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生学校”在我校实验以来,全体教师在爱生教育理念下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改革更加明显有效。以生本理念为主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有效性课堂的现实。课改中全体教师精诚团结,彼此鼓励,时时教研,处处反思。  相似文献   

2.
透过“注册试听生”教育中这样那样问题与困难的表象。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其实质依然是传统封闭教育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思想的冲突和较量。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新的教育模式将在教育发展中充分显示其作用。走“注册试听生”教育之路,我们电大将全力以赴,义无反顾地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前进,从而对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范云良 《江苏教育》2007,(22):14-16
一、解读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2006年4月11日,南京市鼓楼区政府大厦,南京市力学小学公民实践教育听证会——“垃圾车漏水问题”正在进行: 生1(有条不紊地):我们的行动一,给政府部门写信,希望他们重视垃圾车漏水问题。各位评审员您知道吗?我们的行动有了初步成效。南京市环保局给我们回信,赞扬了我们关注环保问题:上个月我们有4个同学到省环保厅。将信交给有关领导,  相似文献   

4.
中学“三防”教育的做法和体会□郭芝灵“三防”指的是对核、化、生武器的防护,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福州第十五中学从1991年开始开展“三防”知识教育工作,受教育人数已达2000多人。通过“三防”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防核、化、生武器的基本知识,掌...  相似文献   

5.
孙爱凤 《江西教育》2002,(10):17-18
名师简介王志尚,1945年生,山东省青州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获得者。长期致力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先后参与“八五”、“九五”、“十五”国家级重点教育课题的实验研究。他积个人三十余年的实践经验,创立“线形”阅读教学模式,专著有《王志尚小学语文“线形”教学模式研究》,1997年被收入由中央教科所课程研究中心主编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与研究》丛书,在国内推广。另外,还正式出版有关著述20多本。目前,大家都在探讨如何理解新《课标》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讲,做事要符合教育规律。我想,我们所有涉及教育的活动都应当首先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一位高中校长对我说,最近有关部门要求“三限生”在高中入学时一次性缴纳三年的所有学费,以后每学期只缴杂费。这样一来,“三限生”在高中三年的每个学期开学时,都会感受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不同。其实,“三限生”只是在入学考试时分数稍低一些,一般来说,经过一两个学期的努力,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有很大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我们平常所说的“问题生”大致可分三类:一是行为规范较好而学习不好;二是行为规范不太好而学习较好;三是行为规范和学习都达不到要求。前两者是单方面的“问题生”,后一类是双方面的“问题生”。加强对“问题生”的教育与转化,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而且也是学校、教师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树立全面的育人观,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创新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创新教育”这一教育界强势话语纷涌而至的时候 ,我们该如何对职业教育进行准确定位 ,已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比如 ,创新素质在职校生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到底如何?假如重要的话 ,其培养方法和途径又应如何加强和改进?等等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探讨和解决。一、关于职校生创新素质培养中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之一 :创新素质对职校生来讲是不是一种奢侈品?“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力教育”等等字眼和话语在职教领域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 ,但长期以来这些话语却难以形成“滔滔之势” ,所谓的“创造力教育”只不过是某些…  相似文献   

9.
矛盾与对策——“注册视听生”试点中若干问题的研究□翁秀霖自1995年以来,国家对“注册视听生”(以下简称“注册生”)教育颁发了若干指导性文件,就“注册生”教育的性质、任务、招生、办学机制、教学计划、教学和考试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给“注册视...  相似文献   

10.
生本教育,是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倡导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它是以学生好学为目的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在音乐教育中,也有“生本”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实质上就来源于“人本化音乐教育”(“以人为本”就是“以生为本”)。音乐新课程改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改革理念,就是要将我们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学,从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乐本化”教育思想,转变到促进人发展的“人本化”教育思想上来。要完成这个转变,需要我们真正地理解“人本化音乐教育”的内涵,并掌握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学科教学方法和策略。“生本音乐课堂”就是“人本化音乐教育”的具体体现。对音乐教师来说,我们不仅需要认识一般意义上的“生本课堂”,更要立足音乐,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去把握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1.
以“生问”为主的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教育出创造性人才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它与一些课堂的“教师满堂问,学生只顾答”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性的区别。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开展,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及时变以“生答”为主的教学为以“生问”为主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1995年以来,电大举办了“注册视听生”教育,其目的是要探索出一种不组班教学、以自学为主、宽进严出的现代化远距离教育的模式。“注册视听生”教育是电大发展的里程碑,它将成为电大教学的基本形式。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经验,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注册视听生”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步履艰难。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且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以保证“注册视听生”教育试点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用人单位对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前三年由省重点中职、技工学校培养,后两年由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3+2”制人才培养模式得以产生并发展起来。这种模式中的前三年中职教育和后两年高职教育不是在同一所高职院校里进行,它分属于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且受其各自利益的驱动。如何提高这种人才培养的质量,确保其在五年之后毕业时与高职生大致相当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成为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本文从衔接工作入手,就提高“3+2”制高级应用型才培养的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宏观上联办院校应共同确立起三种意识“3+2”制人才…  相似文献   

14.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初中和小学的教育质量,小学教育起点的高低固然十分重要,但努力做好初中的衔接工作也不容忽视。初中生源来自于小学,小学每年升中的大批毕业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送上一定数量的“问题生”需要中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去认真研究、解决。倘若问题解决得及时与彻底,则有利于初中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假如解决不好,就会成为“隐患”,最终导致更大问题的发生,因而影响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那么,该如何正确对待小学升初一的“问题生”呢?笔认为,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属正常现象,作为教育应当坦然面对:既不惊诧,也不因此而“看扁”了学生。“问题学”的问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揭示出学生身上存在弱点、缺点乃至错误,同时也反映了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的某种失误,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深入分析学生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满腔热情地指导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利于学生的进步与转化。  相似文献   

15.
王鹰 《教育导刊》2003,(6):51-53
职中生“问题行为”的发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如何准确地透视职中生“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成因,探讨相应的转化方法以及促进学生自身行为转变的规律,是职业中学教育工作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同时也是职业中学教书育人工作的切实体现。  相似文献   

16.
杜玉银 《云南教育》2008,(21):36-38
同志们: 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大背景下,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云南省中小学推进“三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一步研究和讨论“三生教育”的意义、内涵、方法、途径、评价等问题,交流、观摩和推广各地各学校开展“性教育”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报告从师专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其表现和原因、学校已采取的措施、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期待等三个方面总结调查结果,探讨了师专生对生命教育的解程度、师专生违背“生命意义”行为的表现及原因、高师专科学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师专生对生命教育的要求等一系列问题,并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存军 《新疆教育》2013,(11):41-41
“生本教育使人的发展达到极致”。“生本教育是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地尊重学生,充分地相信学生,全面地依靠学生”,把以往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生本教育能使人的发展达到极致,生本教育这么好,为什么我们不走生本之路?2011年3月,我们申报了“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实践研究”的课题,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19.
自1978年以来,教育被摆在越来越突出的位置。从中央制定的“教育优先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到教育主管部门实施的各种“工程”,都显示出一个曾经伟大的民族要依靠教育实现其“伟大复兴”的决心。但是在“科教兴国”的背后会存在一些“教育危机”。那么教育危机是什么?我国出现了哪些教育危机?针对这些教育危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积极的应对措施?本文试着就这三个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问题生”教育是教育的重点,也是教育的难点。如何走近“问题生”,及时疏导和转化他们,是值得每一个班主任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及早熟悉“问题生” 尽管“问题生”的成绩和思想素质相对较差,但进入新的学校、新的环境后,他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与欣赏,如果班主任能够在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