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案描述小女孩叫小访,是聋哑学生,1999年9月转入本班学习。外表文静的她平时学习很用功,集体的事情也较关心,在任课老师眼里她是一个既乖巧听话又好学上进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这个小女孩性格很内向,平日里难得见她有笑脸,也不那么合群,总喜欢独自行动。有时,在做作业时会无缘无故地咯咯作笑,有时又会莫名其妙地隐隐哭泣,令人难以琢磨。经过多次交流,我又发现她还喜欢寻思,头脑中时常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幻觉,如:“爸爸、妈妈好久不见了,我想可能他们已经死了”,“以后他们死了,我心里会十分害怕”。有时她还煞有介事地…  相似文献   

2.
当下,年轻的爸爸妈妈对孩子智力的关注,远远超过了自己的父辈,有的甚至达到了“过敏”的程度:孩子稍稍与众不同,就立即联想到智力问题,或暗喜智力过人,或担心智力低下,于是,便带着孩子到测查机构进行智力测验。家长们的这种做法,对孩子好不好?究竟要不要给孩子测智商?为此,我们特意请家长们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3.
丛静 《山东教育》2007,(7):47-47
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渐渐多了起来,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读书热情,在新学期的开始我便布置学生回家自觉地读自己喜欢的书。实行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并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喜欢读书的学生依然喜欢,而不喜欢读书的学生,只把它当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草草应付了事。  相似文献   

4.
林光第 《成才之路》2010,(30):78-78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在想,老师和学生之间如果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那该有多好啊!在我一直苦苦探索时,无意间在一位教师(铁皮鼓)的网络日记中看到,他会在每位学生的生日那天送上一份诚挚的礼物。也许这种举措本身感动了我,忽然想,这种方式是否也适合我和我的新一届学生呢?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77-77
“陈老师,陈老师,李强强同学偷了人家的钱!”几个学生在办公室门口大声喊叫。这时,办公室的老师都在看着我,顿时我满脸通红,好像被谁打了几巴掌。班级里出现了这种事,就意味着“优秀班级”与本斑无缘,倾心管理班级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我火冒三丈,摞下书本,快步走出办公室。楼下人头攒动,围了许多学生。我小步并作大步下了楼。“陈老师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家都向我涌了过来。“陈老师,李强强同学偷了我10块钱。现在只剩5块钱了,你是怎么教育学生的,你看怎么办……”没等我开口问明缘由,学校门口摆摊点的老大娘就冲着我说个不停。我更加恼火,血液直往上涌。“这孩子,怎么干这种事!欠揍!”我心里狠狠地想着。  相似文献   

6.
每年春游时,我的面前总是堆满了学生的小礼物,什么火腿肠、瓜子、面包,应有尽有。这时漾在我心头的除了快乐.更多的是幸福。于是,在感谢孩子们的同时,我也不忘将自己的“礼品”分赠给他们:“沈方方这段时间进步真大!来,老师奖励你一包方便面。”  相似文献   

7.
从教17个春秋,我一直信守这样一个诺言:给孩子一片爱的天空,更要给孩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也就是这个诺言,让我的学生们记住了他们曾经有过一个爱他们、更能呵护他们幼小心灵的老师。我已经有7年不当班主任了,这7年里我虽然坐在教导主任的位置上,可是对本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却从来没有放松过。哪名学生不好管,  相似文献   

8.
刘:李老师,最近遇到一个很令我头疼的家长。李:怎么回事儿?刘:学生沉溺网吧,这个家长很着急,但不知道如何引导,只好采用粗暴的方法……我觉得,孩子有问题在很大程度是由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季冬梅 《新疆教育》2012,(13):167-168
教育需要爱心,孩子渴望关爱,这是每个为人师者皆知的道理。以宽广的胸怀,接纳每一位学生;以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这应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了。 町是,当我们面对那些爱调皮捣蛋、“兴风作浪”不止的“头疼孩子”,有不少老师总有深深的挫败感,不由得“望生兴叹”,怨声载道。  相似文献   

10.
每到清明前后,我们学校总要进行一次远足。春游来回一二十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没什么,但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有些吃力。即便这样,每到春天孩子们依然盼望着春游。于是旅途中孩子们不亦乐乎。一路上,不断有“小鸟”报告好消息:“老师,油菜花开了。金黄金黄的,真漂亮呀!”“快看,有两株桃树。  相似文献   

11.
老师应以传授学生知识为己任,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老师应该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放在首位。俗话说“成才先成人?”著名教育家陶行之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人。”因此,老师应该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去武装学生的头脑,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陶冶学生的情操,  相似文献   

12.
刘丽 《师道》2012,(9):30-30
有人说:“请给我一个机会,我还你一个奇迹。”是的,奇迹的出现不无可能,可机会却是奇迹出现的必要前提。我在班主任岗位上已摸爬滚打了二十年,其间的无奈与辛酸自不必细说。但我终于明白“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育”。我们应针对学生的情况,给所有的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还你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3.
苏虹 《学子》2014,(9):24-24
最近网上流传一段“太原五岁女童因不会做算术,半小时被老师狂扇七十多下耳光”的视频,画面中李老师让学生做作业,第一次不会老师教了后,孩子说“老师我还不会”,结果老师就拿着本子冲脸上就打一下。从监控中也可看到,这名老师基本上都是在给孩子们批改作业的时候打孩子,孩子们站在一边,有的还一边挨打一边扳指头算数,全都不敢吭声。  相似文献   

14.
洪玲 《宁夏教育》2010,(7):155-156
当妈妈这十年多来,我有一个很深的感悟:如果我们平常不停地唠叨孩子,孩子的耳朵就会关闭起来。所以我告诉女儿:“每一件事情,我都只讲一次。你不要让妈妈像是录音机,不断地重复播放。”  相似文献   

15.
女儿12岁了,刚上初中没多久,她发现班里有几个“富二代”、“富三代”,他们穿名牌。用名车接送,很有一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女儿说起他们时.也常常流露出羡慕的神色。  相似文献   

16.
林颐 《幼儿教育》2011,(1):13-13
晚餐时,儿子夹起一个鸡翅放在我碗里,说:“妈妈,这是你的。”我夹起鸡翅,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虽然自己不爱吃鸡翅,但不想拒绝儿子,之所以这么做,只是想给孩子一个爱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入夜,常常问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怎么样呢?满意吗? 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讲,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教育开始变成了一件折磨人的心事。  相似文献   

18.
曹治才 《师道》2010,(4):47-48
常听老师抱怨:某某学生真笨.怎么教都教不会,花了那么多时间给他补课.考试还是不及格。  相似文献   

19.
入夜,常常问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怎么样呢?满意吗? 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讲,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教育开始变成了一件折磨人的心事。  相似文献   

20.
入夜,常常问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怎么样呢?满意吗?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讲,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