的头脑",教会他们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来看待世界,培养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等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人口道德、资源道德和环境道德意识,树立科学地、理性地选择、安排生产和生活的社会理念。  相似文献   

17.
胡荣华 《化学教与学》2014,(4):66-67,82
文章以“自然界的水复习”的教学设计为例,从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建立联系、强化观念;深入微观、探究本质;激活储备、构建网络;联系生活、体会化学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实践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要求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注重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动手实践。具身认知理论提倡身心融合的认知方式,通过构建具身学习情境、设计具身学习活动来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文章以人教版教材(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土壤”一节为例,通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依托土壤采样、课堂实验、角色扮演、模型制作等具身活动,加强知识内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  相似文献   

20.
本节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生殖的种类;二是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本文就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谈些构思。1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内容的知识点与达标层次:2教学要点与教学设计2.1“导入”复习旧知,层层设疑,激趣导入具体过程如下: (1)复习有性生殖,采用比较法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最大区别是有性生殖需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两性生殖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减数分裂) (3)两性生殖细胞是怎样结合成合子的?(受精作用) (4)如果进行有丝分裂产生两性生殖细胞,再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